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部分枣树品种(系)的枣疯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国忠 李志清 +9 位作者 胡佳续 赵俊芳 张兆欣 谢守江 王振亮 张志善 宋传生 王东方 杨春梅 温秀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5,共7页
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系)的休眠期健康接穗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的4—6月嫁接到枣疯病砧木上,定期检查接穗发病状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原体感染。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根据接穗发病早晚、症状... 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系)的休眠期健康接穗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的4—6月嫁接到枣疯病砧木上,定期检查接穗发病状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原体感染。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根据接穗发病早晚、症状轻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将测定品种分为5个类型,其中高度抗病品系2个、中度抗病品系4个、一般抗病品系15个、感病品系7个、高度感病品系6个。高抗品系(交城骏枣、唐县和太原壶瓶枣)嫁接当年萌生枝条枣疯病无明显症状或嫁接早期无症状,后期症状较轻。嫁接到病树遮阴部位的接穗发病程度要重于向阳部位;存放期长和嫁接时间早的接穗,易诱发抗性品系发病。巢式PCR能检测到无症抗病接穗内低浓度植原体侵染。与以往所采用的昆虫自然传染和病皮或病枝嫁接到待鉴定的砧木品系上鉴定抗性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接种强度大、诱导发病快、测定方法简便等优点,但对一般抗性、整株或成年株抗性、抗介体传毒等类型的抗性鉴定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枣树品种() 嫁接接种 抗病性 植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