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荒漠草原不同带间距人工柠条林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周静静
马红彬
+4 位作者
周瑶
蔡育荣
吴兴旺
宿婷婷
贾希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50,共11页
研究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对人工柠条中间锦鸡儿的种植和平茬饲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草原分布的4,6和8m带间距中间锦鸡儿林间草原为对象,于2015年4月对3种带间距柠条林进行齐地平茬,研究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
研究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对人工柠条中间锦鸡儿的种植和平茬饲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草原分布的4,6和8m带间距中间锦鸡儿林间草原为对象,于2015年4月对3种带间距柠条林进行齐地平茬,研究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林间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气温、风速、风蚀量等变化。结果表明,1)8m带间距的林间多年生草本物种比例、植被盖度和密度最高(P<0.05),6和4m间距植被盖度密度接近;3种间距的林间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带间距增加,土壤粉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土壤水分以6m带间距最高,4m带间距最低。3)林间平均气温以4m带间距最高,8m带间距最低,风速大小正好相反;土壤风蚀量呈现6m带间距最高(P<0.05),4和8m带间距最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粉粒含量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粉粒含量、植被盖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8m人工中间锦鸡儿林种植间距对林间植被多样性增加、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风蚀减少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中间锦鸡儿
平茬
林间植被土壤
风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茬密度对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间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
24
2
作者
贾希洋
周静静
+5 位作者
宿婷婷
周瑶
陈佳宝
马红彬
马静利
王晓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6-4136,共11页
合理平茬对柠条林更新复壮及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6 m带距人工柠条林(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林间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全平(QP)、隔一带平茬两带(G1P2)、隔一带平茬一带(G1P1)、隔两带平茬一带(G2P1)、未平...
合理平茬对柠条林更新复壮及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6 m带距人工柠条林(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林间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全平(QP)、隔一带平茬两带(G1P2)、隔一带平茬一带(G1P1)、隔两带平茬一带(G2P1)、未平茬(WP)五种密度(间距)平茬后柠条林间植被和土壤性状、小气候和土壤风蚀特征等变化。结果表明:(1)G2P1处理下林间植被物种总数、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最高,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G1P1、G2P1较高。(2)0—40 cm土壤容重以G1P1、G2P1较低,但机械组成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和速效氮以G2P1最高,但速效磷G1P1最高;土壤平均含水量以G2P1较高,达到8.33%,G1P2和WP最低,WP水分垂直变异系数最大。(3)处理间气温和风速无显著差异;风蚀量以QP、G1P2和WP较高,G1P1与G2P1较小。研究认为,适宜的密度平茬对人工柠条林间生境有改善作用,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平茬时可采取隔两带平茬一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茬密度
林间植被土壤
风蚀量
人工柠条林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漠草原不同带间距人工柠条林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周静静
马红彬
周瑶
蔡育荣
吴兴旺
宿婷婷
贾希洋
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50,共11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201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XAB2015A10)资助
文摘
研究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对人工柠条中间锦鸡儿的种植和平茬饲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草原分布的4,6和8m带间距中间锦鸡儿林间草原为对象,于2015年4月对3种带间距柠条林进行齐地平茬,研究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林间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气温、风速、风蚀量等变化。结果表明,1)8m带间距的林间多年生草本物种比例、植被盖度和密度最高(P<0.05),6和4m间距植被盖度密度接近;3种间距的林间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带间距增加,土壤粉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土壤水分以6m带间距最高,4m带间距最低。3)林间平均气温以4m带间距最高,8m带间距最低,风速大小正好相反;土壤风蚀量呈现6m带间距最高(P<0.05),4和8m带间距最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粉粒含量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粉粒含量、植被盖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8m人工中间锦鸡儿林种植间距对林间植被多样性增加、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风蚀减少更为有利。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中间锦鸡儿
平茬
林间植被土壤
风蚀量
Keywords
desert steppe
Caragana intermedia
stumping
woodland plants and soil
wind erosion
分类号
S79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茬密度对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间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
24
2
作者
贾希洋
周静静
宿婷婷
周瑶
陈佳宝
马红彬
马静利
王晓芳
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6-4136,共11页
基金
宁夏重点研发计划对外科技合作项目(2018BFH03009)
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GIP2018050)
+1 种基金
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KJT2018003)
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项目(NXYLXK2017A01)。
文摘
合理平茬对柠条林更新复壮及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6 m带距人工柠条林(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林间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全平(QP)、隔一带平茬两带(G1P2)、隔一带平茬一带(G1P1)、隔两带平茬一带(G2P1)、未平茬(WP)五种密度(间距)平茬后柠条林间植被和土壤性状、小气候和土壤风蚀特征等变化。结果表明:(1)G2P1处理下林间植被物种总数、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最高,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G1P1、G2P1较高。(2)0—40 cm土壤容重以G1P1、G2P1较低,但机械组成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和速效氮以G2P1最高,但速效磷G1P1最高;土壤平均含水量以G2P1较高,达到8.33%,G1P2和WP最低,WP水分垂直变异系数最大。(3)处理间气温和风速无显著差异;风蚀量以QP、G1P2和WP较高,G1P1与G2P1较小。研究认为,适宜的密度平茬对人工柠条林间生境有改善作用,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平茬时可采取隔两带平茬一带的方式。
关键词
平茬密度
林间植被土壤
风蚀量
人工柠条林
荒漠草原
Keywords
Caragana intermedia
stubble density
interforest habitat
wind erosion
desert steppe
分类号
S79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荒漠草原不同带间距人工柠条林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
周静静
马红彬
周瑶
蔡育荣
吴兴旺
宿婷婷
贾希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茬密度对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间生境的影响
贾希洋
周静静
宿婷婷
周瑶
陈佳宝
马红彬
马静利
王晓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