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桃园果蝇寄生蜂种类及其种群动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燕 陈福寿 +4 位作者 张红梅 李向永 尹艳琼 赵雪晴 陈宗麒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为控制果蝇类害虫危害,需掌握昆明桃园内果蝇寄生蜂的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方法】2014年4—10月在云南昆明小河乡(25°10′55.07″N,102°47′52.51″E,海拔2200 m)桃树果园,利用香蕉、诱盒收集桃园内果蝇天敌昆虫寄... 【目的】为控制果蝇类害虫危害,需掌握昆明桃园内果蝇寄生蜂的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方法】2014年4—10月在云南昆明小河乡(25°10′55.07″N,102°47′52.51″E,海拔2200 m)桃树果园,利用香蕉、诱盒收集桃园内果蝇天敌昆虫寄生蜂并进行分类鉴定,对其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结果】共收集到6种果蝇寄生蜂,762只。经过鉴定分别为茧蜂科的Asobara brevicauda和Asobara mesocauda、环腹瘿蜂科的Leptopilina japonica、瘿蜂科的Ganaspis brasiliensis、锤角细蜂科的Trichopria drosophilae、金小蜂科的Pachycrepoideus vindemiae。其中A.mesocauda(29.40%)、G.brasiliensis(17.85%)、T.drosophilae(47.77%) 3种寄生蜂的发生数量相对较多,且不同寄生蜂的种群动态随着季节呈现不同的变化。【结论】结合桃园内果蝇的种群动态,初步筛选出果蝇的优势天敌为瘿蜂科G.brasiliensis和锤角细蜂科T.drosophilae,并将对其的保护利用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果蝇寄生蜂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果蝇蛹期寄生蜂的冷、热昏迷反应
2
作者 刘田田 陈金琳 +2 位作者 陈飞 高欢欢 习新强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目的】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昆虫的神经和肌肉系统会暂时丧失功能进入可逆的昏迷状态,超过引发昏迷状态阈值的极端温度以及过长时间的昏迷状态会导致昆虫死亡。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寄生蜂毛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和蝇蛹金小蜂P... 【目的】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昆虫的神经和肌肉系统会暂时丧失功能进入可逆的昏迷状态,超过引发昏迷状态阈值的极端温度以及过长时间的昏迷状态会导致昆虫死亡。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寄生蜂毛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和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iae的冷、热昏迷状态,以更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对寄生蜂的影响。【方法】观察羽化24 h内的毛锤角细蜂和蝇蛹金小蜂成蜂在4℃低温及38和42℃高温环境中进入昏迷状态的时间、从昏迷状态恢复的时间,以及昏迷处理60和120 min后转移到25℃环境中恢复运动能力的个体的比例,并统计了存活个体的寿命。【结果】在4℃低温环境下,毛锤角细蜂成蜂比蝇蛹金小蜂成蜂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昏迷状态,并且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冷昏迷状态中恢复过来。38和42℃高温环境中,毛锤角细蜂成蜂全部丧失运动能力,在38℃昏迷60和120 min后均约有27%的个体死亡;而在42℃昏迷60和120 min后分别约有15%和38%的个体死亡;38℃高温不会致蝇蛹金小蜂成蜂出现昏迷,42℃高温导致约35%蝇蛹金小蜂成蜂丧失运动能力,且丧失运动能力60和120 min的个体在解除高温胁迫后全部死亡,这表明蝇蛹金小蜂成蜂没有像毛锤角细蜂成蜂一样通过昏迷度过高温胁迫。我们还发现,从冷昏迷状态恢复后的两种寄生蜂成蜂的寿命未受影响,但从热昏迷恢复的两种寄生蜂成蜂的寿命显著变短,并且毛锤角细蜂成蜂的寿命受影响程度更大。【结论】这些结果说明在极端温度环境中,蝇蛹金小蜂成蜂比毛锤角细蜂成蜂保持更长时间的活动状态,并且高温对蝇蛹金小蜂的寿命等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这两种寄生蜂开展果蝇类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极端温度 温度适应性 生物防治 果蝇寄生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