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枣椰树叶中脉人造板的研制与开发
- 1
-
-
作者
杨一飞
汪锦星
张国宪
刘翔
左冬
-
机构
上海人造板机器厂
-
出处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共3页
-
文摘
介绍开发利用枣椰树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业性试验表明枣椰树叶中脉MDF以及枣椰树叶中脉与木质混合MDF,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不亚于木质MDF。目前国内完全可以提供成套的枣椰树叶中脉MDF制造设备,这不仅可以使国产人造板生产线进入国际市场,且为我国南方地区开发利用枣椰树叶制造人造板创造了条件,拓宽了人造板生产的原料来源。
-
关键词
枣椰树
树叶中脉
中密度纤维板
产品开发
-
Keywords
Date palm Midrib of leaves MDF
-
分类号
TS6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古今对植物性别的认识及其利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佟屏亚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135-139,共5页
-
-
关键词
植物性别
植物学家
杂交优势
枣椰树
玉米品种
杂交试验
性状
花粉
孟德尔
自由组合定律
-
分类号
Q91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Date Palm Company组培获得成功
- 3
-
-
作者
朱遐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3-13,共1页
-
文摘
Date Palm Developments(DPD)是值物生物技术公司Twyford Plant Laboratories(TPL)的子公司。Twyford公司具有年产三千万株组培植株的综合能力,其业务遍布世界市场。 1981年,TPL开始投入其庞大而先进的研究项目,发展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枣椰树。因前景乐观,成立了DPD;1983年,公司将其首批试验产品海运到阿联酋(UAE)的Al Ain,这些组培植株在1987年夏天结果。从那以后,更多的组培枣椰树被运到沙特阿拉伯、UAE、科威特和卡塔尔及其它国家,种植于政府研究机构和私人农场中,都在四年内成熟并结果,形态正常。
-
关键词
枣椰树
生物技术公司
试验产品
三千万
组织培养
研究机构
前景乐观
研究项目
常规情况
植物生物技术
-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埃及土地的沙漠化与防治
- 4
-
-
作者
良言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1期52-54,共3页
-
文摘
当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土地的沙漠化,每年,世界有成千成万亩良田被沙漠化,变成不毛之地.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的埃及,无论其地理位置,气候均使其成为世界沙漠面积最大、最干早的国家,近年来,其土地沙漠化越来越厉害,严重影响了埃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埃及人口逐年增多,如不尽快阻止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就无法满足人们对粮食的最基本需求.
-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枣椰树
绿洲
尼罗河
沿海地区
农作物
地表水
防沙治沙
阿斯旺
工程项目
-
分类号
X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科威特的传统住宅
- 5
-
-
作者
徐良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9年第1期61-62,共2页
-
文摘
一提起阿拉伯人,浩瀚无垠的沙漠,座座相连的帐篷,成群的牛羊,浩大的驼队等图景就会浮现在我们脑际,其实,这只是古时阿拉伯游牧民的生活写照,而阿拉伯人中的定居民,却有固定的住宅、家畜和田园。下面就科威特人的传统住宅作一简要介绍。
-
关键词
科威特人
浩瀚无垠
生活写照
住宅设计
枣椰树
座座
装饰作用
第二年
柠檬树
开一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绿色的都市——阿布扎比
- 6
-
-
作者
吴茴萱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1期78-79,共2页
-
文摘
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也是阿联酋长国阿布扎比酋长国的首府。阿布扎比由海边的几个小岛组成,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北临时海湾,南接广袤无垠的大沙漠。阿布扎比在阿拉伯语中是“有羚羊的地方”的意思。据说,从前经常有阿拉伯羚羊在这一带出没。本世纪70年代之前,阿布扎比还是一片荒漠。
-
关键词
枣椰树
广袤无垠
城市规划局
绿化工作
太阳灼人
花草树木
草类
迪亚
说园
植树绿化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巴林传统工业的现状与保护
- 7
-
-
作者
夏凉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2期27-28,共2页
-
文摘
岛国巴林自30年代发现石油后,其石油开采业与石化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其曾经赖以生存的传统工业却严重衰退,其中一些正濒临绝迹.为了解决单一石油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巴林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利用部分石油收益,一边大力扶持保护传统工业。
-
关键词
传统工业
巴林人
枣椰树
编织业
制作工艺
手工纺织业
石油开采业
服装业
石化工业
造船业
-
分类号
F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在美丽的伊拉克
- 8
-
-
作者
陈月娥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3期62-63,共2页
-
文摘
不久前,我因工作需要踏上了伊拉克这块神奇的土地,并有幸访问了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等城市,饱览了奇异的阿拉伯风光与美丽的大自然景色。 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虽曾遭受战争创伤,但如今依然焕发着青春的光彩。作为《一千零一夜》故事的故乡,灿烂的阿拉伯古代文明仍像一方飞毯飞旋在这座“天赐”的都城上空,让人处处感到阿拉伯古代文明的存在及其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
-
关键词
伊拉克蜜枣
阿拉伯世界
古代文明
伊拉克人
巴格达
空中花园
战争创伤
强大生命力
巴比伦
枣椰树
-
分类号
K93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埃及的文身
- 9
-
-
作者
袁义芬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2期54-54,共1页
-
文摘
文身在埃及渊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古埃及人就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或崇拜日、月、天、地、风、火等自然现象,或崇拜狮、狼、河马、鳄鱼、鹰、蛇等飞禽走兽,他们出于装饰、美化、护身、去邪等目的,从那时起便开始使用文身。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如今文身巳成为埃及的一种民间艺术。 文身在埃及的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有资料表明,最早的文身线条或图像是古埃及人从自然界得到灵感的结果,或是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信仰,想象创作出来的。有些学者把这一社会习俗的产生归咎于妖术迷信,也有学者认为,古埃及人文身是为了装饰美化自己,理由是在法老舞伎的木乃伊上可以看到,文身都在佩戴饰品或戴面罩的部位上,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现代舞女、歌星闪亮登场时的情景。 从古代沿用至今的文身图像有枣椰树、鱼和绿鸟。枣椰树是古埃及的象征,取肥沃丰产之意,鱼是子孙满堂的象征,绿鸟出自埃及古代神话《伊西斯和俄赛利斯》,是生命与幸福的象征,尽管现代埃及人仍爱把绿鸟刺在胸口或手上,但他们并不知道绿鸟图像的由来和含意。除上述三种外,刺写名字的也不少见,“马鲁·吉尔吉斯(基督教圣徒名)”是吉祥的象征,基督徒认为刺上这个名字可以防止嫉妒和妖术;在上埃及,人们爱刺上“艾布·宰德·希勒利(埃及民间故?
-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基督教
埃及人
枣椰树
远古时代
伊斯兰教
民间艺术
象征
证实自己的身份
社会习俗
-
分类号
K894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天方季谈(二) 穆圣身边的调皮鬼努阿伊曼的笑话
- 10
-
-
作者
仲跻昆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1期10-11,7,共3页
-
文摘
“笑一笑,十年少。”这话虽然说得夸张了些,但笑的确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能延年益寿,这一点似乎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因而古今中外,围绕“笑”的诗文已成了各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拉伯人自古就以诙谐、幽默、爱讲笑话、爱开玩笑著称。这大概与他们长期在荒漠中逐水草而居、颇为单调的游牧生活有关,即使是那些赶驼队经商的人,在长途跋涉之后,月夜下,晚风中,大家席地而坐,讲讲笑话,寻寻开心,大概也是当年最好的娱乐活动和休息方式了。阿拉伯有句俗话:“人们若是相互不开玩笑,那就是在监狱里了。”玩笑之类在阿拉伯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这大概就像我国山西人餐餐离不开醋,湖南、四川人顿顿少不了辣子,而南方人做菜总要加点糖是一个道理:缺少了它,生活就乏味了。
-
关键词
阿拉伯帝国
讲笑话
天方
身心健康
小骆驼
枣椰树
穆罕默德
游牧生活
阿拉伯人
滥用职权
-
分类号
I3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