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末次梢成熟期“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差异
1
作者 刘明欣 王晗 +3 位作者 申济源 杨胜男 陈厚彬 苏钻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6,83,共8页
为了分析不同末次梢成熟期对“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的影响,2020年8月12日和9月12日分别短截末端枝梢+喷施400 mg/L乙烯利+60 mg/L烯效唑混合液杀梢,以不控梢做对照,测定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枝梢长度、粗度,成花着果... 为了分析不同末次梢成熟期对“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的影响,2020年8月12日和9月12日分别短截末端枝梢+喷施400 mg/L乙烯利+60 mg/L烯效唑混合液杀梢,以不控梢做对照,测定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枝梢长度、粗度,成花着果,氮、磷、钾、钙、镁、叶绿素、硝态氮、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成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两次控梢处理末次梢分别于9月12日、10月14日,对照(不控梢)于11月21日成熟。成熟期越早,枝梢质量越好,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a、b含量越高。开花前(2021年2月5日),枝梢成熟期较早的叶片氮、磷、钾、钙、镁、蛋白质含量较高,硝态氮含量较低,成花生物学效应更好;而末次梢较晚老熟的枝梢,叶片未出现褪绿,叶片硝态氮含量更高,树体可能更趋于营养生长。末次秋梢在10月中旬前成熟时,成花率超过95%,单果质量17 g以上,末次秋梢10月14日成熟期的最终着果量最高,为350个。说明适当控梢提前末次梢成熟期能够促进“桂味”荔枝成花着果,具有一定的生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枝梢成熟期 叶片营养 成花 着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