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4%Cu合金定向凝固枝晶/胞晶转变速率的研究
1
作者 屈敏 刘林 +3 位作者 张卫国 赵新宝 张军 傅恒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共5页
通过实验和理论对比研究Al-4%(质量分数)Cu合金定向凝固胞晶/枝晶转变过程,得到胞晶/枝晶转变发生在尖端半径变化的拐点处。采用KGT模型与非平衡效应研究与胞晶/枝晶转变过程相对应的高速枝晶/胞晶转变特征。结果表明:尖端半径和界面温... 通过实验和理论对比研究Al-4%(质量分数)Cu合金定向凝固胞晶/枝晶转变过程,得到胞晶/枝晶转变发生在尖端半径变化的拐点处。采用KGT模型与非平衡效应研究与胞晶/枝晶转变过程相对应的高速枝晶/胞晶转变特征。结果表明:尖端半径和界面温度均随抽拉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到达临界值后又急速增大。枝晶/胞晶转变发生在尖端半径和界面温度的拐点处,即在尖端半径和界面温度最小时发生转变;溶质截留在枝晶/胞晶转变过程中作用明显,大大减小了微观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胞转变 界面温度 尖端半径 溶质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过偏晶Cu-40wt%Pb合金凝固组织的演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郝维新 杨根仓 谢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8-100,103,共4页
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u-40wt%Pb过偏晶合金过冷熔体凝固组织的演化规律。在过冷度40~296K的范围内,其凝固组织的形态有3次变化过程:第1次是在40~75K过冷度范围,经过液—液分离和偏晶反应形成了偏晶胞组织;第... 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u-40wt%Pb过偏晶合金过冷熔体凝固组织的演化规律。在过冷度40~296K的范围内,其凝固组织的形态有3次变化过程:第1次是在40~75K过冷度范围,经过液—液分离和偏晶反应形成了偏晶胞组织;第2次发生在75~196K过冷度范围,因枝晶熟化被抑制,由粗大的枝晶重熔形成的粒状晶转变为高度细化的细枝晶;第3次发生在196~296K过冷度区间,组织因细枝晶再结晶转变为均匀的准球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偏 过冷 组织演化 铜-铅合金 枝晶转变 冷却曲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铅酸电池材料组织转变及电化学行为
3
作者 朱丽娜 张宏明 +1 位作者 刘嘉 贺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通过对比实验方法研究了机器人铅酸电池Pb-Sb合金的胞/枝晶转变和电化学行为。采用EIS、极化曲线和等效电路分析研究了定向水冷凝固系统制备Pb-2.2%(质量分数)Sb合金试样在室温条件下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胞状组织Pb-... 通过对比实验方法研究了机器人铅酸电池Pb-Sb合金的胞/枝晶转变和电化学行为。采用EIS、极化曲线和等效电路分析研究了定向水冷凝固系统制备Pb-2.2%(质量分数)Sb合金试样在室温条件下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胞状组织Pb-2.2%(质量分数)Sb电流密度为树枝晶组织的1/3。Pb-2.2%(质量分数)Sb合金比Pb-1%(质量分数)Sb和Pb-6.6%(质量分数)Sb合金的电流密度低,具有作为铅酸电池正极格栅的应用潜力。低冷却速率(0.6℃/s)的传统铸造工艺可获得粗的胞晶间距,从而获得良好的电化学腐蚀抗性,适用于制备Pb-2.2%(质量分数)Sb合金格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b合金 铅酸电池 胞/枝晶转变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条件下凝固界面的稳定性 被引量:7
4
作者 胡火生 于溪凤 +5 位作者 张国志 郑翠侠 王涛 贾光霖 郝兆印 郭学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对Al Si合金在 3.6~ 5 .5GPa高压下凝固形成的组织与常压凝固组织进行了对比 ,对高压下的胞枝晶转变进行了分析。发现高压对合金固溶度和扩散系数的影响是引起高压凝固组织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压凝固 枝晶转变 凝固界面 铝硅合金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