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基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背景
1
作者 黄娇丽 杜丽娟 +1 位作者 孙钦菊 韦璐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167-170,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我国农业领域的专业发展及人才需求也发生显著变化。广西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和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基于食品类专业群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入剖析,以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该课程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我国农业领域的专业发展及人才需求也发生显著变化。广西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和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基于食品类专业群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入剖析,以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该课程在职业本科教育中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改革路径。研究发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方案可提升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该研究可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 职业本科 教育改革 广西特色农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是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本专业学生掌握以水果、蔬菜为主要原料的各种食品的贮藏技术及深加工技术。积极开展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打造“金课”,...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是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本专业学生掌握以水果、蔬菜为主要原料的各种食品的贮藏技术及深加工技术。积极开展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打造“金课”,促进岗、课、赛、证融通,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培养更多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高职的神圣使命,更是高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就本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本课程教学改革及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 岗课赛证融通 教学改革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谢碧秀 何强 +1 位作者 刘滕 马建英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6-38,共3页
面对高职教育的新形势,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果蔬贮藏与加工类人才,通过分析高职《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重组了课程结构与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改变了传统教... 面对高职教育的新形势,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果蔬贮藏与加工类人才,通过分析高职《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重组了课程结构与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改变了传统教学和生产脱节的现象,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艳 焦镭 +1 位作者 周志强 韩二芳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4期29-30,共2页
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化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食品加工课程的必由之路。探讨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和实践了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 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化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食品加工课程的必由之路。探讨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和实践了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项目教学法与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校企共同开发特色教材以及开发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建立技能鉴定站,完善了省级精品课程网站。重点介绍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其实践成效。实践表明,该模式适应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为企业培养了人才,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了校企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 工学结合 项目教学法 特色教材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课堂”APP应用于《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5
作者 戴璐 薛雯 +3 位作者 龙明华 唐丽丽 张红娟 姚瑞祺 《农业工程》 202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整合"智慧职教"平台的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和自有资源,结合《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教师在"职教云"中构建个性化的在线教学环境,学生通过... 整合"智慧职教"平台的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和自有资源,结合《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教师在"职教云"中构建个性化的在线教学环境,学生通过"云课堂"APP展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课堂APP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攀 李彬 范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0期135-136,共2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结合《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的特点,通过项目教学总体设计、项目教学实施、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应用探究,以期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结合《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的特点,通过项目教学总体设计、项目教学实施、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应用探究,以期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果蔬贮藏与加工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草莓呼吸强度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严灿 刘升 +3 位作者 贾丽娥 阚朝勃 段小明 王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2,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5℃、10℃、15℃、20℃、25℃、30℃)对草莓呼吸强度、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维生素C和色差的影响。研究表明:贮藏温度越高,草莓呼吸越旺盛,货架寿命越短,草莓30℃条件下的呼吸强度... 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5℃、10℃、15℃、20℃、25℃、30℃)对草莓呼吸强度、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维生素C和色差的影响。研究表明:贮藏温度越高,草莓呼吸越旺盛,货架寿命越短,草莓30℃条件下的呼吸强度是0℃条件下的13.97倍;草莓在0℃、5℃、10℃、15℃、20℃、25℃、30℃条件下贮藏的商品寿命分别为9 d、7 d、6 d、5 d、3d、2 d、8 h。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草莓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迅速升高,而草莓的感官评价、硬度、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L*、hue值逐渐降低;贮藏在0℃的草莓品质保持最好,贮藏9 d后的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Vc含量、L*和hue值分别为5.4、3.18%、11.13 N、39.05%、12.48、22.01 mg/100 g、37.84、3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 草莓 贮藏温度 呼吸强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采后科学与技术体系
8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华南农业大学采后科学与技术系由我国著名贮藏保鲜专家李沛文先生在国内率先建立,其前身为果蔬贮藏与加工教研室,1992年加工部分与学校其它系部分专业组建成立食品科学系,贮藏部分保留在园艺系,成立果蔬采后生理与技术教研室,2001年园... 华南农业大学采后科学与技术系由我国著名贮藏保鲜专家李沛文先生在国内率先建立,其前身为果蔬贮藏与加工教研室,1992年加工部分与学校其它系部分专业组建成立食品科学系,贮藏部分保留在园艺系,成立果蔬采后生理与技术教研室,2001年园艺系改建成立园艺学院后,该教研窒发展为采后科学与技术系。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农(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本科生。采后科学与技术系针对导致南方主要园艺产品品质劣变和损失严重等关键产业问题,深入开展了品质形成及劣变机制、贮藏及物流保鲜技术研发及技术工程化应用等研究及技术研发,为服务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 贮藏加工 品质形成 贮藏保鲜 硕士研究生 采后生理 园艺产品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库的有效快速降氧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世清 张岩 +1 位作者 姜文利 蒲传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气调库存在的常规普通充氮降氧速度缓慢、制氮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并建立了气调库内"先存后释"的有效快速降氧新模式。对新模式与普通降氧模式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极为快速的降氧效果... 针对目前国内外气调库存在的常规普通充氮降氧速度缓慢、制氮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并建立了气调库内"先存后释"的有效快速降氧新模式。对新模式与普通降氧模式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极为快速的降氧效果,降氧速度提高约3倍,降氧效率极大地提高,纯氮利用率由以往的6%提高到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 气调库 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