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枫杨刻蚜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周期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友莲
张利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89,共3页
对枫杨刻蚜的的3种形态型即无翅孤雌型、有翅孤雌型和越夏型进行了形态记述和生活周期探讨,并着重对未见报道的小型越夏蚜进行补充描述,将各型绘以形态图。
关键词
枫杨刻蚜
形态特征
小型越夏
蚜
生活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伟
马若影
+4 位作者
蒋春先
李庆
杨群芳
蒋素蓉
王海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2-707,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为异色瓢虫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各龄异色瓢虫在不同枫杨刻蚜密度下的捕食量,采用HollongⅡ圆盘方程和HollingⅢ新模型方程评价在不同枫杨刻蚜密度下异色瓢虫捕食...
【目的】通过测定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为异色瓢虫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各龄异色瓢虫在不同枫杨刻蚜密度下的捕食量,采用HollongⅡ圆盘方程和HollingⅢ新模型方程评价在不同枫杨刻蚜密度下异色瓢虫捕食能力的大小。【结果】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能力表现为异色瓢虫成虫> 4龄幼虫> 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a'/Th值高达568.57,4龄的a'/Th值为539.84,3龄的a'/Th值为292.12,2龄的a'/Th值为101.63,1龄的a'/Th值为19.70;4龄幼虫对枫杨刻蚜的最佳寻找密度最大,达到93.48头,其后依次为成虫> 3龄幼虫> 2龄幼虫>1龄幼虫。【结论】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能力较强;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寻找效应随枫杨刻蚜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枫杨刻蚜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聂建义
《南方农业》
2021年第8期50-51,共2页
为探索枫杨刻蚜的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开展了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与化学药剂吡虫·噻嗪酮防治效果基本一致,但卵孢白僵菌防治见效速度慢于化学防治,其中喷粉防治见效...
为探索枫杨刻蚜的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开展了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与化学药剂吡虫·噻嗪酮防治效果基本一致,但卵孢白僵菌防治见效速度慢于化学防治,其中喷粉防治见效速度最慢。结合防治实践,枫杨刻蚜等蚜虫的防治可以使用卵孢白僵菌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孢白僵菌
枫杨刻蚜
防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枫杨刻蚜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周期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友莲
张利军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89,共3页
文摘
对枫杨刻蚜的的3种形态型即无翅孤雌型、有翅孤雌型和越夏型进行了形态记述和生活周期探讨,并着重对未见报道的小型越夏蚜进行补充描述,将各型绘以形态图。
关键词
枫杨刻蚜
形态特征
小型越夏
蚜
生活周期
Keywords
Kurisakia onigurumi (Shinji)
morphology
smaller over-summering female
life cycle
分类号
S763.3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伟
马若影
蒋春先
李庆
杨群芳
蒋素蓉
王海建
机构
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2-707,共6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8ZA0386)
文摘
【目的】通过测定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为异色瓢虫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各龄异色瓢虫在不同枫杨刻蚜密度下的捕食量,采用HollongⅡ圆盘方程和HollingⅢ新模型方程评价在不同枫杨刻蚜密度下异色瓢虫捕食能力的大小。【结果】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能力表现为异色瓢虫成虫> 4龄幼虫> 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a'/Th值高达568.57,4龄的a'/Th值为539.84,3龄的a'/Th值为292.12,2龄的a'/Th值为101.63,1龄的a'/Th值为19.70;4龄幼虫对枫杨刻蚜的最佳寻找密度最大,达到93.48头,其后依次为成虫> 3龄幼虫> 2龄幼虫>1龄幼虫。【结论】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能力较强;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寻找效应随枫杨刻蚜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枫杨刻蚜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Keywords
Harmonia axyridis
Kurisak ia onigurumi
functional response
searching efficiency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聂建义
机构
潜山市天柱山林场
出处
《南方农业》
2021年第8期50-51,共2页
文摘
为探索枫杨刻蚜的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开展了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与化学药剂吡虫·噻嗪酮防治效果基本一致,但卵孢白僵菌防治见效速度慢于化学防治,其中喷粉防治见效速度最慢。结合防治实践,枫杨刻蚜等蚜虫的防治可以使用卵孢白僵菌喷雾。
关键词
卵孢白僵菌
枫杨刻蚜
防治
试验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枫杨刻蚜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周期
李友莲
张利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异色瓢虫对枫杨刻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张伟
马若影
蒋春先
李庆
杨群芳
蒋素蓉
王海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
聂建义
《南方农业》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