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银腺杨的获得(英文)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2 位作者 黄秦军 张香华 胡赞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3,共6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来自枯草杆菌的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导入银腺杨,以提高杨树对水分胁迫的抗性。以来自无菌培养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大约10 0 0个叶盘与农杆菌LBA4 4 0 4共培养,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KP中SacB基因...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来自枯草杆菌的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导入银腺杨,以提高杨树对水分胁迫的抗性。以来自无菌培养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大约10 0 0个叶盘与农杆菌LBA4 4 0 4共培养,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KP中SacB基因导入银腺杨基因组,经卡那霉素筛选后,共获得10 2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PCR特异性扩增和Southern点杂交分析,证明其中97株再生植株基因组DNA中整合了SacB基因。对其中的6 2个无性系进行RT PCR分析,结果表明SacB基因在其中的5 0个无性系中获得表达。温室生长观察表明,转基因无性系外部形态与对照相比没有稳定的显著差异,少数部分转基因无性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他转基因无性系生长正常。这些转基因无性系的获得为培育抗旱转基因杨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腺杨 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 基因 农杆菌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果聚糖蔗糖酶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分泌表达
2
作者 包书健 李兴江 +1 位作者 吴学凤 穆冬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32,共6页
为了实现果聚糖蔗糖酶简便有效的纯化,文章将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基因sacB添加组氨酸标签后与信号肽基因usp45融合形成基因片段usp45-sacB,然后插入质粒pNZ8048中,导入乳酸乳球菌(L.lactis)NZ9000构建重组菌株L.lactis(pNZ8048-usp45... 为了实现果聚糖蔗糖酶简便有效的纯化,文章将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基因sacB添加组氨酸标签后与信号肽基因usp45融合形成基因片段usp45-sacB,然后插入质粒pNZ8048中,导入乳酸乳球菌(L.lactis)NZ9000构建重组菌株L.lactis(pNZ8048-usp45-sacB)。通过电泳验证纯化蛋白的分子量为51 kDa,符合预期大小,确定果聚糖蔗糖酶成功表达。为了进一步提高果聚糖蔗糖酶的产量,该研究对诱导时间和诱导剂的质量浓度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48 h,诱导剂nisin质量浓度2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B基因 果聚糖蔗糖 质粒 分泌表达 乳酸乳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果聚糖蔗糖酶(Levansucrase)系统使MuIFN-α-7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
3
作者 陈玉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78-78,共1页
用寡核苷酸位点定向诱变法除去基因的信号肽序列,然后将这个基因克隆于蛋白质分泌载体质粒pC194中。
关键词 基因克隆 枯草芽孢杆菌 LEVANSUCRASE MuIFN-α-7 果聚糖 载体质粒 蔗糖 启动子 定向诱变 信号肽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果聚糖蔗糖酶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惟沁 沐万孟 +1 位作者 张涛 江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86,共8页
果聚糖蔗糖酶能够将蔗糖和乳糖转化为具有益生元功能的低聚乳果糖。为了实现果聚糖蔗糖酶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将两种启动子比较并进行串联操作,确定生产果聚糖蔗糖酶的最佳启动子并对重组菌的生长条件进行探索。构建WB-PH、... 果聚糖蔗糖酶能够将蔗糖和乳糖转化为具有益生元功能的低聚乳果糖。为了实现果聚糖蔗糖酶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将两种启动子比较并进行串联操作,确定生产果聚糖蔗糖酶的最佳启动子并对重组菌的生长条件进行探索。构建WB-PH、WB-P、WB-H、1A-PH、1A-P、1A-H六种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其中WB-PH发酵酶活明显优于其他重组菌。研究生长条件对重组菌WB-PH产酶的影响,采用大豆蛋白胨作为氮源,果聚糖蔗糖酶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发酵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也对产酶量有较大的提高。优化后的发酵酶活最高可达108.34 U/mL,相比优化前提高了25.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聚糖蔗糖 高效表达 基因工程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棒状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Levan果聚糖条件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昕雨 严琳 伍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74-3483,共10页
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合成Levan果聚糖的新途径并优化其合成条件。利用转入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全细胞催化合成Levan果聚糖,并采用响应面法以Levan果聚糖产量为响应值优化催化合成条件。首先设计Plackett-Burma... 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合成Levan果聚糖的新途径并优化其合成条件。利用转入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全细胞催化合成Levan果聚糖,并采用响应面法以Levan果聚糖产量为响应值优化催化合成条件。首先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相关因素(蔗糖浓度、菌体浓度、转化时间、转化pH、PBS中Ca^2+和Mg^2+浓度、Levan果聚糖提取时的乙醇终浓度)中筛选出影响Levan果聚糖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蔗糖浓度、乙醇终浓度和Ca^2+浓度);再用筛选出的3个最重要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运用BBD响应面法优化确定3个主要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最佳合成条件。结果显示,初始试验中Levan果聚糖平均产量为0.069 g/mL。经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对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全细胞催化合成Levan果聚糖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蔗糖浓度,其次为提取时的乙醇终浓度,最后是转化液中的Ca^2+浓度。当蔗糖浓度为52.71%、乙醇终浓度为85.31%、Ca^2+浓度为0.04 g/L时,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全细胞催化合成的Levan果聚糖产量平均值为0.238 g/mL,与模型预测最大值0.233 g/mL相近,转化率约为44%,转化率较初始试验提高了约1.9倍,产量亦较初始试验提高了约3.4倍。研究结果为Levan果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并为其在动物医学和营养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果聚糖蔗糖转移 Levan果聚糖 全细胞催化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ramin引导肽基因序列与sacB基因融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6
作者 杨萍 祝建波 张煜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7期23-25,共3页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在植物中表达,可以明显提高果聚糖的积累,增强植物的耐寒、耐旱和抗盐碱的能力。本实验采用PCR方法从枯草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序列分析结果与Ebskamp...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在植物中表达,可以明显提高果聚糖的积累,增强植物的耐寒、耐旱和抗盐碱的能力。本实验采用PCR方法从枯草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序列分析结果与Ebskamp公布的编码果聚糖转移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采用PCR方法从甘薯总DNA中获得sporamin基因的定位于液泡的引导肽序列,序列分析与GenBank上公布的sporamin基因引导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将sporamin引导肽基因序列与sacB基因体外重组,构建了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BI-sacB和pBI-sp-sacB,为下一步作物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 果聚糖转移(sacB) SPORAMIN 基因 引导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