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枝法制备大孔金属固定化亲和层析介质及其蛋白分离性能研究
1
作者 侯恒扬 李子炀 +3 位作者 乔娟 马磊 靳海波 张荣月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7-1246,共10页
该文以大孔聚丙烯酸酯微球为基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亚氨基二乙酸(GMA-IDA)功能单体为配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金属亲和层析介质。首先,基于GMA的环氧基团与IDA的亚氨基反应制备GMA-IDA功能单体,随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功能... 该文以大孔聚丙烯酸酯微球为基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亚氨基二乙酸(GMA-IDA)功能单体为配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金属亲和层析介质。首先,基于GMA的环氧基团与IDA的亚氨基反应制备GMA-IDA功能单体,随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功能单体中的双键进行接枝聚合制备大孔聚合物微球。最后在0.1 mol/L镍溶液下螯合Ni2+,制备FastSep-GMA-IDA-Ni亲和层析介质。考察了接枝聚合反应中各因素对蛋白吸附容量的影响,包括功能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确定了Fastsep-GMA-IDA-Ni亲和层析介质的最佳制备条件。以牛血红蛋白为模型蛋白,所得FastSep-GMA-IDA-Ni亲和介质的静态结合容量最高可达47.97 mg/mL,比商品Ni亲和层析介质高约25.75%。通过偶联法制备的FastSep-IDA-Ni亲和层析介质,其静态结合容量为12.518 mg/mL,远低于接枝法制备的FastSep-GMA-IDA-Ni亲和层析介质。且FastSep-GMA-IDA-Ni相比商品介质显示出更好的蛋白传质效率。考察发现,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同种条件下制备的Fastsep-GMA-IDA-Ni亲和层析介质的蛋白静态结合容量随之增加直至达到饱和。结果显示,随着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螯合的镍含量也随之增加,最高镍含量为104.06μmol/mL。将制备的FastSep-GMA-IDA-Ni对CHO细胞表达的血凝素(HA-His)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亲和层析介质 枝法 聚合物微球 蛋白结合容量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光接枝法改善LDPE膜的防雾滴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申屠宝卿 赵黎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讨论了低密度聚乙烯 (LDPE)膜的防雾滴机理及方法 ,研究了空气气氛中 ,光接枝丙烯酸 (AA)的LDPE膜接触角与接枝时间的关系 ,及接枝膜的防雾滴性能。研究发现 ,空气气氛中随接枝时间的延长 ,LDPE膜的有效接枝率增加 ,膜对水的接触角下降... 讨论了低密度聚乙烯 (LDPE)膜的防雾滴机理及方法 ,研究了空气气氛中 ,光接枝丙烯酸 (AA)的LDPE膜接触角与接枝时间的关系 ,及接枝膜的防雾滴性能。研究发现 ,空气气氛中随接枝时间的延长 ,LDPE膜的有效接枝率增加 ,膜对水的接触角下降。光辐射 3min时 ,LDPE膜的有效接枝率达 12 .1%;膜对水的接触角为 19.3° ,亲水性显著增加。与添加防雾滴剂方法相比 ,由于亲水性单体化学接枝于LDPE膜表面 ,膜的防雾滴有效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接枝法 LDPE膜 防雾滴性 低密度聚乙烯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接枝法制备高性能氯化聚乙烯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莺 赵季若 王淑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报道了在氯化聚合物大分子链上进行接枝及引进各种官能团的方法———氯化接枝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特殊性能或含有官能团的含氯聚合物 。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氯化接枝法 力学性能 共聚物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接枝法MEPDM对尼龙66的增韧行为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健 张云灿 +1 位作者 陈俊峰 崔立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14,27,共3页
采用无自由基引发剂的热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 (MAH)接枝的EPDM (MEPDM ) ,研究了接枝温度、MAH含量等接枝工艺对尼龙 66/MEPDM合金增韧效果的影响 ,发现MEPDM的含量为 12 %~ 2 0 % (质量 )时合金体系出现了脆韧转变 ,2 0 %MEPDM含量... 采用无自由基引发剂的热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 (MAH)接枝的EPDM (MEPDM ) ,研究了接枝温度、MAH含量等接枝工艺对尼龙 66/MEPDM合金增韧效果的影响 ,发现MEPDM的含量为 12 %~ 2 0 % (质量 )时合金体系出现了脆韧转变 ,2 0 %MEPDM含量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 92kJ/m2 。通过DSC和SEM分析证实了尼龙 66/MEPDM是相容体系 ,MEPDM在尼龙基体中分散均匀 ,分散相平均粒径在 0 .3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接枝法 MEPDM 尼龙66 增韧行为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法制备聚苯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平 费明 +1 位作者 俞建 江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 ^(29)Si-NM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中间产物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聚苯乙烯(PS)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OSS分子能成功地接枝到聚苯乙烯主链上,且POSS分子以分子级水平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固相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的分级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刚生 刘涛 +3 位作者 赵玲 李彬彦 胡国华 袁渭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6-392,共7页
采用不同溶剂的连续萃取法,对超临界CO2固相接枝法制备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PP-g-MAH)进行分级并获得了等规度不同的级份。对所得级份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率不同... 采用不同溶剂的连续萃取法,对超临界CO2固相接枝法制备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PP-g-MAH)进行分级并获得了等规度不同的级份。对所得级份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率不同的级份所对应的材料性能存在明显差异,接枝反应更易发生在非晶区或结晶不完善的区域,但接枝率越高的PP-g-MAH接枝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 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 超临界二氧化碳 固相接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接枝法AAS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清香 王玉东 +3 位作者 刘民英 赵正坤 杨天成 李相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36,共4页
用悬浮接枝法,以丙烯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荆,羟丙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在一定的水油比下合成AAS三元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用量、分散剂浓度及丙烯酸丁醇含量对合成反应及产品颗粒形态、... 用悬浮接枝法,以丙烯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荆,羟丙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在一定的水油比下合成AAS三元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用量、分散剂浓度及丙烯酸丁醇含量对合成反应及产品颗粒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8小时后转化率增大的趋势较缓慢;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及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丁酯含量的增加,产品的相对粘度(η)下降;分散剂用量在0.5%时,可得到良好颗粒形态的产品;当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为30%时,AAS树脂的Tg达最大值;由红外光谱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苯乙烯—丙烯腑—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S树脂 悬浮接枝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自增溶原位同相接枝法合成三单体接枝物PE-g-(GMA/St/BA)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浩群 何慧 +1 位作者 贾德民 华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06-108,111,共4页
采用单体自增溶原位固相接枝技术台成PE-g-(GMA+St+BA)的三单体固相接枝物,采用博立叶变红外光谱分析接枝物的结构,并探讨单体配比、单体总质量、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种单体的配比GMA/St/BA(质量... 采用单体自增溶原位固相接枝技术台成PE-g-(GMA+St+BA)的三单体固相接枝物,采用博立叶变红外光谱分析接枝物的结构,并探讨单体配比、单体总质量、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种单体的配比GMA/St/BA(质量比)=6/6/2,BPO用量为2 phr,单体的总用量在50 phr左右时、接枝率较高;苯乙烯能降低凝胶含量,BPO为2 phr时凝胶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单体自增溶 原位固相接枝法 三单体固相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优苹果园的留枝法
9
作者 宁安中 孙爱兵 +3 位作者 徐信波 李秀刚 徐春勇 吕玉霞 《河北果树》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苹果园 枝法 级次 单轴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接枝法制备改性聚丙烯纤维吸附材料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斌 王山英 +2 位作者 张迎东 卢琛春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导接枝法,在聚丙烯(PP)纤维基体上分两步接枝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新型改性聚丙烯吸附材料.首先,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发AA接枝到PP基体上,然后将改性聚丙烯浸泡在BMA单体溶液中,再次辐照接枝.讨论... 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导接枝法,在聚丙烯(PP)纤维基体上分两步接枝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新型改性聚丙烯吸附材料.首先,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发AA接枝到PP基体上,然后将改性聚丙烯浸泡在BMA单体溶液中,再次辐照接枝.讨论了单体浓度、辐照时间对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聚丙烯纤维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MA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当单体BMA的接枝率为17.24%时,对DMP和DEP的吸附倍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17 g/g和20.2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聚合反应 甲基丙烯酸酯 吸附倍率 电子束辐照接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挂枝法在烤烟良种繁育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飞 周伟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对烤烟良种繁育中的自然挂枝法与常规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挂枝法与常规法所繁制的种子发芽率无差异,但其发芽势比常规法的裸种显著提高11.67%,变异系数(CV)为2.23%,比常规法的CV(3.88%)低;自然挂枝法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也提高8... 对烤烟良种繁育中的自然挂枝法与常规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挂枝法与常规法所繁制的种子发芽率无差异,但其发芽势比常规法的裸种显著提高11.67%,变异系数(CV)为2.23%,比常规法的CV(3.88%)低;自然挂枝法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也提高8.14%,其CV(1.76%)也比常规法CV(3.59%)低.自然挂枝法的黑褐种子少于5%,种子成熟一致,色泽鲜亮,能保持品种原有的特征和特性.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良种繁育 自然挂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的绿色环保固相接枝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雅峰 陈安华 +4 位作者 王恒鑫 熊林颖 陈弦 何波兵 彭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83,共5页
随着国家对化工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日益重视,传统的聚丙烯熔融接枝和溶液接枝的工业化生产面临巨大的考验,而发展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热引发、光引发、等离子体引发、辐射引发、其他方法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绿... 随着国家对化工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日益重视,传统的聚丙烯熔融接枝和溶液接枝的工业化生产面临巨大的考验,而发展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热引发、光引发、等离子体引发、辐射引发、其他方法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固相接枝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接 绿色环保 固相接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修剪留枝法
13
作者 宁安中 《山西果树》 2004年第6期55-55,共1页
1四五六与高干初结果树主枝可稍多.盛果期(15年生左右)控制在4、5或6个,栽植密度越大.主枝应越少。高干是指第一主枝距地面不低于80cm。低干矮冠主枝多质量低。
关键词 苹果园 修剪留枝法 栽植密度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枝法和量化开花强度法预测樟子松球果产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恩海 吴济生 +3 位作者 王钧伟 张万荣 张增福 马洪有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6,共2页
本文叙述了用信息枝法和量化开花强度法预测球果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预测球果产量,精度较高,适用于樟子松林分。信息枝法的预测方程为y=26.1907+22.2727x;量化开花强度法的预测方程有两个;(1)稀... 本文叙述了用信息枝法和量化开花强度法预测球果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预测球果产量,精度较高,适用于樟子松林分。信息枝法的预测方程为y=26.1907+22.2727x;量化开花强度法的预测方程有两个;(1)稀疏林分为y=103.9150+12.5474X1;(2)中密林分为y=53.6004+3.4356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枝法 开花强度 樟子松 球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轮生枝法修枝在杨树大径材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天石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以固镇县石湖乡杨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树修枝新技术年龄轮生枝法对杨树进行修枝,对修枝前后和不同修枝方法林木胸径及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年龄轮生枝法对杨树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4a的年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4.0%、188.0%... 以固镇县石湖乡杨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树修枝新技术年龄轮生枝法对杨树进行修枝,对修枝前后和不同修枝方法林木胸径及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年龄轮生枝法对杨树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4a的年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4.0%、188.0%,均高于未修枝和采用冠高比法修枝的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轮生枝法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枝法修枝在杨树大径材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刚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5期38-,共1页
兴隆林业局和平林场以杨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树修枝新技术年龄轮生枝法对杨树进行修枝,对修枝前后和不同修枝方法林木胸径及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年轮生枝法对杨树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4 a的年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4.0%、18... 兴隆林业局和平林场以杨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树修枝新技术年龄轮生枝法对杨树进行修枝,对修枝前后和不同修枝方法林木胸径及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年轮生枝法对杨树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4 a的年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4.0%、188.0%,均高于未修枝和采用冠高比法修枝的胸径和活立木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轮生枝法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枝法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
17
作者 常绍文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树冠培养 枝法 茶树 丰产 定型修剪 树体生长 斯里兰卡 修剪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字形桃树侧枝培养新法——双主梢秋季拉枝法
18
作者 刘献明 《北方果树》 2005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桃树 “Y”字形 培养 双主梢秋季拉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修枝新方法与修枝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永春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在分析现有3种主要杨树修枝方法的弊端的基础上,笔者成功探索了一种新的杨树修枝方法——年龄轮生枝法,在此基础上对杨树的修枝机理与必要性、修枝林分选择条件、修枝季节、修枝年龄与修枝对象、修枝质量标准、修枝工具等进行了新的研究... 在分析现有3种主要杨树修枝方法的弊端的基础上,笔者成功探索了一种新的杨树修枝方法——年龄轮生枝法,在此基础上对杨树的修枝机理与必要性、修枝林分选择条件、修枝季节、修枝年龄与修枝对象、修枝质量标准、修枝工具等进行了新的研究,发现萌芽前一段时间是最佳的修枝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年龄轮生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盐离聚体的红外光谱──制备方法和成膜条件的影响
20
作者 刘振兴 梁莉 +2 位作者 席世平 林春雷 黄月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7-60,共4页
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接枝马来酸盐离聚体,并比较两者的IR谱,得:溶液接枝法的羧酸盐的νas峰出现在1580~1600cm-1之间,熔融接枝法的νas峰则出现在1546cm-1处;对于同一种接枝法制备所得的产... 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接枝马来酸盐离聚体,并比较两者的IR谱,得:溶液接枝法的羧酸盐的νas峰出现在1580~1600cm-1之间,熔融接枝法的νas峰则出现在1546cm-1处;对于同一种接枝法制备所得的产物,不同的成膜条件IR谱也不同,溶液铸膜的IR谱较复杂.以上谱图的差别说明了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产物的离子聚集状态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聚体 红外光谱 聚乙烯 马来酸盐 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