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脲和噻苯隆预保果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大伟 何莎莎 +4 位作者 仝向阳 李兰 顾红 郭西智 陈锦永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预保果的调控效果,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使用不同浓度配比的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进行预保果处理,分析评价不同预保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预保果的调控效果,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使用不同浓度配比的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进行预保果处理,分析评价不同预保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L TDZ+0.5 mg/L CPPU处理可显著增加阳光玫瑰葡萄单粒重,减小果形指数,使果粒更大、更圆,其中在末花期使用该组合进行处理效果最显著,更加符合阳光玫瑰葡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氯吡脲 噻苯隆 预保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明霞 王鹏 +1 位作者 吴韶辉 黄贝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研究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于指导富硒柑橘生产及其保健功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15年生本地早柑橘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浓度为40、100、150、20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其对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 研究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于指导富硒柑橘生产及其保健功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15年生本地早柑橘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浓度为40、100、150、20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其对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柑橘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柑橘果实发育阶段(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硒肥处理的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叶片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以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最佳;硒肥处理提高了柑橘叶片和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各硒肥处理的果实表面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提升,果实总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叶面喷施硒肥能改善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尤其是喷施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本地早 叶面喷硒 生长 代谢生理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营养素对红阳猕猴桃果实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龚弘娟 蒋桥生 +5 位作者 叶开玉 李洁维 莫权辉 刘平平 王发明 齐贝贝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为了研发适合在广西推广应用的红心猕猴桃富硒栽培技术,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真希、绿维康和土伯·硒之源3种含硒植物营养素,开展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硒营养素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肉中的硒含量,真希... 为了研发适合在广西推广应用的红心猕猴桃富硒栽培技术,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真希、绿维康和土伯·硒之源3种含硒植物营养素,开展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硒营养素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肉中的硒含量,真希150倍液、300倍液和绿维康500倍液处理果肉中总硒含量分别为0.015、0.018和0.041 mg/kg,均高于对照(0.0088 mg/kg),达到了广西富硒水果含量标准(0.01~0.10 mg/kg)。硒之源500倍液和1000倍液处理,果肉中总硒含量超标,分别为0.36 mg/kg和0.28 mg/kg,树体表现出叶缘焦枯甚至落叶等中毒症状。果肉中的硒主要是有机硒,未检测到无机硒,检测的3种有机硒中以硒代蛋氨酸含量最高。真希和硒之源处理均可降低果实酸含量,提高果实维生素C、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以真希150倍液处理和硒之源500倍液和1000倍液处理对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显著;绿维康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各个检测指标,真希15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87.0 mg/100 g,总糖含量8.79%,酸含量0.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叶面喷施 硒营养素 果实硒含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配施菌肥对欧李果实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 陈立明 +2 位作者 王鹏飞 张彬 穆霄鹏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0-830,共11页
选取欧李品种晋欧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用量有机肥单施及与菌肥配施的对比试验,在欧李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显示,每株施用有机肥1000 g+菌肥100 g处理(J6)的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均显著(P<0... 选取欧李品种晋欧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用量有机肥单施及与菌肥配施的对比试验,在欧李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显示,每株施用有机肥1000 g+菌肥100 g处理(J6)的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均显著(P<0.05)高于不施肥的对照(J0)、单施等量有机肥(J2)或等量菌肥(J4)的处理。与J0、J2、J4处理相比,J6处理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实硬度、类黄酮含量显著更高,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更高,说明有机肥配施菌肥的处理在提升果实品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的效果要优于单施一种肥的处理。此外,各施肥处理的土壤pH值均显著低于J0处理。经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J6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最高,是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提高果实品质和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菌肥 欧李 果实品质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菌剂对番荔枝果园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方仁 安振宇 +5 位作者 李健琪 龙兴 尧金燕 普亚云 韦媛荣 黄伟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番荔枝果园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为番荔枝的绿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Gefner’番荔枝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不同施用量的光合细菌菌剂处理,即每160 m^(2)处理区喷施300(T_(...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番荔枝果园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为番荔枝的绿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Gefner’番荔枝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不同施用量的光合细菌菌剂处理,即每160 m^(2)处理区喷施300(T_(1))、600(T_(2))、900(T_(3))、1200 m L(T_(4))的菌剂,同时设立喷施清水为对照(CK)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剂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光合细菌菌剂的施用显著改善了番荔枝果园的土壤微环境和果实品质。在T_(3)处理下,番荔枝果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分别提升了18.06%、35.68%、20.88%、52.20%、15.65%;同时,酶活性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等分别提高了21.88%、10.93%、19.61%、23.09%;此外,土壤微生物生态得到有效调节,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了50.44%、28.46%,而真菌数量则显著减少了18.73%;有效地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果实中的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分别提高了10.10%、11.65%、6.54%、28.48%,同时果实的产量也显著提高了8.33%。【结论】光合细菌菌剂的施用对番荔枝果园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态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同时显著提高番荔枝的果实产量与品质。其中,T_(3)处理的光合细菌菌剂对番荔枝的综合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菌剂 番荔枝 土壤微环境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贮砖对南疆设施无花果光合、果实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崔静 梁天强 +4 位作者 赵宝龙 赵云文 王军 白如霄 于坤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7-1816,共10页
为探究施加穴贮砖对提高设施无花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作用,本试验以新疆和田地区设施内种植的5年生金傲芬无花果为研究对象,施用以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为原材料的穴贮砖,研究其对南疆设施无花果光合作用、土壤氮磷钾含量及酶活性的... 为探究施加穴贮砖对提高设施无花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作用,本试验以新疆和田地区设施内种植的5年生金傲芬无花果为研究对象,施用以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为原材料的穴贮砖,研究其对南疆设施无花果光合作用、土壤氮磷钾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穴贮砖相比,施加穴贮砖显著提升了无花果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的最大值,净光合速率在上午12:00和下午16:00两个峰值分别提升了18.75%、21.75%;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9.79%、12.34%;显著提升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果实横径、单果重以及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无花果植株叶中的全氮含量及茎、叶中的全磷、全钾含量。穴贮砖的施用提高了20~40、40~60 cm土层中的全氮含量及0~20 cm土层中的全磷、全钾含量,其中20~40 cm土层中的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显著提升22.77%、12.45%。综上所述,施加穴贮砖可有效提高南疆设施无花果产量及品质,对种植区土壤特性也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南疆设施无花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无花果 穴贮砖 果实品质 光合特性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LA对猕猴桃叶片生理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蔡金术 卜范文 +2 位作者 徐海 何飞艳 汪良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猕猴桃叶片生理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个猕猴桃品种和2个品系为试材,叶面喷施10mg·L^(-1)外源ALA溶液,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猕猴桃叶片生理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个猕猴桃品种和2个品系为试材,叶面喷施10mg·L^(-1)外源ALA溶液,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等指标。[结果]外源ALA处理促进了楚红和丰硕两个猕猴桃品种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增加,以楚红增幅最大,而丰悦的响应不显著。楚红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丰悦和丰硕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叶片POD活性都高于对照,其中,丰悦和丰硕p<0.01,但楚红p>0.01。3个品种的叶片SOD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MDA含量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丰硕对ALA处理的响应在POD和SOD活性以及MDA含量这3个指标上表现最为明显。各品种平均单果质量均有提高,除楚红外,其余品种均显著高于对照。除楚红外,各品种(系)果形指数均增加,但仅S1、S2品系与对照差异显著。各品种(系)果实SSC和干物质含量均显著提高,S2的增幅最大。[结论]外源ALA可有效调控猕猴桃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主要耐热生理指标,提高耐热性和果实品质,并表现出能显著提高耐热性强的猕猴桃品种的耐热关键指标,增加大果型猕猴桃品种的单果质量,提高低糖类型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干物质含量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5-氨基乙酰丙酸 光合色素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9
作者 王爱玲 董少鹏 +2 位作者 李建勋 李晓萍 李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6-180,共5页
为筛选出一种有利于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抗逆性的砧木,采用8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以自根苗为对照,抗砧3号、5BB、3309C、华佳8号、SO4和贝达等6个砧木为处理,研究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不同砧... 为筛选出一种有利于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抗逆性的砧木,采用8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以自根苗为对照,抗砧3号、5BB、3309C、华佳8号、SO4和贝达等6个砧木为处理,研究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抗性潜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抗砧3号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单果重、单穗重、纵径、横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其果形指数与自根苗无显著差异。抗砧3号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高于其余处理,且其和自根苗的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抗砧3号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且其和自根苗的JA和GA3含量无差异。说明选取砧木嫁接的阳光玫瑰葡萄有利于提高其果实品质和抗性,且以抗砧3号为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抗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阳光玫瑰 葡萄 果实品质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环割油茶果实品质、产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10
作者 胡冬南 廖康平 +5 位作者 王毓曼 谢琳 任可为 刘娟 张令 储双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50,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环割油茶树体养分分配的动态调控和果实主要品质、产量的影响,寻求适合油茶保果促产的栽培措施,为油茶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3年生环割油茶为试验材料,共设12月单施复合肥(A1)、3月单施复...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环割油茶树体养分分配的动态调控和果实主要品质、产量的影响,寻求适合油茶保果促产的栽培措施,为油茶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3年生环割油茶为试验材料,共设12月单施复合肥(A1)、3月单施复合肥(A2)、12月单施有机肥(A3)、12月有机肥和复合肥同施(A4)、12月施有机肥+3月施复合肥(A5)5个处理,定期跟踪测定油茶树体N、P、K含量及果实成熟期经济品质和产量,分析施肥模式对环割油茶果实品质、产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1)施用复合肥增加了环割油茶果实体积、质量以及出籽率,显著提高了果实产量和产油量;(2)3—5月份坐果率降幅明显高于5—10月份,环割后施用复合肥显著提高了油茶坐果率;(3)施肥模式对叶、果、根中N、P、K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环割后在当年12月和次年3月施用复合肥,对树体养分的影响差异不明显;(4)在果实膨大期,叶中P和根中N含量增加;在果实成熟期,叶中N含量增加;从幼果期至成熟期,果中K不断积累;(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环割油茶果实品质、产量各指标在不同施肥模式下明显分散,果实生物量、经济性状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负相关。【结论】油茶环割后以施复合肥为最佳,12月施用有利于积累果实产量,次年3月施用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油茶 果实品质 产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对冷藏期‘珍珠油杏’果实品质的调控
11
作者 刘敏 黄丹丹 +3 位作者 王元一 丁婴 孟庆喜 朱树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1,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SL)对‘珍珠油杏’果实品质及钾钠稳态的影响,并筛选出维持杏果实品质的最适SL浓度。【方法】分别用0、0.5、1.0、2.0、4.0μmol/L SL以及5.0μmol/L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Tis-108)对杏果实进行浸果处...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SL)对‘珍珠油杏’果实品质及钾钠稳态的影响,并筛选出维持杏果实品质的最适SL浓度。【方法】分别用0、0.5、1.0、2.0、4.0μmol/L SL以及5.0μmol/L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Tis-108)对杏果实进行浸果处理后于0℃贮藏,测定了不同处理对果实硬度、相对电导率、亮度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等杏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杏果实贮藏的SL浓度;进一步测定了杏果实腐胺、亚精胺和精胺质量比及ATP质量比、H^(+)-ATPase、H^(+)-PPase活性和钠、钾离子质量比变化,以探究SL处理对杏果实多胺含量、能量代谢和钾钠稳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与对照处理及其它浓度处理相比,2.0μmol/L SL处理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显著延缓了采后杏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2.0μmol/L SL有效抑制了果实呼吸速率升高、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以及硬度下降,抑制了杏果实质量的减少,同时抑制杏果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使相对电导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通过抑制ATP质量比下降及延缓H^(+)-ATPase、H^(+)-PPase活性的降低,2.0μmol/L SL处理能保障细胞膜能量代谢稳定。2.0μmol/L SL能调降低冷藏期间杏果实钠离子含量、提高钾离子含量,维持钾钠动态平衡。同时,2.0μmol/L SL提高了杏果实内腐胺、精胺和亚精胺3种多胺的质量比,高水平的多胺有利于保持果蔬采后品质和延长贮藏期。【结论】2.0μmol/L的SL浸果处理通过整合能量代谢调控、离子稳态维持及膜系统保护机制,显著延缓了‘珍珠油杏’果实在0℃低温贮藏期的品质下降,使杏果实在采后20d内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独脚金内酯 果实品质 钾钠稳态 采后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对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冯建文 韩秀梅 +3 位作者 蒙小玉 杨华 李顺雨 吴亚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对比分析不同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生草高效栽培和绿色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在5年生苹果行间分别种植鼠茅草(T1)、鸭茅(T2)、黑麦草(T3)、白三叶(T4)、光叶紫花苕(T5)、鼠茅草... 对比分析不同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生草高效栽培和绿色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在5年生苹果行间分别种植鼠茅草(T1)、鸭茅(T2)、黑麦草(T3)、白三叶(T4)、光叶紫花苕(T5)、鼠茅草+鸭茅+白三叶(T6)、黑麦草+白三叶+鸭茅(T7)、鼠茅草+黑麦草+白三叶(T8),清耕作为对照(CK),测定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特征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生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 2浓度分别在部分生草处理中得到显著提高,仅T2显著降低了苹果叶片蒸腾速率。其中,T4处理苹果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清耕分别提高76.13%和87.50%。(2)T6和T8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着色b*值;T4处理果实可滴定酸显著最低而固酸比最大,内在品质最优。(3)多数生草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T7处理具有最低的土壤容重;仅T7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孔隙度。(4)所有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T3处理的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交换性镁含量均最高。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进行生草栽培,可以优先选择黑麦草和白三叶单播或混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 土壤养分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贵州高海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对葡萄园土壤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沈甜 王海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为促进酿酒葡萄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将双孢蘑菇菌渣和鸡粪、牛粪分别混合发酵后以每亩5、7、9吨3个梯度施入11年生‘赤霞珠’葡萄园中,通过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得出:双孢蘑菇菌渣鸡粪和牛粪有机肥均可显著降低土壤... 为促进酿酒葡萄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将双孢蘑菇菌渣和鸡粪、牛粪分别混合发酵后以每亩5、7、9吨3个梯度施入11年生‘赤霞珠’葡萄园中,通过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得出:双孢蘑菇菌渣鸡粪和牛粪有机肥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全盐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MBC含量,显著提升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脲酶活性;在果实成熟初期多数处理显著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末期,施用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可不同程度显著增加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经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与果实品质指标呈显著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每亩施9吨牛粪-双孢蘑菇有机肥处理的‘赤霞珠’根际土壤质量和果实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酿酒葡萄 土壤微环境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实品质及微域气候对行间生草种类的响应
14
作者 赵燕 葛玉萍 李磊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708,共11页
为探究行间生草种类对园区微域气候及枸杞(Lyciumbarbarum)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清耕为对照,开展枸杞行间自然生草、人工种植黑麦草(Loliumperenne)及人工种植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3种不同生草种类田间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土... 为探究行间生草种类对园区微域气候及枸杞(Lyciumbarbarum)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清耕为对照,开展枸杞行间自然生草、人工种植黑麦草(Loliumperenne)及人工种植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3种不同生草种类田间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水、热、气环境因子及枸杞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可增加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同时,该处理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可提高枸杞花期0-20 cm土层含水量12.75%。另外,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下0-10cm土层内日均温度相比清耕处理降幅最大,为0.86℃;CO_(2)平均排放速率在人工种植黑麦草及人工种植红三叶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分别比清耕处理降低了19.61%、19.12%。枸杞品质分析得出,相比清耕处理,人工种植黑麦草可增加夏果多糖31.31%,而人工种植红三叶可分别增加夏、秋果实总糖6.91%、9.26%。此外,人工种植黑麦草与人工种植红三叶处理均能增加夏、秋果实维生素C含量,且显著提高秋果实甜菜碱含量。冗余分析认为,冠层相对湿度是影响夏果、秋果枸杞品质形成的最大环境因子,其次为CO_(2)排放速率。因此,行间种植牧草可作为宁夏枸杞园管理模式之一,且以人工种植黑麦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自然生草 黑麦草 红三叶 冠层相对湿度 CO_(2)排放速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榅桲砧木对红茄梨树体矮化效应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蒋卉 吴中营 +5 位作者 郭献平 郭鹏 王东升 徐凌飞 吕珍珍 韩永平 《中国果树》 2025年第5期33-40,共8页
不同生态环境中,榅桲矮化砧对梨栽培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河南省豫东平原及山地丘陵黄土分布区域土壤偏干旱和盐碱化,该地区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红茄梨树体生长、早花早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尚未明确。以云南榅桲为基砧,哈... 不同生态环境中,榅桲矮化砧对梨栽培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河南省豫东平原及山地丘陵黄土分布区域土壤偏干旱和盐碱化,该地区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红茄梨树体生长、早花早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尚未明确。以云南榅桲为基砧,哈代为中间砧,杜梨砧木为对照,嫁接红茄梨,对不同嫁接组合树体生长、花序数量、产量和果实品质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红茄梨均具有矮化作用,对定植第3年红茄梨的矮化程度分别为49.64%和34.96%,有效控制了红茄梨的树高和枝条旺长。榅桲矮化砧通过缩短新梢生长天数(缩短16 d左右),控制树高和旺长;榅桲和红茄梨中间嫁接哈代中间砧,红茄梨结果枝上新梢的生长速度比不用哈代中间砧的增加了0.13 cm/d,生长天数延长了11 d左右,结果枝的单枝新梢生长量分别为杜梨砧的68.53%和101.64%,表明哈代中间砧通过提高亲和性,弥补新梢的年生长量。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均促进了红茄梨的花芽形成和产量增加,定植第3年单株花序数量分别比杜梨/红茄高2057.04%和1124.02%,平均667 m2产量分别达1953.71 kg和2341.38 kg,均显著高于杜梨/红茄。与杜梨乔化砧相比,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均显著增加了红茄梨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苹果酸含量,显著降低了糖酸比;与榅桲矮化砧相比,哈代中间砧促进了红茄梨果实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的积累。综上,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均具有促使红茄梨树体矮化、提高产量、促进果实营养积累等作用,其中,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榅桲 哈代 红茄 矮化 成花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酥梨不同树形冠层内光照分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唐小刚 赵明新 +4 位作者 曹继礼 曹刚 王玮 曹素芳 李红旭 《中国果树》 2025年第4期28-34,共7页
研究早酥梨不同树形冠层内光照分布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以5年生早酥梨为试材,设置主干形、细长纺锤形和纺锤形(对照)3种树形处理,采用分格法在生长期测定不同冠层的相对光照强度,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不同冠层的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3... 研究早酥梨不同树形冠层内光照分布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以5年生早酥梨为试材,设置主干形、细长纺锤形和纺锤形(对照)3种树形处理,采用分格法在生长期测定不同冠层的相对光照强度,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不同冠层的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3种树形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均呈现出由内向外、自下而上逐渐增加的趋势;主干形树形相对光照强度<30%的无效光区占整个树冠的比率最低,相对光照强度30%~80%的有效光区的占比最高,为75.07%,整个树冠光照良好;纺锤形(对照)无效光区比率最高,相对光照强度30%~80%有效光区的占比为71.92%;细长纺锤形树体无效光区和相对光照强度30%~80%的有效光区比率居中,树冠光照分布相对较好。3种树形在不同树冠高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不一,随着树冠高度的提高,枝叶间的遮挡减少,净光合速率提升,且主干形在各树冠高度上都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回归方程解析得出,不同树形的净光合速率的最佳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主干形78.28%,细长纺锤形72.35%,纺锤形(对照)57.56%。各果实品质指标最佳时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单果重为38.26%,果实硬度为36.50%,果形指数为47.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7.00%,可溶性糖含量为67.91%,可滴定酸含量为59.95%,糖酸比为50.64%。相对光照强度是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早酥梨优质丰产的最低相对光照强度为36.50%,初果期早酥梨主干形树形光照分布更加合理,净光合速率更高,干物质量的积累更多,果实品质更佳。在生产中应注意合理进行夏季修剪,调节枝叶数量和空间分布,降低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6.50%的树冠空间体积和无效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梨 树形 光照分布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晓庆 林雪君 +2 位作者 施春晖 蒋爽 骆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豆梨、霉梨砧木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3和j2-29作砧木的翠冠梨树高较高,接穗横截面直径较大。豆5砧嫁接的翠冠梨萌芽率最高,新梢粗度最大。翠冠梨物候期以野3砧和j2-29砧较早。野3砧和j2-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豆梨、霉梨砧木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3和j2-29作砧木的翠冠梨树高较高,接穗横截面直径较大。豆5砧嫁接的翠冠梨萌芽率最高,新梢粗度最大。翠冠梨物候期以野3砧和j2-29砧较早。野3砧和j2-29砧嫁接的翠冠梨花芽数量少、短枝占比高,二者果实大小及产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野3砧最高,为13.03%。野3砧嫁接的翠冠梨汁蔗糖含量最高,为40.74 g∕L,约是其他砧木的2倍,其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均最高,其总酸含量也最高,为2.69 g∕L,且糖酸比值大。以j2-29作砧木的翠冠梨汁含糖量较高,树干轮纹病发生比例最低,为60.00%。对翠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12项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值为野3砧>j2-29砧>豆5砧>j1-27砧。综上,野3砧优于其他砧木,适宜与翠冠梨作砧穗组合,翠冠梨品质佳,其次为j2-29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裴嘉博 刘辉 +6 位作者 钟林炳 骆慧枫 刘禹姗 阮若昕 张琛 陈丽 郗笃隽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4-68,共5页
为科学指导蓝莓生产中补光设备的应用,以蓝莓‘优瑞卡’为试材,研究5个光质处理组合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补光)相比,T2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8μmol/(m^(2)·s),红光:蓝光=5:1,单根功率... 为科学指导蓝莓生产中补光设备的应用,以蓝莓‘优瑞卡’为试材,研究5个光质处理组合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补光)相比,T2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8μmol/(m^(2)·s),红光:蓝光=5:1,单根功率27 W,长度1220 mm的灯管)的单果重、纵横径、总花色苷和总黄酮醇含量最大,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T4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1μmol/(m^(2)·s)、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16 W、长度1080 mm的灯管)的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果实总酸(柠檬酸、苹果酸、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T5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底部(即蓝莓盆沿处)1列灯,光照强度21μmol/(m^(2)·s),光谱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16 W,长度1080 mm的灯管]的总糖含量(葡萄糖、果糖、蔗糖)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T4综合得分最高。由此可见,在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为21μmol/(m^(2)·s)、光谱为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为16 W、长度为1080 mm的灯管,对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红光 蓝光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19
作者 魏潇 章秋平 +3 位作者 杨巍 刘晶 吕春晶 王柏松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果实品质评价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性状遗传调控、新品种筛选以及果品自动化分级等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果实感观品质、理化与营养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果实评价指标选择、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做了进... 果实品质评价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性状遗传调控、新品种筛选以及果品自动化分级等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果实感观品质、理化与营养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果实评价指标选择、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做了进一步讨论,为建立不同用途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品质 评价指标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徐明娜 曲晓莲 +5 位作者 唐美玲 刘万好 王建萍 肖慧琳 郑秋玲 谭洋洋 《烟台果树》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以5年生阳光玫瑰为试材,研究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穗留果量为40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到了17.68%、183.14 g/L;果穗留果量为50粒时,可明显改善果实色泽;在香气... 以5年生阳光玫瑰为试材,研究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穗留果量为40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到了17.68%、183.14 g/L;果穗留果量为50粒时,可明显改善果实色泽;在香气种类及含量方面,香气种类以70粒处理最多,为54种,香气含量最多是80粒处理,为1342.78μg/mL,从感官上评价,70粒处理的果实香味更为浓郁;综合叶片光合性能及果品分析,留果量为40粒是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留果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