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VC二步混合菌新菌系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淑霞 高明 +3 位作者 马镝 于晓丹 张忠泽 陈宏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为提高VC二步发酵法中糖酸转化过程的产酸量,本实验室从新鲜牛奶中筛选出一株高效促产酸菌生长和产酸的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A9。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的影响... 为提高VC二步发酵法中糖酸转化过程的产酸量,本实验室从新鲜牛奶中筛选出一株高效促产酸菌生长和产酸的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A9。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的影响比较显著,最佳培养基条件为L-山梨糖90g/L、尿素12.2g/L、玉米浆14.2g/L、CaCO34.1g/L、MgSO40.2g/L,可获得2-酮基-L-古龙酸产量为69.74g/L,与理论值70.33g/L的相对误差为-0.59g/L。曲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较好,此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优化后的培养基比原培养基平均提高2-KGA产量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二步发酵法 2-酮基-L-古龙酸 枯草芽孢杆菌a9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菌系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明 吕淑霞 +3 位作者 靳亚楠 徐婷婷 黄磊 张忠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5-238,共4页
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中糖酸转化过程是由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及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完成。为更好地促进产酸菌与伴生菌之间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态,采用正交设计以及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营养条件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 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中糖酸转化过程是由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及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完成。为更好地促进产酸菌与伴生菌之间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态,采用正交设计以及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营养条件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获得的优化结果为:L-山梨糖8%,玉米浆1.4%,尿素1.2%,碳酸钙0.5%,硫酸镁0.02%;装液量为10mL/100mL,培养温度为29℃,接种量为15%。优化后的混合菌系2-KGA产量提高2.45%,60h达到发酵终点,比优化前缩短16h,发酵效率提高0.29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 2-酮基-L-古龙酸 枯草芽孢杆菌a9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