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5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荫千里光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
21
1
作者
石宝俊
侴桂新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为了研究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的化学成分,从林荫千里光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烟酰胺(Ⅰ),香草醛(Ⅱ),丁香酸(Ⅲ),丁香醛(Ⅳ),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Ⅴ),4,4-二甲基-1,7-庚二酸(Ⅵ)3-醛基吲哚(Ⅶ),咖啡酸乙酯(Ⅷ)...
为了研究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的化学成分,从林荫千里光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烟酰胺(Ⅰ),香草醛(Ⅱ),丁香酸(Ⅲ),丁香醛(Ⅳ),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Ⅴ),4,4-二甲基-1,7-庚二酸(Ⅵ)3-醛基吲哚(Ⅶ),咖啡酸乙酯(Ⅷ),对-甲氧基桂皮酸葡萄糖酯(Ⅸ),(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Ⅹ),Annuion-one D(Ⅺ)和(1′S,6′R)-abscisic acid(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千里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封闭型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
被引量:
19
2
作者
董芦笛
樊亚妮
+1 位作者
李冬至
段文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7,共8页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系列专题测试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2015年的"单拱封闭型"街道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是针对街道带状林荫空间的基本空间...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系列专题测试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2015年的"单拱封闭型"街道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是针对街道带状林荫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进行的剖面矩阵式布点测试分析。通过对其小气候因子变化测试数据的记录分析,描述"空气热效应场"的剖面实态变化状况,初步分析作用机制,评价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实效,总结空间形态与小气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林荫
空间
城市街道
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2 位作者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银莲花
组培苗
生根培养基
植物激素
蔗糖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冬季微气候测试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樊亚妮
董芦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林荫街...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林荫街谷冬季动态热环境的气温变化特征,将"相对热舒适"区域划分为"冷区"(不舒适区)、"暖区"(舒适区)、"日晒区"(愉悦区),并建立2种热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同时基于人体热健康"动态热适应"原理,提出冬季面向健康热环境的街道空间调控策略,对以西安为代表的建筑气候区划中的寒冷地区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街谷
林荫
空间
微气候
热舒适
健康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5
作者
曲丹
姜卫兵
+2 位作者
魏家星
罗畅
叶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66-69,73,共5页
为研究南京典型林荫道景观效果差异,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林荫道的特点,建立了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道路绿化覆盖率、行道树景观、健康度、人文/商业景观、物种组成和环境生...
为研究南京典型林荫道景观效果差异,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林荫道的特点,建立了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道路绿化覆盖率、行道树景观、健康度、人文/商业景观、物种组成和环境生态功能6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6条道路整体景观水平较好,除了新建的梦都大街外,其他景观等级都在Ⅲ级以上,其中建国前后修建的道路景观等级都达到了Ⅱ级。经过对16条林荫道的横向对比研究发现,通过保留生长时间较长的行道树、选择适宜的树种、增加物种丰富度和提高管理养护水平等四方面建设,能够促使新建的城市道路较快地达到林荫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道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荫千里光、葎草提取液对鳗弧菌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海涛
杨春华
+1 位作者
杨柳
陶晓璇
《内陆水产》
2008年第8期26-27,共2页
本试验以林荫千里光水相、氯仿相提取液,葎草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正丁醇相提取液为原料,测定了鳗弧菌对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葎草乙酸乙酯相提取液、葎草石油醚相提取液、林荫千里光氯仿相提取液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均≤...
本试验以林荫千里光水相、氯仿相提取液,葎草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正丁醇相提取液为原料,测定了鳗弧菌对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葎草乙酸乙酯相提取液、葎草石油醚相提取液、林荫千里光氯仿相提取液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均≤25mg/mL;林荫千里光水相提取液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葎草正丁醇相提取液无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千里光
葎草
鳗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鹏翔
《河南农业》
2003年第6期21-21,共1页
凤尾茹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每年3~6月、8...
凤尾茹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每年3~6月、8~11月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2公斤左右。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林荫
下栽培
做畦
配料
播种
管理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公园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3
8
作者
黄钰麟
傅伟聪
+2 位作者
陈晶茹
董建文
王敏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3,共6页
选取福州市西湖公园林荫空间为样地,借助ENVImet软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下几方面。1)树木叶面积指数在所有时段均对林荫空间的降温通风能力起主导作用,降湿效应在早上时段主要...
选取福州市西湖公园林荫空间为样地,借助ENVImet软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下几方面。1)树木叶面积指数在所有时段均对林荫空间的降温通风能力起主导作用,降湿效应在早上时段主要受乔灌草比例影响,其余时段主要受树木叶面积指数影响。2)树木叶面积指数、灌木层占比与林荫空间的降温能力呈正相关,与降湿能力呈负相关;乔木植距与冠幅比值略大于1:1时,降温效果最佳;空间的通风效果与树木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受树冠高度影响;随着灌木层占比和种植密度的升高,空间风速呈下降趋势。3)降温降湿通风效果最佳的组合方案为:选择叶面积指数高(6.6)的树木,乔灌草比例为3:1:1,种植密度为12m。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设计策略,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林荫
空间
植物群落特征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微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外林荫下栽培凤尾菇
9
作者
李鹏翔
《农家科技》
2002年第9期28-29,共2页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取材广泛,成本低、
关键词
凤尾菇
食用菌
塑料薄膜
培养料
营养丰富
栽培种
千克
近缘种
林荫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林荫道宽高比(D/H)探究——以南京市18条林荫道为例
被引量:
3
10
作者
赵成功
刘妍君
+2 位作者
张青萍
何鹏
李秋月
《广东园林》
2015年第6期59-61,共3页
采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市内18条不同类型城市林荫道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着重探究林荫道宽高比(D/H)对其景观效果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影响。结果表明:D/H≤1的林荫道是比较适合行人步行的林荫道;1≤D/H≤4的林荫道空...
采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市内18条不同类型城市林荫道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着重探究林荫道宽高比(D/H)对其景观效果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影响。结果表明:D/H≤1的林荫道是比较适合行人步行的林荫道;1≤D/H≤4的林荫道空间感稳定,比较适合人车混行的林荫道;而D/H>4的林荫道产生的围合感比较弱,不建议设计成林荫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道
宽高比
空间结构
景观
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城市林荫道空间结构对NOx和SO2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阚丽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为减少城市林荫道中交通污染对道路行人的危害,并为行道树选择和养护管理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树种、不同绿荫覆盖率下的林荫道中ρ(NOx)和ρ(SO2)垂直空间分布及其四季变化特征,找出城市林荫道结构与环境效应相关关系.研...
为减少城市林荫道中交通污染对道路行人的危害,并为行道树选择和养护管理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树种、不同绿荫覆盖率下的林荫道中ρ(NOx)和ρ(SO2)垂直空间分布及其四季变化特征,找出城市林荫道结构与环境效应相关关系.研究表明:①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林荫道中ρ(NOx)范围为0. 08~0. 18 mg/m^3,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ρ(SO2)范围为0. 02~0. 04 mg/m^3,空气质量为优.②悬铃木行道树对NOx的消减效果较香樟好,香樟对SO2的消减效果较悬铃木好.香樟林荫道的绿荫覆盖率>90%时对NOx的消减效果最好,在50%~70%时对SO2的消减效果最好;悬铃木林荫道的绿荫覆盖率在50%~70%时对NOx的消减效果最好,在>70%~90%时对SO2的消减效果最好.③香樟和悬铃木林荫道在春、夏两季空气质量优于秋、冬两季.④香樟林荫道中ρ(NOx)随高度增加有增大趋势,而悬铃木林荫道中ρ(NOx)随高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在绿荫覆盖率>70%的香樟林荫道中ρ(SO2)随高度增加有增大趋势,而在悬铃木和香樟绿荫覆盖率<70%的林荫道中ρ(SO2)在4 m处较小.⑤行道树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是影响城市林荫道环境效应发挥的重要结构参数.研究显示,林荫道的空间结构对气态污染物NOx和SO2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合理选择树种和修剪模式均有利于提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林荫
道
NOx
SO2
污染物分布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
11
12
作者
严巍
杨瑞卿
张守锋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阐述了林荫道的功能、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上海市88条林荫道资源的现状。结果表明:林荫道建设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道路结构与绿化种植结构模式相对单一、行道树生长空间较为局限以及树木养护管理尚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除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
阐述了林荫道的功能、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上海市88条林荫道资源的现状。结果表明:林荫道建设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道路结构与绿化种植结构模式相对单一、行道树生长空间较为局限以及树木养护管理尚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除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外,隔离带内种植乔木的道路只占11.40%,81.82%的行道树上方有架空线或其他设施或距离建筑较近。最后提出了上海未来林荫道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道
行道树
园林绿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上海城市林荫道建设中的行道树树种选择
被引量:
12
13
作者
韩玥枫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80-83,共4页
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地少人多、空间资源有限、绿化建设用地有限等劣势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纽带构成,可弥补这一不足。林荫道建设作为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绿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交通噪...
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地少人多、空间资源有限、绿化建设用地有限等劣势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纽带构成,可弥补这一不足。林荫道建设作为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绿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和尾气等危害,以及构建城市生态网络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行道树作为林荫道建设的主体,树种选择及配置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林荫道建设的质量。以上海云锦路林荫道建设项目为例,探讨行道树的配置运用,以及林荫道系统对提高城市道路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上海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城市
林荫
道
上海
行道树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莞市区林荫路设计探讨
被引量:
2
14
作者
饶曦麟
李汉熙
+1 位作者
邱乃昂
陈雪玲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5期46-48,51,共4页
指出了林荫路对于日照强烈的华南城市尤其重要,其分类为中央林荫路和单侧、双侧以及单步道、双步道、游园式等林荫路,其中大道侧边的林荫路应用频率最高,而游园式林荫路可布置为带状公园。阐述了林荫路园林设计的基本手法。论述了成功...
指出了林荫路对于日照强烈的华南城市尤其重要,其分类为中央林荫路和单侧、双侧以及单步道、双步道、游园式等林荫路,其中大道侧边的林荫路应用频率最高,而游园式林荫路可布置为带状公园。阐述了林荫路园林设计的基本手法。论述了成功林荫路的关键是优良行道树的选择,包括:适地适树、粗放、适应性广、树形一致以及观花行道树列入优先等,而不成功的行道树,其原因之一是种植大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
林荫
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州市林荫路降温功能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施炜婷
王新军
《绿色科技》
2019年第5期41-42,45,共3页
将常州市三条城市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林荫路降温功能的调查研究。在夏季10:00~12:00对道路的调查样点和对照点的温度进行同步测量,发现林荫路能够降温3.4~5.3℃,其中河海东路平均降温5.3℃,龙城大道平均降温4.8℃,红梅路平均降温3....
将常州市三条城市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林荫路降温功能的调查研究。在夏季10:00~12:00对道路的调查样点和对照点的温度进行同步测量,发现林荫路能够降温3.4~5.3℃,其中河海东路平均降温5.3℃,龙城大道平均降温4.8℃,红梅路平均降温3.4℃,三条道路平均降温幅度为4.5℃。河海东路的降温效果最好,龙城大道次之,红梅路降温效果较弱。从中可见:行道树的树冠大小、种植方式、高度、胸径以及道路宽度、道路走向是影响降温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市
林荫
路
降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荫道储备建设中的养护技术探索——以云锦路为例
被引量:
2
16
作者
季德成
丁宏伟
张青青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84-87,共4页
通过研究上海市云锦路道路绿化、行道树附属设施及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情况,与气候、环境、行道树树种和规格相接近的已命名林荫道漕溪北路、桂江路的树木叶绿素含量、新发枝长、叶面积大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云锦路作为储备建设...
通过研究上海市云锦路道路绿化、行道树附属设施及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情况,与气候、环境、行道树树种和规格相接近的已命名林荫道漕溪北路、桂江路的树木叶绿素含量、新发枝长、叶面积大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云锦路作为储备建设林荫道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日常养护标准和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建成后的云锦路道路绿化由于缺乏专业养护,导致道路周边绿地空秃地段较多,行道树附属设施损坏严重;土壤质量正逐渐变差,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加重;行道树无患子和银杏树势已明显弱于同等气候、环境但不同养护条件下桂江路、漕溪北路上的行道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储备
林荫
道
叶绿素含量
新发枝长
叶面积大小
养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林荫道建设与展望
被引量:
1
17
作者
许晓波
梁晶
杨瑞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75-79,共5页
自2011年起,上海将林荫道建设作为城市绿化重点工作内容,针对林荫道的概念以及规划和系统应用进行思考探索,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及创建评定工作。经过近10年的积淀,林荫道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城市生态建...
自2011年起,上海将林荫道建设作为城市绿化重点工作内容,针对林荫道的概念以及规划和系统应用进行思考探索,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及创建评定工作。经过近10年的积淀,林荫道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城市生态建设理念上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结合上海的林荫道发展建设情况,从道路板式、树种数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上海市林荫道建设的总体概况。对行道树栽植10余年便成功创建为林荫道的道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以高科路和云锦路林荫道建设示范点为例,分析林荫道建设中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应用。结合时代发展和形势要求,对今后上海地区林荫道的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林荫
道
生态文明
设计理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城市林荫道树种评价
被引量:
2
18
作者
顾汤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6期19-21,共3页
在对上海12个城市林荫道树种多个性状指标观测的基础上,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求得各性状指标的关联系数及各树种与最优树种(理想树种)的关联度,评价城市林荫道树种。结果表明,上海城市林荫道树种表现较好的是悬铃木和珊瑚朴。
关键词
城市
林荫
道
灰色关联分析
树种选择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荫工程”与生态幸福
19
作者
赵万里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林荫工程"是在生态功能基础上让群众能够便捷舒适地享受洁净和绿荫、享受生态幸福的民生工程,实现了城市绿化由传统视觉审美功能向生态功能、再向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功能的转变。立足地方实际实施"林荫工程"是提...
"林荫工程"是在生态功能基础上让群众能够便捷舒适地享受洁净和绿荫、享受生态幸福的民生工程,实现了城市绿化由传统视觉审美功能向生态功能、再向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功能的转变。立足地方实际实施"林荫工程"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态幸福指数、建设美丽幸福城市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工程
生态幸福
民生
美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杨瑞卿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对2012年上海市拟建的70条林荫道道路的行道树及附属物、周边环境、道路模式、道路特色等4方面24项内容的调查,对其中部分指标进行分析,指出今年上海市林荫道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当前现状,结合上海市的自身条件,对今后林荫道建设...
通过对2012年上海市拟建的70条林荫道道路的行道树及附属物、周边环境、道路模式、道路特色等4方面24项内容的调查,对其中部分指标进行分析,指出今年上海市林荫道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当前现状,结合上海市的自身条件,对今后林荫道建设提出探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
道
行道树
调查分析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荫千里光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
21
1
作者
石宝俊
侴桂新
王峥涛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教研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文摘
为了研究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的化学成分,从林荫千里光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烟酰胺(Ⅰ),香草醛(Ⅱ),丁香酸(Ⅲ),丁香醛(Ⅳ),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Ⅴ),4,4-二甲基-1,7-庚二酸(Ⅵ)3-醛基吲哚(Ⅶ),咖啡酸乙酯(Ⅷ),对-甲氧基桂皮酸葡萄糖酯(Ⅸ),(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Ⅹ),Annuion-one D(Ⅺ)和(1′S,6′R)-abscisic acid(Ⅻ)。
关键词
林荫
千里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Keywords
Senecio nemorensis.
chemical constituents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封闭型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
被引量:
19
2
作者
董芦笛
樊亚妮
李冬至
段文嘉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编号51338007)
西北大中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及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编号51278410)共同资助
文摘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系列专题测试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2015年的"单拱封闭型"街道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是针对街道带状林荫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进行的剖面矩阵式布点测试分析。通过对其小气候因子变化测试数据的记录分析,描述"空气热效应场"的剖面实态变化状况,初步分析作用机制,评价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实效,总结空间形态与小气候的关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林荫
空间
城市街道
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测试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own dome space
urban street
urban microclimate
microclimate surve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研究室/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8-51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6D90204009)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基金资助
文摘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
关键词
林荫
银莲花
组培苗
生根培养基
植物激素
蔗糖
活性炭
Keywords
Anemone flaccida Fr.
regenerated shoots
rooting medium
plant hormones
sucrose
active carbon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冬季微气候测试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樊亚妮
董芦笛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51338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关中平原城市街道空间微气候与植物调控作用机制研究”(编号51908443)共同资助。
文摘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林荫街谷冬季动态热环境的气温变化特征,将"相对热舒适"区域划分为"冷区"(不舒适区)、"暖区"(舒适区)、"日晒区"(愉悦区),并建立2种热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同时基于人体热健康"动态热适应"原理,提出冬季面向健康热环境的街道空间调控策略,对以西安为代表的建筑气候区划中的寒冷地区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街谷
林荫
空间
微气候
热舒适
健康街道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street valley
tree-lined space
microclimate
thermal comfort
healthy street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5
作者
曲丹
姜卫兵
魏家星
罗畅
叶红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66-69,73,共5页
文摘
为研究南京典型林荫道景观效果差异,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林荫道的特点,建立了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道路绿化覆盖率、行道树景观、健康度、人文/商业景观、物种组成和环境生态功能6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6条道路整体景观水平较好,除了新建的梦都大街外,其他景观等级都在Ⅲ级以上,其中建国前后修建的道路景观等级都达到了Ⅱ级。经过对16条林荫道的横向对比研究发现,通过保留生长时间较长的行道树、选择适宜的树种、增加物种丰富度和提高管理养护水平等四方面建设,能够促使新建的城市道路较快地达到林荫景观效果。
关键词
林荫
道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南京
Keywords
avenue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AHP method
Nanjing
分类号
U418.9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荫千里光、葎草提取液对鳗弧菌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海涛
杨春华
杨柳
陶晓璇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出处
《内陆水产》
2008年第8期26-27,共2页
基金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A06050)
文摘
本试验以林荫千里光水相、氯仿相提取液,葎草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正丁醇相提取液为原料,测定了鳗弧菌对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葎草乙酸乙酯相提取液、葎草石油醚相提取液、林荫千里光氯仿相提取液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均≤25mg/mL;林荫千里光水相提取液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葎草正丁醇相提取液无抑菌作用。
关键词
林荫
千里光
葎草
鳗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分类号
S858.31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鹏翔
机构
安徽省林业厅宣传站
出处
《河南农业》
2003年第6期21-21,共1页
文摘
凤尾茹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每年3~6月、8~11月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2公斤左右。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关键词
凤尾菇
林荫
下栽培
做畦
配料
播种
管理
采收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公园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3
8
作者
黄钰麟
傅伟聪
陈晶茹
董建文
王敏华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基金
闽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项目(编号YSYLkjtd-2)
武夷山国家公园研究院专项(编号KJg20009A)
+1 种基金
森林公园游憩质量评价及数据可视化呈现资助项目(编号JAT190147)
基于需求导向的泉州市乡村绿化提升研究项目(编号KFA17332A)共同资助。
文摘
选取福州市西湖公园林荫空间为样地,借助ENVImet软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下几方面。1)树木叶面积指数在所有时段均对林荫空间的降温通风能力起主导作用,降湿效应在早上时段主要受乔灌草比例影响,其余时段主要受树木叶面积指数影响。2)树木叶面积指数、灌木层占比与林荫空间的降温能力呈正相关,与降湿能力呈负相关;乔木植距与冠幅比值略大于1:1时,降温效果最佳;空间的通风效果与树木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受树冠高度影响;随着灌木层占比和种植密度的升高,空间风速呈下降趋势。3)降温降湿通风效果最佳的组合方案为:选择叶面积指数高(6.6)的树木,乔灌草比例为3:1:1,种植密度为12m。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设计策略,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设计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林荫
空间
植物群落特征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微气候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ark
tree-shaded space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rthogonal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microclimat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外林荫下栽培凤尾菇
9
作者
李鹏翔
机构
安徽省林业厅宣传站
出处
《农家科技》
2002年第9期28-29,共2页
文摘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取材广泛,成本低、
关键词
凤尾菇
食用菌
塑料薄膜
培养料
营养丰富
栽培种
千克
近缘种
林荫
适应性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林荫道宽高比(D/H)探究——以南京市18条林荫道为例
被引量:
3
10
作者
赵成功
刘妍君
张青萍
何鹏
李秋月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广东园林》
2015年第6期59-61,共3页
文摘
采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市内18条不同类型城市林荫道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着重探究林荫道宽高比(D/H)对其景观效果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影响。结果表明:D/H≤1的林荫道是比较适合行人步行的林荫道;1≤D/H≤4的林荫道空间感稳定,比较适合人车混行的林荫道;而D/H>4的林荫道产生的围合感比较弱,不建议设计成林荫道。
关键词
林荫
道
宽高比
空间结构
景观
感受
Keywords
Greenway
Aspect ratio
Spatial structure
Landscape
Feelings
分类号
U418.9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城市林荫道空间结构对NOx和SO2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阚丽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502703-03)~~
文摘
为减少城市林荫道中交通污染对道路行人的危害,并为行道树选择和养护管理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树种、不同绿荫覆盖率下的林荫道中ρ(NOx)和ρ(SO2)垂直空间分布及其四季变化特征,找出城市林荫道结构与环境效应相关关系.研究表明:①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林荫道中ρ(NOx)范围为0. 08~0. 18 mg/m^3,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ρ(SO2)范围为0. 02~0. 04 mg/m^3,空气质量为优.②悬铃木行道树对NOx的消减效果较香樟好,香樟对SO2的消减效果较悬铃木好.香樟林荫道的绿荫覆盖率>90%时对NOx的消减效果最好,在50%~70%时对SO2的消减效果最好;悬铃木林荫道的绿荫覆盖率在50%~70%时对NOx的消减效果最好,在>70%~90%时对SO2的消减效果最好.③香樟和悬铃木林荫道在春、夏两季空气质量优于秋、冬两季.④香樟林荫道中ρ(NOx)随高度增加有增大趋势,而悬铃木林荫道中ρ(NOx)随高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在绿荫覆盖率>70%的香樟林荫道中ρ(SO2)随高度增加有增大趋势,而在悬铃木和香樟绿荫覆盖率<70%的林荫道中ρ(SO2)在4 m处较小.⑤行道树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是影响城市林荫道环境效应发挥的重要结构参数.研究显示,林荫道的空间结构对气态污染物NOx和SO2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合理选择树种和修剪模式均有利于提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关键词
城市
林荫
道
NOx
SO2
污染物分布
空间布局
Keywords
urban boulevards
NOx
SO2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spatial layout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
11
12
作者
严巍
杨瑞卿
张守锋
机构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1231201000)资助
文摘
阐述了林荫道的功能、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上海市88条林荫道资源的现状。结果表明:林荫道建设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道路结构与绿化种植结构模式相对单一、行道树生长空间较为局限以及树木养护管理尚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除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外,隔离带内种植乔木的道路只占11.40%,81.82%的行道树上方有架空线或其他设施或距离建筑较近。最后提出了上海未来林荫道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林荫
道
行道树
园林绿化
上海
Keywords
Avenue Roadside tree
Landscaping
Shanghai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上海城市林荫道建设中的行道树树种选择
被引量:
12
13
作者
韩玥枫
机构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80-83,共4页
文摘
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地少人多、空间资源有限、绿化建设用地有限等劣势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纽带构成,可弥补这一不足。林荫道建设作为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绿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和尾气等危害,以及构建城市生态网络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行道树作为林荫道建设的主体,树种选择及配置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林荫道建设的质量。以上海云锦路林荫道建设项目为例,探讨行道树的配置运用,以及林荫道系统对提高城市道路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上海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城市
林荫
道
上海
行道树树种选择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
urban boulevard
Shanghai
street tree species selection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莞市区林荫路设计探讨
被引量:
2
14
作者
饶曦麟
李汉熙
邱乃昂
陈雪玲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海源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林办公室
广东省东莞市市政园林管理中心
(广州市)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5期46-48,51,共4页
文摘
指出了林荫路对于日照强烈的华南城市尤其重要,其分类为中央林荫路和单侧、双侧以及单步道、双步道、游园式等林荫路,其中大道侧边的林荫路应用频率最高,而游园式林荫路可布置为带状公园。阐述了林荫路园林设计的基本手法。论述了成功林荫路的关键是优良行道树的选择,包括:适地适树、粗放、适应性广、树形一致以及观花行道树列入优先等,而不成功的行道树,其原因之一是种植大树。
关键词
东莞
林荫
路
设计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州市林荫路降温功能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施炜婷
王新军
机构
常州大学艺术学院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9年第5期41-42,45,共3页
文摘
将常州市三条城市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林荫路降温功能的调查研究。在夏季10:00~12:00对道路的调查样点和对照点的温度进行同步测量,发现林荫路能够降温3.4~5.3℃,其中河海东路平均降温5.3℃,龙城大道平均降温4.8℃,红梅路平均降温3.4℃,三条道路平均降温幅度为4.5℃。河海东路的降温效果最好,龙城大道次之,红梅路降温效果较弱。从中可见:行道树的树冠大小、种植方式、高度、胸径以及道路宽度、道路走向是影响降温功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常州市
林荫
路
降温功能
分类号
TU98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荫道储备建设中的养护技术探索——以云锦路为例
被引量:
2
16
作者
季德成
丁宏伟
张青青
机构
上海市绿化指导站
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84-87,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号17DZ2252000)
“建筑垃圾在绿化建设中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编号17DZ1202402)
“基于大客流公共绿地树木耐踩踏栽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18DZ1204702)和“基于复合生态效益的城市树木(行道树)生态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编号19DZ1203701)共同资助
文摘
通过研究上海市云锦路道路绿化、行道树附属设施及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情况,与气候、环境、行道树树种和规格相接近的已命名林荫道漕溪北路、桂江路的树木叶绿素含量、新发枝长、叶面积大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云锦路作为储备建设林荫道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日常养护标准和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建成后的云锦路道路绿化由于缺乏专业养护,导致道路周边绿地空秃地段较多,行道树附属设施损坏严重;土壤质量正逐渐变差,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加重;行道树无患子和银杏树势已明显弱于同等气候、环境但不同养护条件下桂江路、漕溪北路上的行道树。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储备
林荫
道
叶绿素含量
新发枝长
叶面积大小
养护标准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
reserve avenue
chlorophyll content
growth of new tree branch
leaf size
maintenance standard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林荫道建设与展望
被引量:
1
17
作者
许晓波
梁晶
杨瑞卿
机构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75-79,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编号17DZ2252000、18DZ1204702)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攻关项目(编号G160507)共同资助
文摘
自2011年起,上海将林荫道建设作为城市绿化重点工作内容,针对林荫道的概念以及规划和系统应用进行思考探索,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及创建评定工作。经过近10年的积淀,林荫道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城市生态建设理念上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结合上海的林荫道发展建设情况,从道路板式、树种数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上海市林荫道建设的总体概况。对行道树栽植10余年便成功创建为林荫道的道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以高科路和云锦路林荫道建设示范点为例,分析林荫道建设中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应用。结合时代发展和形势要求,对今后上海地区林荫道的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林荫
道
生态文明
设计理念
思考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venu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sign concept
reflec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城市林荫道树种评价
被引量:
2
18
作者
顾汤华
机构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出处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6期19-21,共3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林荫道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11231201000)
文摘
在对上海12个城市林荫道树种多个性状指标观测的基础上,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求得各性状指标的关联系数及各树种与最优树种(理想树种)的关联度,评价城市林荫道树种。结果表明,上海城市林荫道树种表现较好的是悬铃木和珊瑚朴。
关键词
城市
林荫
道
灰色关联分析
树种选择
上海
Keywords
urban green street, grey correlation, species selection, Shanghai
分类号
S731.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荫工程”与生态幸福
19
作者
赵万里
机构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出处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文摘
"林荫工程"是在生态功能基础上让群众能够便捷舒适地享受洁净和绿荫、享受生态幸福的民生工程,实现了城市绿化由传统视觉审美功能向生态功能、再向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功能的转变。立足地方实际实施"林荫工程"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态幸福指数、建设美丽幸福城市的着力点。
关键词
林荫
工程
生态幸福
民生
美丽城市
Keywords
Green Shade Project, ecological welfare, livelihood, beautiful city
分类号
TU98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杨瑞卿
机构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出处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2期16-18,共3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1231201000)
文摘
通过对2012年上海市拟建的70条林荫道道路的行道树及附属物、周边环境、道路模式、道路特色等4方面24项内容的调查,对其中部分指标进行分析,指出今年上海市林荫道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当前现状,结合上海市的自身条件,对今后林荫道建设提出探讨性的建议。
关键词
林荫
道
行道树
调查分析
现状
Keywords
avenue, street tre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tatus
分类号
S687.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荫千里光的化学成分
石宝俊
侴桂新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封闭型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
董芦笛
樊亚妮
李冬至
段文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王俊
朱端卫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冬季微气候测试分析
樊亚妮
董芦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
曲丹
姜卫兵
魏家星
罗畅
叶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林荫千里光、葎草提取液对鳗弧菌的药敏试验
刘海涛
杨春华
杨柳
陶晓璇
《内陆水产》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李鹏翔
《河南农业》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公园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黄钰麟
傅伟聪
陈晶茹
董建文
王敏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野外林荫下栽培凤尾菇
李鹏翔
《农家科技》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城市林荫道宽高比(D/H)探究——以南京市18条林荫道为例
赵成功
刘妍君
张青萍
何鹏
李秋月
《广东园林》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上海市城市林荫道空间结构对NOx和SO2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阚丽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
严巍
杨瑞卿
张守锋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上海城市林荫道建设中的行道树树种选择
韩玥枫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东莞市区林荫路设计探讨
饶曦麟
李汉熙
邱乃昂
陈雪玲
《绿色科技》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常州市林荫路降温功能研究
施炜婷
王新军
《绿色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林荫道储备建设中的养护技术探索——以云锦路为例
季德成
丁宏伟
张青青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上海林荫道建设与展望
许晓波
梁晶
杨瑞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城市林荫道树种评价
顾汤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林荫工程”与生态幸福
赵万里
《中国城市林业》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分析
杨瑞卿
《中国城市林业》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