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期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玲 孙宇婷 +3 位作者 任杏 莫丽娜 侯一航 苑泽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8,共8页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数量、总叶面积、枝条和叶片质量,计算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分早晨、中午、傍晚3个时段,在样方区域按5点法监测环境因子。依据试验统计监测数据,应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差异法、相关性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初期、旺盛期、生长末期期间的差异显著性、功能性状变异性、枝叶性状间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薰衣草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薰衣草枝叶生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显著差异;枝条含水量、比叶面积、总叶面积、单叶面积、叶生物量、叶含水量,在生长旺盛期显著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和运输,植物生长旺盛。比叶质量、叶干物质量,在生长末期时显著升高,利于植株为越冬提供养分。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在生长初期和旺盛期较为密切,体现出枝叶的协同生长,有利于植株形态构建。总体看,叶片生长变异性大于枝条的变异性;生长旺盛期的枝叶变异性为弱变异,植株生长稳定;生长末期的枝叶变异性为中等变异,与植物应对低温调节生理代谢有关。不同生长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薰衣草生长影响的主导作用不同,气温是薰衣草生长初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电导率是薰衣草生长旺盛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绝对含水量是薰衣草生长末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枝叶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片质地行道树枝叶功能性状对冠下硬化地表覆盖的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岳阳 韦柳端 +1 位作者 徐程扬 张海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3,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枝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及其协同与权衡关系,研究不同叶片质地树种对硬化地表环境的响应,并分析各类树种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策略。【方法】以济南市常见绿化树种国槐、悬铃木、大叶女贞分别代表纸质叶、蜡质叶、革质叶树种,... 【目的】通过比较枝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及其协同与权衡关系,研究不同叶片质地树种对硬化地表环境的响应,并分析各类树种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策略。【方法】以济南市常见绿化树种国槐、悬铃木、大叶女贞分别代表纸质叶、蜡质叶、革质叶树种,以20%等值设置5个硬化地面覆盖度梯度环境,采取典型抽样方式获取枝叶功能性状样品。【结果】(1)不同叶片质地树种的枝叶性状对冠下硬化地表覆盖响应的敏感性不同,小枝功能性状对冠下硬化地表覆盖响应的敏感度随着叶片表面的蜡质层厚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悬铃木的叶功能性状对冠下硬化地表覆盖面积的变化更加敏感,而表征枝叶关系的性状(出叶强度和枝叶质量比)均对冠下硬化地表覆盖环境的响应较敏感。(2)光合产物的分配随着硬化地表覆盖程度的提高而减少,树木的枝叶生长量、叶片着生空间、叶片面积随硬化地表覆盖度增加显著降低。随着硬化地表覆盖程度升高,3个树种均采取减小叶片面积、维持叶片数量的方式适应环境。(3)异速生长关系表明:在硬化地表覆盖的胁迫条件下,树木对叶片的资源投入要高于小枝。在小枝内部中,小枝加粗生长的资源投入要多于伸长生长。叶片内部资源的利用方式随叶片质地变化而变化:纸质叶片树种倾向于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叶片资源获取的组织建成上,革质叶片树种则倾向于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叶片防御机制的建成上。【结论】硬化地表覆盖环境会显著影响树木的枝叶生长情况。不同叶片质地树种的叶片应对硬化地表环境所采取的适应策略有所区别,纸质叶片树种倾向于采取“低消耗-快收益”的适应策略,而革质叶片树种倾向于采取“高消耗-慢收益”的适应策略,蜡质叶片树种的适应策略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叶片质地 硬化地表覆盖 枝叶功能性状 生态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