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果皮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柞蚕绢丝染色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笑茹 刘波 贾艳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丰富柞蚕绢丝织物的色泽及开发利用蓝莓资源,文中研究了蓝莓果皮中色素成分对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并研究了蓝莓果皮色素在柞蚕绢丝织物染色上的应用性能及其染色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介质的pH变化以及金属离子Al^(3+)或Fe^(2+)会... 为丰富柞蚕绢丝织物的色泽及开发利用蓝莓资源,文中研究了蓝莓果皮中色素成分对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并研究了蓝莓果皮色素在柞蚕绢丝织物染色上的应用性能及其染色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介质的pH变化以及金属离子Al^(3+)或Fe^(2+)会引起蓝莓果皮色素在紫外-可见范围内吸收光谱的变化,并产生不同的色泽。蓝莓果皮色素对柞蚕绢丝的染色性能良好,在pH为3时织物可以获得较高的颜色深度。蓝莓果皮色素在柞蚕绢丝上的染色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随着温度升高,色素在纤维上的染色速率提高,半染时间缩短。采用金属盐Al_(2)(SO_(4))_(3)或FeSO_(4)作为媒染剂可以提高试样的颜色深度,而媒染剂及媒染工艺对试样的色调会产生较大影响。媒染柞蚕绢丝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可以达到3级。文中研究可为蓝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制备生态纺织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皮色素 柞蚕绢丝 染色动力学 颜色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糖和总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元慧 关军锋 +1 位作者 杨建民 赵树堂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花青苷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大石早生蔗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88,龙园秋李、黑宝石则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1、0.9447;黑宝石、安哥诺果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8、0.8925,大石早生、龙园秋李则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8、0.9763;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果皮葡萄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0.9022、0.9424。龙园秋李、黑宝石这2个品种果皮总酚含量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6、-0.9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素 花青苷 总酚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被引量:68
3
作者 王少敏 高华君 +1 位作者 刘嘉芬 刘寄明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7,共2页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套袋 果实内含物 果皮色素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丹果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健 蒋跃明 +3 位作者 彭宏祥 尤艳莉 杨绍玉 徐良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75,共5页
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L.)果皮含有较高的色素。为综合利用植物色素资源,对红毛丹果皮色素进行提取与纯化,并从光照、温度、pH值、氧化与还原介质、防腐剂、酸味剂、糖类、VC和金属离子方面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 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L.)果皮含有较高的色素。为综合利用植物色素资源,对红毛丹果皮色素进行提取与纯化,并从光照、温度、pH值、氧化与还原介质、防腐剂、酸味剂、糖类、VC和金属离子方面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毛丹色素属花色苷类;对自然光、高温、H2O2和Na2SO3的耐受性较差,在pH3以下色泽较稳定;低浓度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柠檬酸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乳酸、葡萄糖和蔗糖、VC对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的影响,但Fe3+、Fe2+、Pb2+、Sn2+对该色素稳定性起不利的作用。该研究为开发植物新的天然色素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果皮色素 花色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PU对甜柿果实大小与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国荣 刘勇 +1 位作者 刘善军 罗来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54-758,共5页
以甜柿次郎和禅寺丸为试材,10~25mg/L的CPPU于花后10d喷果,结果表明:均显著促进两种甜柿果实的膨大;均提高了果实的果形指数;均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同时提高了果皮叶绿素含量,采收时延迟退绿;在着色期提高果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类胡萝... 以甜柿次郎和禅寺丸为试材,10~25mg/L的CPPU于花后10d喷果,结果表明:均显著促进两种甜柿果实的膨大;均提高了果实的果形指数;均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同时提高了果皮叶绿素含量,采收时延迟退绿;在着色期提高果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PU 甜柿 果皮色素 生长发育 果实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湘 赵良忠 +2 位作者 袁其丽 张丹 张冠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素在不同条件下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对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长时... 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素在不同条件下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对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长时间的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明显,氧化剂双氧水的存在对橘皮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0.5%、1%、2%、3%四个浓度的H2O2对同一样品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该类色素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同时研究发现,不同萃取条件下得到的果皮色素对光照、时间、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的稳定性不同,说明不同萃取条件下得到的果皮色素组分、含量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蜜橘 果皮色素 CO2超临界萃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南果梨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年文 李俊才 +3 位作者 王家珍 蔡忠民 沙守峰 李宏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为探讨南果梨在果袋内及摘袋后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套袋时长及摘袋时间,对其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后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总体趋势与对照相比发生了变化,花青苷的含量也有所下降,但总趋势... 为探讨南果梨在果袋内及摘袋后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套袋时长及摘袋时间,对其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后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总体趋势与对照相比发生了变化,花青苷的含量也有所下降,但总趋势与对照相似;摘袋后果皮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花青苷含量没有显著增加,并且3种色素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套袋提高了果皮的光亮度及色泽;摘袋时间过长,果实有返绿现象;果实在袋内时间不少于40d、采前10d左右摘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套袋 果皮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荷尔脐橙果皮色素组分和含量与果实着色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利芬 夏仁学 周开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9-602,共4页
以不同地点的纽荷尔脐橙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成熟果实的外观色泽。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对果皮单一色素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各时期单一色素含量的高低都有明显的影响,在果实膨大期,在... 以不同地点的纽荷尔脐橙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成熟果实的外观色泽。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对果皮单一色素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各时期单一色素含量的高低都有明显的影响,在果实膨大期,在各时期果皮间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分别无显著的差异。果皮着色主要决定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比值高低,而与单一色素含量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荷尔脐橙 果皮色素 组成成分 含量 果实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对甜柿果皮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善军 王萍 范国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29,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处理甜柿品种"禅寺丸"、"次郎"果实对果皮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甜柿果实提高了果皮叶绿素含量,采收时延迟退绿;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在着色期提高果皮花青素含量,浓度愈大其...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处理甜柿品种"禅寺丸"、"次郎"果实对果皮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甜柿果实提高了果皮叶绿素含量,采收时延迟退绿;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在着色期提高果皮花青素含量,浓度愈大其促进作用就越大;对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甜柿 果皮色素 柿果 果实 禅寺丸 叶绿素含量 影响 处理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苹果果皮色素含量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少敏 白佃林 +1 位作者 高华君 李岩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苹果 果实色泽 果皮色素含量 果实套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橙果皮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时伟 常明 +3 位作者 俱卫秀 左彩虹 马亚南 于宏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243,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纽荷尔脐橙果皮色素提取的工艺。研究表明:60%乙醇与水料液比为1 g∶2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0.5 h条件下,色素收率可达55.4%。橙皮色素结构经过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脐橙 果皮色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果皮色素固液法萃取工艺优化及其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阙小峰 余雁 +1 位作者 方志成 司文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89,共6页
以红心火龙果果皮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固液法萃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最优固液萃取火龙果果皮色素工艺条件如下:萃取剂为20%乙醇、固液比1g∶30mL、温度30℃、pH值6.5、萃... 以红心火龙果果皮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固液法萃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在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最优固液萃取火龙果果皮色素工艺条件如下:萃取剂为20%乙醇、固液比1g∶30mL、温度30℃、pH值6.5、萃取时间45min,该工艺下萃取量最高可达65.2mg/kg。在食品加工中,火龙果果皮色素在加工温度、pH值、辐照强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影响下稳定性较差,表现为高温、强辐照、Cu^(2+)及Fe^(3+)等离子易破坏果皮色素的稳定,其最佳加工pH值为6.0~8.0。此外,果皮色素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对O_(2)^(-)·的清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皮色素 红心 固液萃取 食品加工 抗氧化性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薄皮甜瓜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廷宇 程艳 +3 位作者 吴春燕 陈赫楠 钟浩 张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368-3370,共3页
选取4个薄皮甜瓜品种和7种不同材质的果袋研究套袋对薄皮甜瓜果实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硫酸纸袋的绿魁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上升并高于对照,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对照,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硫酸纸袋和白色塑料... 选取4个薄皮甜瓜品种和7种不同材质的果袋研究套袋对薄皮甜瓜果实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硫酸纸袋的绿魁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上升并高于对照,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对照,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硫酸纸袋和白色塑料袋增加了绿魁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7种材质的果袋均降低了绿魁果皮类黄酮的含量;在对4个薄皮甜瓜品种进行套硫酸纸袋处理时,因不同薄皮甜瓜皮色的差异,各薄皮甜瓜品种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各异,即品种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薄皮甜瓜 果皮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及其性质与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贺江 刘蕊 +1 位作者 韩淯欣 徐娟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3-215,共3页
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材料,对果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色素的理化性质、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粉碎后以水为提取溶剂,按1 g∶30 mL的料液比,在40℃、超声功率为100 W的条件下提取20 min时色素提取得率最高;... 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材料,对果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色素的理化性质、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粉碎后以水为提取溶剂,按1 g∶30 mL的料液比,在40℃、超声功率为100 W的条件下提取20 min时色素提取得率最高;火龙果果皮色素pH值在5~9范围内颜色稳定,低于80℃时颜色变化不明显,高温会使色素变色;Ca^(2+)与色素生成沉淀,Fe^(3+)使色素溶液变色,Cu^(2+)使色素溶液褪色,SO2使色素褪色,碳水化合物对火龙果果皮色素无不良影响;火龙果果皮色素在饮料、酸奶、布丁中应用效果良好,而在面条和蛋糕中应用效果较差。本研究所获结果有望为火龙果果皮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皮色素 超声波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皮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舒娜 芮汉明 《粮油食品科技》 2003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研究了火龙果皮色素提取时的最佳条件,以及提取液的稳定性和各种添加剂对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火龙果皮色素 提取条件 稳定性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对着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霞 周娜 《西南园艺》 2005年第B05期52-54,共3页
从影响荔枝果皮着色的色素变化动态、果皮中各种色素对着色效果的影响、影响果皮色素含量的内外因素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荔枝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对果实着色影响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荔枝 果皮色素 变化动态 着色效果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成熟期间果皮色素含量变化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琦 何天明 马鸿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成熟期 果皮色素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穗组合的苹果果实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伊真 王芝云 +3 位作者 沙广利 张玉刚 祝军 戴洪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本文对不同砧穗组合的‘嘎啦’和‘烟富6’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后50d至果实成熟,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嘎啦’和‘烟富6’果实的果皮和果肉内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逐... 本文对不同砧穗组合的‘嘎啦’和‘烟富6’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后50d至果实成熟,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嘎啦’和‘烟富6’果实的果皮和果肉内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多在盛花后50d至90d内下降幅度较大;‘嘎啦’果皮中的花青素在开花后50d至70d含量下降,之后逐步上升,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花后50d至110d期间逐渐下降,之后有明显上升;而‘烟富6’果皮中花青素含量从盛花期后50d至90d有小幅度的上升,90d至110d有小幅下降,而后呈现持续上升;‘烟富6’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在盛花后50d至110d内持续下降,之后多数砧木上的小幅增加,2个砧木上的有所下降。同一发育时期,同一苹果品种,因砧木不同其果皮和果肉的的总酚和类黄酮、果皮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不同。这表明砧木类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砧穗组合 总酚 类黄酮 果皮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稻育种及果皮色素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家健 汪雨萍 +10 位作者 刘海平 蒋龙 欧阳真诚 何胜 刘杨 张璞 谢建萍 罗杰 章萍 李德悦 张红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
从黑米稻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情况、黑米稻果皮色素遗传研究、黑米稻育种技术方法等方面概述了黑米稻遗传育种进展情况,以期为黑米稻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黑米稻 果皮色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商品果采后品质与果皮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雪雪 程智慧 孟焕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84,91,共8页
【目的】揭示黄瓜商品果采后品质与果皮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为根据皮色变化来判断黄瓜品质提供依据。【方法】以果皮绿色和褪绿进程有差异的华北型黄瓜品种"39-1"(果皮绿色较浅,褪绿进程较快)和"39-2"为试材,采集... 【目的】揭示黄瓜商品果采后品质与果皮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为根据皮色变化来判断黄瓜品质提供依据。【方法】以果皮绿色和褪绿进程有差异的华北型黄瓜品种"39-1"(果皮绿色较浅,褪绿进程较快)和"39-2"为试材,采集其商品果,置于20℃、空气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保存,分别于采后0,3,6,9,12 d取样测定商品果硬度、失重率、瓜头直径、瓜尾直径及可溶性固形物、V_C、亚硝酸盐含量和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采后0~12 d黄瓜各品质指标与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随着采后时间的延长,"39-1"果实外观的失水萎蔫、瓜头膨大、瓜尾皱缩现象较"39-2"严重。采后0~12 d,"39-1"和"39-2" 2个品种果实硬度分别降低16.6%和13.6%;失重率分别达4.9%和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降低率分别为17.4%和1.9%;果实V_C含量分别降低29.8%和24.6%;亚硝酸盐含量稍有上升。综合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39-2"比"39-1"外观变化小,营养损失少。两品种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39-2"的总叶绿素含量高于"39-1","39-1"的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含量比值高于"39-2"。总叶绿素含量与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含量的比值与失重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_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后12 d内,黄瓜商品果品质呈下降趋势,其品质变化与果皮色素含量变化有一定关系,果实皮色可作为判断果实品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果实品质 果皮色素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