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采后果实炭疽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德涛 高艳丽 +2 位作者 黄永辉 杨媚 周而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2,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表现炭疽病症状的采后香蕉果实中分离到4个炭疽病菌菌株。通过观察这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致病性,发现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但菌株X4的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和致病力明显高...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表现炭疽病症状的采后香蕉果实中分离到4个炭疽病菌菌株。通过观察这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致病性,发现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但菌株X4的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和致病力明显高于其他3个菌株。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并结合ITS序列分析技术,鉴定菌株X4为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菌株X4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生长温度是28℃,其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0℃,分生孢子在28℃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形成无显著影响;适宜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6.0;菌株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均为50℃/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采后病害 果实炭疽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袋栽培苹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明三 王芝云 +1 位作者 王佩圣 刘学才 《落叶果树》 2020年第1期42-43,共2页
针对苹果无袋栽培模式下炭疽病高发问题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在苹果秋季落叶前7~10天喷施高锰酸钾400倍液1遍;深秋和初春做好苹果园的清园工作;翌年春季开花前10天喷1%~2%硫酸铜溶液1遍;7~8月高温多雨天气条件下进行常规防治基础上,... 针对苹果无袋栽培模式下炭疽病高发问题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在苹果秋季落叶前7~10天喷施高锰酸钾400倍液1遍;深秋和初春做好苹果园的清园工作;翌年春季开花前10天喷1%~2%硫酸铜溶液1遍;7~8月高温多雨天气条件下进行常规防治基础上,7月中旬和8月上旬分别加喷1遍唑类和内吸性杀菌剂混合液,可有效地控制炭疽病发生率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无袋栽培 果实炭疽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炭疽病和“露水斑”病防控措施
3
作者 广西杧果创新团队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6期22-22,共1页
杧果果实炭疽病是杧果产区最主要病害;杧果'露水斑'是近年在果实上极易发生的常见病害。目前在广西杧果产区,杧果开花较往年整齐,随着气温回升和湿度增大,在冬季管理不到位和防控不及时的果园,极易发生这两种病害,春季忙果产区... 杧果果实炭疽病是杧果产区最主要病害;杧果'露水斑'是近年在果实上极易发生的常见病害。目前在广西杧果产区,杧果开花较往年整齐,随着气温回升和湿度增大,在冬季管理不到位和防控不及时的果园,极易发生这两种病害,春季忙果产区酸雨频发,也极易导致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为提高防控效果,建议果农提早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控这两种病害,确保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 果实炭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