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位素示踪的不同生境果草复合系统水分利用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玲 张露 +2 位作者 赵妮 戈建珍 金晶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明确不同生境果草复合系统的水分利用策略。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不同生境(陕西关中杨凌和陕北洛川)单作苹果(SA)和果草复合系统(苹果+白三叶(AW)、苹果+黑麦草(AR))土壤水、木质部和茎部水的氢、氧同位素值,利用直接对比法和I... 为明确不同生境果草复合系统的水分利用策略。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不同生境(陕西关中杨凌和陕北洛川)单作苹果(SA)和果草复合系统(苹果+白三叶(AW)、苹果+黑麦草(AR))土壤水、木质部和茎部水的氢、氧同位素值,利用直接对比法和IsoSource模型分析不同生境下果草复合系统在不同季节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陕西关中杨凌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的波动较陕北洛川大,杨凌地区40—8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消耗大于洛川地区,杨凌果园旱季种植白三叶会加大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旱季时,洛川地区果树主要利用土壤水深度为40—100 cm(63.0%),牧草为0—20 cm(65.0%);杨凌地区果树水分利用层位较洛川低,SA和AW的果树为20—40 cm(54.3%),AR为40—100 cm(65.0%),白三叶和黑麦草分别为0—20 cm(59.3%)和20—40 cm(62.2%)。雨季时,两地果树水分来源层位相同,SA主要利用20—40 cm,AW和AR主要利用40—100 cm,牧草介入使果树吸水层位下移。结果说明,不同生境下,果草复合系统会随季节变化调整水分利用策略,洛川地区果草复合系统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更快,在水分不足时加大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避免水分竞争,对生境异质的适应机制较杨凌地区好。杨凌地区果草复合系统对土壤起到蓄水作用,但旱季会加大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应适时补充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同位素 果草复合系统 水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草系统中枣树对不同方位紫花苜蓿和鸭茅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张英豪 刘楚波 +3 位作者 周坤 郭家存 刘世鹏 孙娈姿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12,共10页
提高种间促进作用和降低种间竞争是实现果草系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果树的竞争力强于牧草,但果树对果园中不同方位牧草生长的影响及主要限制因素尚不明晰。本研究在陕北黄河滩红枣主产区延川,以紫花苜蓿和鸭茅分别开展果园生草,... 提高种间促进作用和降低种间竞争是实现果草系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果树的竞争力强于牧草,但果树对果园中不同方位牧草生长的影响及主要限制因素尚不明晰。本研究在陕北黄河滩红枣主产区延川,以紫花苜蓿和鸭茅分别开展果园生草,测定枣树不同方向上不同距离处牧草生物量、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果园中牧草的生长存在空间差异性,位于枣树南面牧草的生物量最高(苜蓿22.57 g·m^(-2),鸭茅174.57 g·m^(-2)),东西次之,北面最低(苜蓿14.29 g·m^(-2),鸭茅71.84 g·m^(-2))。同时,距离枣树越近,牧草受到抑制程度越大。在不同方向上,牧草的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差异,南面最高、北面最低。在各个方向上,距离树干越近,土壤氮磷养分含量有所增加,而土壤含水量和光合有效辐射减少,同时紫花苜蓿和鸭茅的根冠比呈增大趋势。这些结果揭示,不同方向上牧草生长差异主要是由果树对光照的竞争所致;随着距离的缩短,果树对牧草的主要竞争因素是水分,其次是光照,在土壤养分方面未发生明显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鸭茅 果草复合系统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鹤山林-果-草-鱼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戚英 虞依娜 彭少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4-591,共8页
鹤山丘陵地“林-果-草-鱼”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是1986年建立在退化丘陵地,利用物质与能量循环流动等生态学原理,进行构建和恢复而成功的实例,本文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首次选取复合农林业系统进行评价,首次对广东鹤山林-果... 鹤山丘陵地“林-果-草-鱼”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是1986年建立在退化丘陵地,利用物质与能量循环流动等生态学原理,进行构建和恢复而成功的实例,本文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首次选取复合农林业系统进行评价,首次对广东鹤山林-果-草-鱼复合农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广东鹤山林-果-草-鱼复合生态系统总体指标显著优越,其服务价值功能达2397.9783万元,在维持大气平衡、固土保肥、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间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远远大于直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比值约为31∶1。而维持大气平衡服务价值是鹤山林-果-草-鱼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占总体服务价值的96.626%,而木材生产等直接经济价值仅占总价值的3.135%。由此,直接经济价值并不是其服务价值的主要部分,应充分发挥鹤山林-果-草-鱼复合生态系统的其他生态服务功能,加强对间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理解和保护,从长远策划和开发土地来达到长远而合理的利益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鱼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区苹果园生草覆盖对深层土壤水分和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惟婕 王立 +1 位作者 马景永 王自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4,共12页
研究苹果园长期生草覆盖后深层土壤水分及果树根系的分布规律,以期阐明旱作条件下果园根水互作关系,为黄土旱塬区果园生草覆盖实践的优化提供依据。试验于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苹果园中进行,设置果园生草覆盖... 研究苹果园长期生草覆盖后深层土壤水分及果树根系的分布规律,以期阐明旱作条件下果园根水互作关系,为黄土旱塬区果园生草覆盖实践的优化提供依据。试验于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苹果园中进行,设置果园生草覆盖(生草为鸭茅草,2014年建植)和清耕处理,以一年生作物田为对照;连续两年夏季测定果树行上和行间距离树干100和200 cm共4个位置0~5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和果树细根长密度,分析生草覆盖对果园深层水分亏缺及细根长密度的影响。清耕果园0~300 cm土壤水分较对照农田下降了6.7%~8.3%(P<0.01),而30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与对照农田差异不显著(P>0.05);生草覆盖果园0~500 cm整个剖面的土壤水分均低于清耕果园,平均下降了11.5%~12.3%。果园生草覆盖6~7年后0~500 cm土层土壤较对照农田水分亏缺量为163.9~172.1 mm,是清耕果园水分亏缺量的3.2~4.2倍。果树根系在0~100 cm土层的细根长密度最高,平均密度为0.187 cm·cm^(-3),生草覆盖促进了0~100 cm土层果树根系的分布,对深层根系影响不显著。清耕果园和生草覆盖果园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含量随果树细根长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生草覆盖后二者相关性提高,干旱年份二者相关性更高。黄土旱塬区苹果园长期生草可促进果树根系生长,降低深层土壤水分,加剧土壤干燥化,对苹果树的利用年限和农田水分循环具有负面效应。旱作条件下应加强果园生草覆盖管理以保障水分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塬 果草复合系统 土壤水分亏缺量 细根长密度 深层干燥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