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甘肃省白龙江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
1
作者 张江岚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机动灵活、成本适中、分辨率高等优势,在生态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无人机能够突破地面调查的局限性,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生态监测数据,可为生态保护和修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林草生态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策
2
作者 张一鸣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4期65-67,共3页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甘肃省甘南州,位置偏僻,交通条件有限,该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总体脆弱。因此,开展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仅是保护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加快林草生态保...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甘肃省甘南州,位置偏僻,交通条件有限,该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总体脆弱。因此,开展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仅是保护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加快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分析了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存在的资金短缺、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应用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及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应用能力、培养专业型人才及提高社会参与积极性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保护修复 管理体系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在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森林样地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林 樊骥善 汤明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141-146,共6页
RTK定位技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RTK技术,通过硬件主机、手薄、平板电脑、测量软件、CORS通信技术与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外业采集系统有机结合,能相互补短,快速精准测量定位样地和样木。文中阐述RTK系统组成、测... RTK定位技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RTK技术,通过硬件主机、手薄、平板电脑、测量软件、CORS通信技术与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外业采集系统有机结合,能相互补短,快速精准测量定位样地和样木。文中阐述RTK系统组成、测量定位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及其与林草生态综合监测APP的关联应用,包括CORS账号的应用、Hi Survey软件的应用、RTK连接平板电脑后对样地和样本的定位。该技术提高了定位精度,使森林样地监测信息更加精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森林样地调查 样地样木定位 CORS账号 Hi Survey 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康 汪求来 +2 位作者 蒋彤 陈少彬 周健培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融合的图斑数据,进行年度更新,形成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成果。当前,图斑监测工作依然存在变化图斑数据来源不全面、多种平台衔接和标准定义偏差等问题,导致数据更新工作片面、... 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融合的图斑数据,进行年度更新,形成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成果。当前,图斑监测工作依然存在变化图斑数据来源不全面、多种平台衔接和标准定义偏差等问题,导致数据更新工作片面、成果现势性差。本研究通过分析广东省林草湿资源调查监测特点,采用拓展变化图斑获取来源、衔接多个监测平台、建立部门共同审核机制,制定属性逻辑控制关系等优化方法,提高监测成果数据的现势性与一致性。以2023年广东省图斑监测结果分析,基于优化方法使得林地变化图斑核实数量提高了一倍,融合后的两部门不一致地类图斑实现认定一致,核实后属性字段内容逻辑关系实现合理。结果表明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技术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林草湿资源监测现势性,进一步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图斑监测 变化图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草生态感知理论的生态观测站建设探讨
5
作者 杨云朝 许谭 崔文峰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6期90-94,共5页
本文阐述林草生态感知概况与林草生态感知的特征,分析林草生态感知特征、功能与应用,结合当前生态观测站的建设研究现状和进展,展望了林草生态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林草生态系统 生态感知 生态观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跨角林样地问题探讨
6
作者 贾洪亮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38-543,共6页
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 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概念的改进建议。建议跨角林样地新定义为优势植被覆盖类型不是乔木林、竹林或疏林,但包含外延面积超过400 m^(2)乔木林、竹林或疏林的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跨角林样地 样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7
作者 严陶韬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2期185-187,共3页
以高职院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为对象,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其优势和实施策略。阐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教育模式在应对复杂... 以高职院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为对象,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其优势和实施策略。阐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教育模式在应对复杂环境问题上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界定研究范围与限制,明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期助力教学方法创新,拓展人才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8
作者 严陶韬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0期184-185,188,共3页
围绕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当前高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并结合产教融合的理念,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以期对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同时... 围绕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当前高校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并结合产教融合的理念,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以期对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同时为其他专业和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业 产教融合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黄河流域林草生态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李健飞 《山西林业》 2024年第3期8-9,56,共3页
加强山西省黄河流域林草生态建设,是推动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总结分析了山西黄河流域林草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黄河流域 林草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场景模型的沙漠-绿洲交错带林草生态网络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凯 于强 +3 位作者 YANGDi 张启斌 杨斓 孙小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3-253,共11页
沙漠的迅速扩张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选取位于沙漠绿洲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作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设置11种发展策略,利用引力模型和MCR模型构建了森林草地生态网络(FG生... 沙漠的迅速扩张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选取位于沙漠绿洲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作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设置11种发展策略,利用引力模型和MCR模型构建了森林草地生态网络(FG生态网络)多场景仿真模型,提取出不同发展策略下的生态网络,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11种发展策略中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发展策略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生态基质,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以模拟受基质变化影响的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发展策略中经济发展的比重增加,研究区内连接生态斑块的生态网络逐渐遭到破坏,部分生态斑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网络连通性和核数、平均节点连接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0.9,0.1)发展策略中网络密度略有增加,而其他策略中网络密度随经济发展比重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现有自然条件下,研究区仍有经济发展空间,但发展空间有限。识别出36个关键生态节点,识别出研究区骨架廊道总长度为1236.89km。建议加强关键生态节点、骨架廊道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实行较严格的生态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绿洲交错带 林草生态网络 生态引力 骨架廊道 多场景模拟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生态模式改良盐碱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对辽河三角洲区域内典型的泥质海岸盐碱地段进行工程整地修筑台田,利用耐盐碱牧草苜蓿、田菁构建银中杨+苜蓿、银中杨+田菁两种林草生态模式,以银中杨纯林为对照进行改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林分郁闭度达到90%以上,保存率在89%以... 对辽河三角洲区域内典型的泥质海岸盐碱地段进行工程整地修筑台田,利用耐盐碱牧草苜蓿、田菁构建银中杨+苜蓿、银中杨+田菁两种林草生态模式,以银中杨纯林为对照进行改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林分郁闭度达到90%以上,保存率在89%以上,银中杨+苜蓿模式能显著促进树高、胸径生长,树高和胸径分别比银中杨+田菁模式和CK增加15.8%、16.7%和15.8%、16.6%。脱盐改土作用是银中杨+苜蓿模式好于银中杨+田菁模式好于CK;银中杨+苜蓿模式可显著降低土壤全盐量、pH、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总量,增加土壤氮、磷有效性;其中,对0~10 cm土层的改良效果要好于10~30 cm土层和30~50 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模式 盐碱地 改土效果 辽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岗区林草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状况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家宙 何圆球 吕国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140,共5页
在红壤丘岗区自然次生马尾松-草灌植被基础上,组建4种林草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而入渗量和渗漏量逐年增加,径流量呈现阔叶林和混交林<马尾松林<自然草被,渗漏量则相反。阔叶林和混交林与马尾... 在红壤丘岗区自然次生马尾松-草灌植被基础上,组建4种林草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而入渗量和渗漏量逐年增加,径流量呈现阔叶林和混交林<马尾松林<自然草被,渗漏量则相反。阔叶林和混交林与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比较,前者径流量年内分布在雨季更加集中,这正是不同林草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力不同的体现。干旱季节4种林草系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有差别,阔叶林和混交林上下层土壤水吸力差别较小,而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上下层土壤水吸力差别较大,前者土壤导水能力好而后者导水能力差是原因之一;阔叶林和混交林下层土壤水分含量比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岗区 林草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地面径流量 渗漏量 土壤水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林草生态建设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天会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林草生态建设效益研究贾天会(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市122000)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包括阜新、北票、建平三个县(市),总面积15671.95km2。该区人口相对稀疏,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潜力较大...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林草生态建设效益研究贾天会(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市122000)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包括阜新、北票、建平三个县(市),总面积15671.95km2。该区人口相对稀疏,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潜力较大。但因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及山林草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生态建设 效益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张家港市林草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驱动力分析
14
作者 张一洲 张勇 孙政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9-312,共4页
林草生态系统由林地、草地及林草交融地带组成,在南方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为研究区域,以1990、1995、2000、2005、2010年5期的TM数据为研究资料,通过目视解译及ArcGIS、Erdas Imagine等软件的辅助,外加实地调查,... 林草生态系统由林地、草地及林草交融地带组成,在南方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为研究区域,以1990、1995、2000、2005、2010年5期的TM数据为研究资料,通过目视解译及ArcGIS、Erdas Imagine等软件的辅助,外加实地调查,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采取叠加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张家港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1990—2010年20年间,农用耕地显著减少,从1990年的44 500 hm2下降到2010年的35 500 hm2,减少了20.2%;城镇用地从1990年的30 000 hm2增加到2010年的34 000 hm2,增加了13.3%;林草地从1990年5 000 hm2下降到2010年的4 000 hm2,减少了20.0%,道路交通用地也逐期增加。表明张家港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正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这是人口因子、政策因子、经济增长因子、农业结构调整因子、交通因子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张家港 林草生态系统 驱动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中上游林草生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被引量:16
15
作者 肖骁 李京忠 +2 位作者 杨新军 张子龙 薛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830-7844,共15页
科学评估林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于掌握流域生态资产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基于多源数据开展林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高分辨率核算及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集成运用遥感产品、气象数据以及生态统计调... 科学评估林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于掌握流域生态资产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基于多源数据开展林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高分辨率核算及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集成运用遥感产品、气象数据以及生态统计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并参考已有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规范和文献资料,构建的1km×1km像素尺度林草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价值体系,克服了传统统计监测数据在准确度和研究粒度方面的局限,为系统、协同的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依据;2015年黄河中上游流域林草生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为18997.69亿元,其中森林提供11833.11亿元,草地提供7164.58亿元;单位面积林草生态调节服务价值高值区域为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境内水热条件较好的山地,低值连片区域广布在中部黄土高原,这与森林郁闭度、草地盖度以及区域降水、地形等自然条件有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应注重以生态服务功能为基础,突破行政区边界限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生态效益的价值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林草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 RTK的广东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新科 黄宁辉 +2 位作者 秦琳 徐明锋 彭词清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介绍GNSS RTK测量及定位工作原理,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的目的、任务,以及传统监测方法。藉此论述GNSS RTK技术在该监测项目中样地测设、复位、周界测量、样木定位等环节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后认为,采用该方法较传统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样... 介绍GNSS RTK测量及定位工作原理,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的目的、任务,以及传统监测方法。藉此论述GNSS RTK技术在该监测项目中样地测设、复位、周界测量、样木定位等环节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后认为,采用该方法较传统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样地定位及测量精度,提升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样地测设 样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在陕西省林草生态综合样地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吉鹏 张瑞娟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0期223-225,共3页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研究对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以陕西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样地为例,对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RTK...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研究对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以陕西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样地为例,对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RTK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样地监测定位方法,通过对比筛选出了适合应用于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的RTK技术应用方案,并指出了RTK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技术 林草生态 监测应用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 RTK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样地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宁辉 秦琳 +5 位作者 刘新科 彭词清 薛亚东 张水花 陈鑫 孟先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S01期6-9,共4页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开展了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该项工作中,森林样地调查的工作量和要求是最高的。文章根据传统森林样地调查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样地规划精度不高及样木位置不准确等问题,探索GNSS RTK技术在森林样...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开展了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该项工作中,森林样地调查的工作量和要求是最高的。文章根据传统森林样地调查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样地规划精度不高及样木位置不准确等问题,探索GNSS RTK技术在森林样地调查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森林样地和样木的调查数据库,提出了样地规划和样木采集的功能需求,并基于其内置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编制符合林业调查的样地调查系统。系统首先在广东省的样地调查中推广使用,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调查方式,使用该系统外业作业时间至少减少1/2,周界测量长误差小于10 cm,能明显降低外业调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提高了调查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 样地调查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9
作者 张丽 《江西农业》 2023年第2期76-77,81,共3页
本文先详细介绍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目标,再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综合监测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对应问题提出六项解决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问题的有效对策,即加强综合监测评价质量控制、优化监测评价人才素... 本文先详细介绍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目标,再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综合监测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对应问题提出六项解决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问题的有效对策,即加强综合监测评价质量控制、优化监测评价人才素养、强化监测评价数据的衔接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等,最后根据各项对策信息的合理规划,切实增强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评价 数据衔接 经费筹措 林草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十三五”期间林草生态保护脱贫成效研究
20
作者 马鹏云 《山西林业》 2021年第6期12-13,共2页
通过对山西省“十三五”期间生态管护脱贫政策执行现状、取得成效分析,总结了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脱贫的经验,提出将生态管护脱贫队伍常态化、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十三五”期间 林草生态保护 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