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果皮厚度的遗传模型及遗传方式分析
2
作者 王学征 赵正翔 +4 位作者 杨天天 秦璐 刘括 闫娇蕊 刘宏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50,共10页
果皮厚度是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nsf.]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影响西瓜贮运性。以厚果皮西瓜自交系“1061”和薄果皮西瓜自交系“812”配置F1和F2代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杂交、自交后对西瓜果皮厚度的影响。... 果皮厚度是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nsf.]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影响西瓜贮运性。以厚果皮西瓜自交系“1061”和薄果皮西瓜自交系“812”配置F1和F2代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杂交、自交后对西瓜果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亲本果皮厚度存在显著差异,F2代群体果皮厚度性状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为数量性状。群体分析表明,西瓜果皮厚度最优遗传模型为B-3(2MG-A),即主基因-加性效应模型,主基因加性效应da值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0.329 2和0.194 4,加性效应为正向。主基因遗传率在两年分别高达99.370 4%和98.227 9%。西瓜果皮厚度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果皮厚度 遗传分析 主基因+多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籽粒果皮厚度及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乐素菊 张璧 +1 位作者 刘厚诚 王晓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对4个不同超甜玉米品种籽粒果皮厚度及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授粉天数的果皮厚度差异明显;同一品种籽粒内不同部位间的果皮厚度也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灌浆前期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胚背面的果皮较胚面薄,之后这... 对4个不同超甜玉米品种籽粒果皮厚度及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授粉天数的果皮厚度差异明显;同一品种籽粒内不同部位间的果皮厚度也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灌浆前期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胚背面的果皮较胚面薄,之后这种差异逐渐缩小.灌浆期间,籽粒体积和鲜质量变化呈Logistic曲线,相应的拐点分别是授粉后12 1和12 7d;籽粒含水量直线下降,干物质则直线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玉米籽粒 果皮厚度 灌浆特性 籽粒体积 鲜质量 拐点 Logistic曲线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果皮厚度QTL的定位及上位性互作 被引量:9
4
作者 于永涛 李高科 +3 位作者 祁喜涛 李春艳 毛笈华 胡建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果皮厚度是影响甜玉米口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掘果皮厚度的基因资源、了解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机制,是指导其育种的基础。本研究以日超-1(薄果皮,56.57μm)×1021(厚果皮,100.23μm)的190个BC1F2家系为作图群体,分别采用2种遗传模型... 果皮厚度是影响甜玉米口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掘果皮厚度的基因资源、了解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机制,是指导其育种的基础。本研究以日超-1(薄果皮,56.57μm)×1021(厚果皮,100.23μm)的190个BC1F2家系为作图群体,分别采用2种遗传模型检测QTL。基于复合区间作图(CIM)共检测到3个影响果皮厚度的QTL,位于3.01、6.01、8.05区段,分别解释8.6%、16.0%和7.2%的表型变异,其中3.01和8.05处QTL以加性效应为主;基于混合线性CIM模型(MCIM)共检测到5个影响果皮厚度的QTL,其中除8.05处QTL为加性QTL外,另有2对加×加上位性互作QTL,1对是2.01和6.05处QTL之间的互作,另1对则是5.06和6.01处QTL间的互作。这2对互作QTL分别解释了6.63%和12.48%的表型变异率。本结果表明,加性效应和上位性互作效应等都在果皮厚度的形成和遗传中起重要作用。能够检测QTL上位互作的MCIM模型更适用于果皮厚度QTL定位。本研究还在其中4个QTL的区域内分别检索到胚乳中色素合成以及细胞转变的相关候选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是否与果皮厚度的变异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果皮厚度 QTL 上位性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曾慕衡 刘鹏飞 +1 位作者 蒋锋 王晓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研究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为选育优质、高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Ⅳ,以8个糯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目的】研究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为选育优质、高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Ⅳ,以8个糯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糯玉米果皮厚度表现出一定的负向超亲优势,支链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较弱,表现近低亲遗传;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异既有加性基因作用,也有非加性基因作用;8个糯玉米亲本果皮厚度的GCA值大小为N7>N23>N34>N46>N28>N4>N8>N27,支链淀粉含量的GCA值大小为N23>N7>N28>N27>N34>N8>N4>N46;果皮厚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90.53%),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N8、N27是选育薄皮糯玉米的理想亲本,N23是选育高支链淀粉含量糯玉米的理想亲本。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皮厚度与雄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株高、穗位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雄穗长、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支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利用杂种优势可以选育果皮较薄的糯玉米杂交组合;通过分析亲本和组合的配合力效应及方差,可以对糯玉米自交系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与部分农艺性状相关性显著,可以提高糯玉米品质育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糯玉米 果皮厚度 支链淀粉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测微尺测定超甜玉米果皮厚度初报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余良 林瑞德 +1 位作者 胡建广 刘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B12期48-49,共2页
用显微测微尺测定了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和11个品种的果皮厚度,结果表明:自交系间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测定结果与品尝评定相符合,该方法对果皮定量化测定可以作为超甜玉米品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显微测微尺 超甜玉米 果皮厚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超甜玉米籽粒果皮厚度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灌浆期间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姚坚强 俞琦英 +2 位作者 王美兴 张莲英 朱金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试验对9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果穗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对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采用显微测微法进行测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籽粒的3个面的果皮厚度在授粉后灌浆期间均出现相... 试验对9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果穗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对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采用显微测微法进行测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籽粒的3个面的果皮厚度在授粉后灌浆期间均出现相对独立的变化趋势,同时不同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授粉后18~22 d出现了最大值,结合两者分析,春季播种的不同熟期超甜玉米适宜采摘期不同,早熟的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18天左右,中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0天左右,迟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2天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厚度 可溶性总糖 超甜玉米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果皮厚度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鹏飞 蒋锋 +4 位作者 乐素菊 张姿丽 陈青春 张媛 王晓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甜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模式,为甜玉米品质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果皮厚度有显著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联... 【目的】研究甜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模式,为甜玉米品质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果皮厚度有显著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甜玉米果皮厚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果皮厚度的最适遗传模型为D-2,即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大于相应分离世代的多基因遗传率,B1、B2、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65%,55.17%和65.2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7.84%,41.40%和32.65%,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27.186 4,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0.289 5,显性效应值为5.742 3。【结论】甜玉米果皮厚度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育种中既要重视利用主基因,也要考虑多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果皮厚度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果皮厚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士龙 周淑梅 +1 位作者 王青峰 李小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显微测微法对3种不同基因型的7个玉米骨干系及由它们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F1的果皮厚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果皮厚度呈曲线状态变化.即授粉后随着籽粒发育果皮逐渐变厚,到乳熟后期(超甜玉米)或蜡熟期(普... 采用显微测微法对3种不同基因型的7个玉米骨干系及由它们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F1的果皮厚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果皮厚度呈曲线状态变化.即授粉后随着籽粒发育果皮逐渐变厚,到乳熟后期(超甜玉米)或蜡熟期(普甜玉米、普通玉米)达最大值,然后随着籽粒脱水,果皮细胞排列紧密而变薄;在广州地区春、秋正造种植时,环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果皮厚度这一性状;同一基因型内不同核背景材料间籽粒平均果皮厚度也有显著、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F1代种子果皮厚度似乎有母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果皮厚度 显微测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果皮厚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晓云 史振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0,共2页
果皮厚度是衡量鲜食玉米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皮厚度与柔嫩性存在密切关系,果皮结构、组成成分的不同使果皮厚度与柔嫩性之间有所差异。果皮厚度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与其相关的QTL位点主要有8个,不同基因型间果皮厚度存在... 果皮厚度是衡量鲜食玉米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皮厚度与柔嫩性存在密切关系,果皮结构、组成成分的不同使果皮厚度与柔嫩性之间有所差异。果皮厚度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与其相关的QTL位点主要有8个,不同基因型间果皮厚度存在差异。此外,采收期的早晚对果皮的薄厚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果皮厚度 遗传基础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测微计测定甜玉米果皮厚度 被引量:19
11
作者 洪雨年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1-54,共4页
通过对26份玉米材料(基因型为Su,su,sh2,suse)授粉后18d、22d和26d测定果皮厚度,得到4个重要结果;1)探索了一种测定果皮厚度的新方法,即用测微计测定甜玉米鲜果皮厚度;2)研究了19份材料(4种基... 通过对26份玉米材料(基因型为Su,su,sh2,suse)授粉后18d、22d和26d测定果皮厚度,得到4个重要结果;1)探索了一种测定果皮厚度的新方法,即用测微计测定甜玉米鲜果皮厚度;2)研究了19份材料(4种基因型)在22DAP(daysafterpollination)果皮厚度的差异性,不仅材料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基因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3)发现IL442a等材料不同授粉天数果皮厚度从18DAP到22DAP时略有增加;从22DAP到26DAP果皮变薄;4)分析结果表明,等基因自交系(IsogeneticLines)在不同授粉天数的果皮厚度为18DAP到22DAP增加,22DAP到26DAP有增有减。此外,果皮厚度在18DAP,3种基因型间无差异,而在22DAP和26DAP3种基因型间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果皮厚度 测微计 等基因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果皮厚度遗传变异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常大军 张亚田 +2 位作者 刘晓广 刘淑玲 廉守忠 《现代化农业》 1996年第2期16-18,共3页
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对糯玉米亲本自交系同单交种F1代间果皮厚度基因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玉米自交系的不同世代之间、同世代内部各系间、姊妹系间、单交种F1代间及F1代同其对应亲本间果皮厚度的方差分析,初步确定了糯玉米果皮数... 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对糯玉米亲本自交系同单交种F1代间果皮厚度基因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玉米自交系的不同世代之间、同世代内部各系间、姊妹系间、单交种F1代间及F1代同其对应亲本间果皮厚度的方差分析,初步确定了糯玉米果皮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揭示了糯玉米育种主要程序中果皮厚度的变异特点。为糯玉米果皮厚度在自交系的世代选择及单交种组合配制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获得具有优良食味品质的F1代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糯玉米 果皮厚度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垚 杨跃华 +2 位作者 孔亮亮 刘俊峰 宋俏姮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探索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以4个糯玉米自交系(w1~w4)为母本、6个糯玉米自交系(w5~w10)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其二者的相关... 为探索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以4个糯玉米自交系(w1~w4)为母本、6个糯玉米自交系(w5~w10)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w1和w6的果皮厚度和皮渣率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较低,可利用价值高;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分别为93.26%和80.62%),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3.61%和31.30%),2个性状的遗传效应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果皮厚度与皮渣率的相关系数为0.43,虽然呈显著正相关,但线性拟合程度较低。该研究结果为糯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果皮厚度 皮渣率 配合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果皮厚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玉静 王小秋 +2 位作者 仇亮 翟彩娇 宋旭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糯玉米糯、甜、嫩、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食味品质是决定品种优劣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果皮厚度直接关系到糯玉米的柔嫩性和皮渣感,是影响食味品质最为重要的关键因子之一。为进一步促进糯玉米的育种及生产,... 糯玉米糯、甜、嫩、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食味品质是决定品种优劣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果皮厚度直接关系到糯玉米的柔嫩性和皮渣感,是影响食味品质最为重要的关键因子之一。为进一步促进糯玉米的育种及生产,本文总结了糯玉米果皮性状、果皮厚度测定方法、果皮厚度影响因素以及遗传规律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糯玉米品质育种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食味品质 果皮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皮厚度对水果组织中光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舒宁 谭佐军 +1 位作者 谢静 卢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17-1823,共7页
水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在水果的生产和消费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水果产品的光学特性进行无损检测是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与分级技术中最实用的和最成功的技术之一。深入研究光在水果组织中的输运规律,对于水果产品品质的光学检测有着... 水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在水果的生产和消费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水果产品的光学特性进行无损检测是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与分级技术中最实用的和最成功的技术之一。深入研究光在水果组织中的输运规律,对于水果产品品质的光学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仁果类薄皮水果苹果和厚皮水果柑橘为例,建立果皮和果肉两层组织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了808nm的波长下高斯光束在水果组织中传输的光学特性,揭示了水果果皮厚度对光在组织中的传输特性如漫反射率、透射率、内部吸收率和穿透深度等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果肉组织的检测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果皮越厚,透射率和穿透深度越小,果皮比果肉的光吸收能量密度在径向距离上的分布范围更广,随着水果组织内部深度的增加,光吸收能量密度逐渐减小,径向方向减弱的更快。而对于漫反射率,在径向距离0.2-1.2cm之间,果皮越薄漫反射率越小,在1.2-4.0cm之间,果皮越厚漫反射率越小。此研究结果表明在用光学检测方法对水果进行无损检测和分级时,无论是透射或反射测量,果皮厚度和光束的相互作用都不应忽视,也为不同类型的水果产品设计更为有效的光学检测装置(如光源的强度、检测器的大小以及位置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水果产品品质的光学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厚度 水果组织 光学特性 蒙特卡罗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果类蔬菜果皮厚度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成胜 王述彬 +3 位作者 刘金兵 潘宝贵 郭广君 刁卫平 《辣椒杂志》 2022年第4期7-13,共7页
在瓜果蔬菜农艺性状中,果皮厚度与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加工和鲜食型瓜果蔬菜对果皮厚度的要求较高且差异性大。系统揭示果皮厚度的生理发育及遗传调控机理,有助于选育出符合不同需求的新品种。从果皮厚度影响因素、果... 在瓜果蔬菜农艺性状中,果皮厚度与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加工和鲜食型瓜果蔬菜对果皮厚度的要求较高且差异性大。系统揭示果皮厚度的生理发育及遗传调控机理,有助于选育出符合不同需求的新品种。从果皮厚度影响因素、果皮厚度遗传基础、果皮细胞结构特征等方面解析了相关研究进展,初步论述了瓜果蔬菜果皮厚度的发育调控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厚度 瓜果类蔬菜 发育调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果皮厚度遗传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莫坚强 李挺康 +2 位作者 陈自辉 黄辉祥 古国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16,共4页
对5个超甜玉米自交系进行5×5双列杂交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的果皮厚度性状至少由6对基因控制,且显性基因为负效,隐性基因为正效;各项加性成分和显性成分的协方差和的平均值F为609.85,表明所有亲本所携带的显性基因比隐性基... 对5个超甜玉米自交系进行5×5双列杂交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的果皮厚度性状至少由6对基因控制,且显性基因为负效,隐性基因为正效;各项加性成分和显性成分的协方差和的平均值F为609.85,表明所有亲本所携带的显性基因比隐性基因要多。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超甜玉米果皮厚度遗传为不完全显性,加性成分在果皮厚度的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广义遗传力为90.03%,狭义遗传力为55.02%。亲本P3和P6具有最大的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值及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是选育薄皮超甜玉米的优良亲本。组合P2×P6和P2×P3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这两个组合的杂交后代果皮厚度可能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果皮厚度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果皮厚度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锋 梁日朗 +3 位作者 闫艳 梁泽恩 黄正刚 刘鹏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21-28,共8页
【目的】对甜玉米果皮厚度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甜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机理,选育优质甜玉米品种。【方法】选用果皮厚度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T15与T77配制杂交组合T77×T15。以该组合的F_(2)群体作为试验材... 【目的】对甜玉米果皮厚度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甜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机理,选育优质甜玉米品种。【方法】选用果皮厚度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T15与T77配制杂交组合T77×T15。以该组合的F_(2)群体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方法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合F_(2)群体各单株的果皮厚度及SSR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甜玉米果皮厚度进行QTL定位。【结果】甜玉米果皮厚度的最适模型为A-1,即受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和部分显性的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69.10%。在第5、8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出3个与果皮厚度相关的QTL,其中第5染色体bin5.04区域检测到2个QTL,分别位于标记区间bnlg150~bnlg653和bnlg653~bnlg1208,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39和-3.01;位于第8染色体的QTL在bin8.03~bin8.04区域,标记区间为umc1741~bnlg2046,加性效应值为-3.06,表型贡献率为22.02%。【结论】甜玉米果皮厚度以主基因效应为主,在育种实践中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遗传改良选择。试验检测到的QTL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品质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果皮厚度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乳熟期果皮厚度相关基因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虎 熊才运 +3 位作者 张亚辉 任文闯 李小琴 黄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2,共12页
为深入探究甜玉米果皮厚度发育的分子机制,利用华南农业大学甜玉米课题组选育的果皮厚度差异较大的甜玉米自交系M03和M08为试验材料,对其授粉后15,19,23 d的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联合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 为深入探究甜玉米果皮厚度发育的分子机制,利用华南农业大学甜玉米课题组选育的果皮厚度差异较大的甜玉米自交系M03和M08为试验材料,对其授粉后15,19,23 d的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联合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鉴定甜玉米乳熟期果皮厚度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模块,根据模块内基因的连接度鉴定核心基因,利用qRT-PCR验证核心基因表达量的可靠性。比较M03和M08不同时期果皮转录组数据共筛选出474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DEGs主要富集到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MAPK信号通路。WGCNA分析共构建了18个共表达模块,通过筛选得到4个具有生物学意义且与果皮厚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0.60)的特异性共表达模块,分别是Turquoise、Yellow、Magenta和Pink模块。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均表明,特异性模块富集到的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以及植物MAPK信号通路在甜玉米果皮厚度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连接度最高的前20个基因进行核心基因筛选,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最终筛选到包括MYB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蛋白(CYC15)、β-淀粉酶、细胞凋亡调节基因(BCL-2)在内的13个核心基因。以核心基因为节点构建的共表达网络中还包括生长素转录因子(ARF、AUX/IAA)、乙烯反应元件结合因子(ERF)、亮氨酸拉链(bZIP)等转录因子,功能预测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在甜玉米果皮厚度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果皮厚度 WGCNA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皮厚度及钙含量与裂果密切相关
20
作者 杨朴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第9期68-68,共1页
据《果树学报》2013年第4期《枣果实组织结构及果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对裂果的影响》(作者曹一博等)报道,为了研究枣果实解剖结构及果皮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以抗裂枣品种“圆铃枣”及易裂品种“骏枣”为试材,从花后20天... 据《果树学报》2013年第4期《枣果实组织结构及果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对裂果的影响》(作者曹一博等)报道,为了研究枣果实解剖结构及果皮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以抗裂枣品种“圆铃枣”及易裂品种“骏枣”为试材,从花后20天起,每10天采样一次。对花后80天的果实进行浸果诱裂试验,统计裂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厚度 裂果率 骏枣 钙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组织结构 解剖结构 枣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