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自然与自适中游走的林和靖——从诗词中观照林逋的自然观
1
作者 张天昱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37-39,共3页
林逋的文学成就可以追溯到他独特的个性——特立独行的隐逸行为和冲淡平和的人格。其作品准确地表达出他的精神世界,其描绘了西湖孤山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展现了他隐居的心态和情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自由自在和闲适。这些都显示出他在... 林逋的文学成就可以追溯到他独特的个性——特立独行的隐逸行为和冲淡平和的人格。其作品准确地表达出他的精神世界,其描绘了西湖孤山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展现了他隐居的心态和情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自由自在和闲适。这些都显示出他在文学领域的特殊审美,为后世的文学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他喜欢隐居自然,点缀自然,融入自然。笔下的诗作充满着山野气息和对自然美的爱。向内追求超脱悠然的空灵心境,向外追求与山水自然的和谐同调。既是自然又是生活,不断寻找自适的生存方式以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诗作 自然 自适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早年行踪及生卒考异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一飞 《中国韵文学刊》 2000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林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全宋诗》 《宋史》 四明山 梅尧臣 生卒 和靖 历阳 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孤山植梅事迹辨
3
作者 程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84-87,共4页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所谓"梅妻鹤子"说也不见于宋人著作,是后世的想象之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孤山 梅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佛教对林逋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4
作者 齐胜利 崔小敬 《阴山学刊》 2022年第4期43-48,共6页
宋初诗人林逋与佛教关系密切,佛教思想对林逋的人生与诗歌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林逋所处的时代南方佛教大兴形成了影响林逋成长的社会环境,林逋与三十二位诗僧、两位佛教居士诗歌酬唱、密切交往,诗僧与居士成为其重要的社会交往对... 宋初诗人林逋与佛教关系密切,佛教思想对林逋的人生与诗歌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林逋所处的时代南方佛教大兴形成了影响林逋成长的社会环境,林逋与三十二位诗僧、两位佛教居士诗歌酬唱、密切交往,诗僧与居士成为其重要的社会交往对象。林逋诗歌创作在构思、题材等方面受到佛教影响,从僧俗对林逋艺术作品的评价亦可折射出其与佛教的关系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林逋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诗中的愤世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先模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8-62,共5页
林迪(967——1028),有《和靖诗集》四卷,《宋史》入隐逸传。他在文学史人是占有席位的诗人。 诗坛对他的传统评论是:隐逸诗人,诗风平淡,“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 与他同时代稍后的梅尧臣,在他的《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云:其顺物玩情... 林迪(967——1028),有《和靖诗集》四卷,《宋史》入隐逸传。他在文学史人是占有席位的诗人。 诗坛对他的传统评论是:隐逸诗人,诗风平淡,“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 与他同时代稍后的梅尧臣,在他的《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云:其顺物玩情之为诗,则平淡邃美,咏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平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其趣向博远,寄适于诗尔。 《四库提要》云:其诗澄澹高远,如其为人。 《辞海》亦云: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隐逸诗 荣利 隐逸生活 隐逸传 《四库提要》 好古 《宋史》 熊轼 王钦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与丁卯诗风
6
作者 徐永丽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林逋与许浑皆好佛学,崇陶诗。相近的思想性情使林逋与许浑诗作有趋同倾向。林逋对许浑诗歌的接受表现为两点,一是在字词的选择上承袭许浑;二是诗风同宗平淡闲适,在艺术上相近却不相犯。
关键词 许浑 林逋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逋山水田园诗中的隐逸情怀
7
作者 孙莹莹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S1期139-140,167,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林逋诗集中有关山水、田园的诗歌,通过对其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考察林逋作为宋初避世隐居的文士的心态变化和隐逸情怀。
关键词 林逋 山水田园诗 隐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中画 画中情 情中趣——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8
作者 上官红菱 《写作》 2002年第10期7-8,共2页
林逋(公元967—1028年),字君复,钱塘人。他一生过的是隐逸生活。《宋史-隐逸传》称其“性恬好古,弗趋荣利”,“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外l,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终生未仕,亦未娶,以赏梅养鹤为乐事,故... 林逋(公元967—1028年),字君复,钱塘人。他一生过的是隐逸生活。《宋史-隐逸传》称其“性恬好古,弗趋荣利”,“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外l,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终生未仕,亦未娶,以赏梅养鹤为乐事,故素有“梅妻鹤子”之称。死后,赐谥“和靖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隐逸生活 西湖 赏析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的隐逸:仕进欲求的变形
9
作者 李秀敏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3-14,共2页
传统看法一直将林逋视作红颜弃轩冕的“真正隐士”,但林逋的“隐逸”自始至终与“仕进”交织在一起,他对修齐治道心向往之,当仕宦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后,也会寻找安顿自己心灵之所,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关键词 林逋 隐逸 仕进 欲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人对林逋及其咏梅诗的接受
10
作者 郑斌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1期10-14,34,共6页
宋人选择性建构了林逋形象中“处士”和“诗才”两个重要的标签,通过寻访祠墓、画图作像的方式追慕林逋其人。宋人不但给予了林逋咏梅诗极高的赞誉,而且以追和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接受。作为林逋咏梅诗中的名联,“疏影”“暗香”在宋代受... 宋人选择性建构了林逋形象中“处士”和“诗才”两个重要的标签,通过寻访祠墓、画图作像的方式追慕林逋其人。宋人不但给予了林逋咏梅诗极高的赞誉,而且以追和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接受。作为林逋咏梅诗中的名联,“疏影”“暗香”在宋代受到了追慕,宋人以咏句、化用等多种方式接受此联。宋人对林逋的接受在南宋时达到高潮,这与北宋梅、欧、苏对林逋的称扬,林逋诗集的刊布,梅文化的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形象 咏梅诗 接受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的传播与接受
11
作者 陈莜烨 《阴山学刊》 2020年第4期19-24,共6页
《山园小梅·其一》位列宋诗一百首经典篇目排行榜第二位,其魅力长久不衰。后人和作、吊挽、模仿等作颇多,或习其范式,或化其诗意,“暗香”“疏影”也渐成为梅花代名词;诗家的推崇,批评家对“疏影”一联的讨论、诗歌整体的评价以及... 《山园小梅·其一》位列宋诗一百首经典篇目排行榜第二位,其魅力长久不衰。后人和作、吊挽、模仿等作颇多,或习其范式,或化其诗意,“暗香”“疏影”也渐成为梅花代名词;诗家的推崇,批评家对“疏影”一联的讨论、诗歌整体的评价以及相较其他咏梅诗的高下比较等,使该诗更为人所知;诗人人格形象、时代圃艺之风、孤山名胜旅游等因素也无形推动诗歌传播与接受;“跨体”“跨学科”“跨国”接受现象,更显诗歌影响的广泛性与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园小梅》 林逋 经典化 传播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逋与李建中交游考
12
作者 陈志平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2期167-168,共2页
林逋与李建中是继五代杨凝式之后,擅名宋初书坛的双子星座。宋初书坛寂寥,因为二人的存在才稍许有些亮色。又因为二人书风相近,故后世的评者常将他们相提并论。如苏轼评价林逋"书似留台差少肉",而黄庭坚则表达了同样的意思:&q... 林逋与李建中是继五代杨凝式之后,擅名宋初书坛的双子星座。宋初书坛寂寥,因为二人的存在才稍许有些亮色。又因为二人书风相近,故后世的评者常将他们相提并论。如苏轼评价林逋"书似留台差少肉",而黄庭坚则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笔意殊类李西台而清劲处尤妙。"从二人传世的书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与苏黄差不多的认识。林逋与李建中书风的相近不是没有原因,二人曾是知交,常有些文字上来往,这一点鲜为人知。笔者在做李建中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二人交往的若干史实。今整理成小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书风 林通 杨凝式 李西 殊类 苏黄 西京 土母帖 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体”与梅尧臣五律的承袭与突破
13
作者 董双 董莉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
“晚唐体”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林逋、九僧群体等。梅尧臣上承宋初三体,“晚唐体”为其诗学资源的重要取资之所。梅尧臣发掘并继承九僧边塞、送别、风土三类题材,一改宋初五律题材逼仄之弊;借鉴林逋顺应物理、婉转情思以求“平淡”诗风的经... “晚唐体”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林逋、九僧群体等。梅尧臣上承宋初三体,“晚唐体”为其诗学资源的重要取资之所。梅尧臣发掘并继承九僧边塞、送别、风土三类题材,一改宋初五律题材逼仄之弊;借鉴林逋顺应物理、婉转情思以求“平淡”诗风的经验,提炼、取法林逋诗歌邃美的风格,以对抗“晚唐体”之枯淡;强调诗歌“言外之意”,以补“晚唐体”片面看重“造语”之工的弊端。梅尧臣不仅完成了对“晚唐体”的救赎,亦在其中觑见诗歌革新的路径,使其成为熔铸新诗风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五律 九僧 林逋 意新语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涤砚”——王蒙《涤砚图》的图像叙事与生成逻辑
14
作者 董佰奇 《中国美术》 2024年第6期51-61,共11页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王蒙《涤砚图》的图像元素及潜在母题的含义中,试图以风格之外的绘画元素,对隐藏在图像背后的叙事逻辑进行阐释。本文同时关注到《涤砚图》受画人“嵕山”的生平经历与该画图像内容生成之间存在的潜在逻辑关系,尝...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王蒙《涤砚图》的图像元素及潜在母题的含义中,试图以风格之外的绘画元素,对隐藏在图像背后的叙事逻辑进行阐释。本文同时关注到《涤砚图》受画人“嵕山”的生平经历与该画图像内容生成之间存在的潜在逻辑关系,尝试为该画主题与图式的构成组建起一条可追溯至宋代院体画的脉络,以期拨正过往在有限视域下解读王蒙画作时形成的成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砚图》 王蒙 余谦 林逋 观望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白石的诗
15
作者 谭风 《当代文坛》 1984年第5期16-17,共2页
一般人以为,艺术巨匠齐白石只擅长绘画,对于他的诗,却不大注意。其实,齐白石的诗,很有特色。正如他自己说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由此可见,其诗的艺术造诣并不亚于他的治印、书法、绘画。
关键词 齐白石 峰端 绘画 牛蹄 银河 心志 耕云播雨 芥子园画谱 拟长 林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梅妻鹤子的诗歌艺术成就
16
作者 荣彩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37-139,共3页
林逋是生于宋朝的诗歌大家,一生作诗三百余首,内容涵盖咏物、送别、酬唱赠答等方面。其艺术特征显示在每首诗的创作中,而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却是其人格的折射。他创作于隐居西湖湖畔生活中的诗所展示的隐逸风格,完整意境的构造,人工与天... 林逋是生于宋朝的诗歌大家,一生作诗三百余首,内容涵盖咏物、送别、酬唱赠答等方面。其艺术特征显示在每首诗的创作中,而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却是其人格的折射。他创作于隐居西湖湖畔生活中的诗所展示的隐逸风格,完整意境的构造,人工与天工的融合,成为北宋诗坛的一个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逋 诗歌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妻鹤子
17
《中华手工》 2023年第7期34-35,共2页
相信大家都知道杭州有美丽的西湖,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西湖旁边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孤山。在孤山里曾住了一个人,相传他20年都住在孤山。常年足不出山,堪称是古代“第一宅男”!他到底是谁呢?公元967年,林逋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自幼父母去... 相信大家都知道杭州有美丽的西湖,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西湖旁边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孤山。在孤山里曾住了一个人,相传他20年都住在孤山。常年足不出山,堪称是古代“第一宅男”!他到底是谁呢?公元967年,林逋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自幼父母去世,家境贫穷。不过林逋从小刻苦好学,在十几岁时就精通诗词绘画,才学过人。大家都为他高兴,都觉得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识去考取功名,从而“走上人生巅峰”,改变自己贫苦的生活,光耀门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妻鹤子 林逋 西湖 孤山 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在井隅,心有幸福
18
作者 李贝思 陈艳辉(指导)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1期16-16,共1页
在当下社会,适度追求物质生活带来的快乐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以期获得永久之幸福,这无异于缘木求鱼。事实上,只有精神的丰盈,才能酿造醇厚的人生;只有精神的丰盈,即使身在井隅,栖居陋室,也能获得幸福。身在井隅,栖居陋... 在当下社会,适度追求物质生活带来的快乐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以期获得永久之幸福,这无异于缘木求鱼。事实上,只有精神的丰盈,才能酿造醇厚的人生;只有精神的丰盈,即使身在井隅,栖居陋室,也能获得幸福。身在井隅,栖居陋室,不妨以淡泊之心收获幸福。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的弟子颜回箪食瓢饮,身在陋巷不改其乐;刘禹锡栖居陋室,自得其乐;林逋隐身山林,梅妻鹤子,生活幸福。精神的丰盈降低了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身处陋巷,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享受的却是精神的盛宴。人间至乐是清欢,正是因为有淡泊宁静之心,才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妻鹤子 淡泊宁静 林逋 刘禹锡 不改其乐 自得其乐 栖居 陋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主题:梅
19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第7期60-63,共4页
梅花是花中最坚强的,在所有鲜花凋谢的时候,只有梅花在寒冷的时节绽放。梅花傲雪斗霜,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释放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今天,我们就来学些一下“梅”这个字。林逋与梅妻鹤子。宋朝时,有个诗人名叫林逋。他以学识渊博闻名于... 梅花是花中最坚强的,在所有鲜花凋谢的时候,只有梅花在寒冷的时节绽放。梅花傲雪斗霜,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释放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今天,我们就来学些一下“梅”这个字。林逋与梅妻鹤子。宋朝时,有个诗人名叫林逋。他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但他不慕名利,不愿当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上盖了几间茅屋隐居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孤山 梅妻鹤子 林逋 漫天飞舞 学识渊博 梅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题周木崖亡妻黄淑华夫人菘梅画扇(有序)
20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148-149,共2页
湘潭黄名媛、名笃斌、字淑华、家(?)封、贤淑知书、能绘事、适同邑周处士木崖、有林下风、曾为画便面、梅一株、菘一本、淑华既逝、木崖感而装池、珍之甚、湘乡王孝廉礼培为题孤山鹤梦于(?)端、因而詠焉、吾闻孤山中。林逋一庐结。梅当... 湘潭黄名媛、名笃斌、字淑华、家(?)封、贤淑知书、能绘事、适同邑周处士木崖、有林下风、曾为画便面、梅一株、菘一本、淑华既逝、木崖感而装池、珍之甚、湘乡王孝廉礼培为题孤山鹤梦于(?)端、因而詠焉、吾闻孤山中。林逋一庐结。梅当山妻呼。萧然不孤孑。荟蔚团云烟。冥濛翳寥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木 黄淑 林下风 画扇 林逋 超世 川酒 备降 有林 燮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