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娓娓道来知心语——论林非散文的叙述模式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兆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
文摘
林非散文的叙述方式表面看来比较传统,其实是颇具现代性的,这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而又充满自觉的现代思想意识的学人的一种现代表达。林非散文的叙述模式有其突出特点:一是把"心"交给读者,二是童心与智思的辉映成趣,三是有着同情心和美好的祝愿之歌。这种散文是有君子风度的,它显得特别亲切、自然、优雅和动人,从而与许多喜作高谈阔论、导师式宣讲的散文大为不同。
-
关键词
林非散文
叙述模式
心语
童心
智思
善意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纯真与博大——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兆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共7页
-
文摘
散文的情感是当下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与许多人公开倡导散文情感的虚假和虚伪不同,林非强调散文情感的真实,并将之视为生命。林非散文的情感总体来说,始终坚持真、善、美的内在统一,但又有其独特的关系结构与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纯粹与包容、炽热与平淡、粗犷与细腻的辩证关系中。细心体察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可以感到作家心弦的律动与震颤,是一种美好呈现与知音之感的文学、人生书写。
-
关键词
林非散文
情感世界
纯真与博大
辩证思维
知音之感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融通·再造·升华——林非散文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兆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4,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大众文化的冲击与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嬗变"(07JJD75107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作为精神世界的文学表达,林非散文饱含了"精神"的质素,并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和枢纽作用。林非散文不仅"精神"富足,更有"精神"的方向、厚度、品质和高度,它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进行新的创造和艺术的升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高标和亮色。具体而言,林非散文经过长久的沉潜、育化、琢磨和冲击,在传统与现代、小我和大我、世俗与崇高上,都表现出融通、协调和互参的特点,这就使其散文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从自我的内心出发,超越了单向度的文化选择,对社会问题、思想文化、人情世态、生命意识、审美人生等进行融通、创造和升华,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
关键词
林非散文
精神向度
融通
再造
升华
-
Keywords
Lin Fei' s prose
spiritual orientation
combination
reconstruction
sublimation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西兼容 哲情互补——林非散文论
- 4
-
-
作者
冒炘
庄汉新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7-62,共6页
-
文摘
林非,这个大汉,以他宽泛、精美而又别开生面的《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一头撞开了新时期散文学苑的门扉。接着,他果不负众望,在散文理论界告别过去,面向未来,锐意开拓的大潮中,呼风唤雨,成就斐然;同时,在散文创作方面,他勇于实践,勤于笔耕,佳作纷呈,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就有了不小的收获。林非,从散文名家的研讨,到现代散文观念的倡导,又至崭新散文创作的实践,前后十年,他同时完成了散文学子和散文名家的两项工作。人们将此誉之为新时期十年文坛上引入注目的“林非现象”。
-
关键词
林非散文
中国散文
散文创作
新时期散文
散文理论
散文观念
现代散文
近三十年
勇于实践
互补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北京散文作家论
- 5
-
-
作者
王兆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7-104,共8页
-
文摘
一般说来,由于交通工具的日益便利,信息传递的日益快捷,相互交往的日益频繁,所以,作家的创作越来越表现出某些共性特征,那些独居偏地、冥思静想、奇态异状的创作越来越成为不可能,人们似乎都面临着共同的题材、主题、观念、价值及审美标准。现在,我们很难从地域的...
-
关键词
北京散文
作家
季羡林
张中行
中国当代散文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分子
林非散文
人民日报
政治领袖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林非的治学与创作
- 6
-
-
作者
孙郁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一 林非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大约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他写的《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接着,他陆续出版了《鲁迅小说论稿》、《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鲁迅传》、《治学沉思录》等八部著作。一九八一年他应邀去美国参加学术讨论会,回来后写了散文集《访美归来》,这在散文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后来出版的散文集《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它》、《读书心态录》,以及即将问世的《西游记和东游记》、《林非散文选》等,记录了这位学者型作家近几年的心灵轨迹。
-
关键词
林非
鲁迅
中国现代散文
作品
林非散文
现代观念
随笔
散文集
学者型作家
前期思想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的影响和启示
- 7
-
-
作者
林非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75,共5页
-
文摘
鲁迅的影响和启示●林非少年时代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似懂非懂地读到了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朦朦胧胧地觉得比起刚看过的《水浒》和《三国演义》来,它更能够引起自己幼稚的头脑里面,像刮起一阵飓风那样不住地旋转。鲁迅告诉我的这些故事,似乎跟自己身边不少人...
-
关键词
鲁迅
文学创作
启示
林非散文
创造能力
正视人生
精神境界
《呐喊》
社会机制
鲁迅传统
-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