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草混交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特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宏彬 田青青 +4 位作者 李珍玉 赵亮 贺茜 刘卫东 易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对香根草和小叶女贞两种不同植物根系构成的根土复合体及两种植物混交根系构成的根土复合体分别进行了系列直剪试验研究,探索了在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含根比的情况下,植物根系对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草本植物香根草以... 通过对香根草和小叶女贞两种不同植物根系构成的根土复合体及两种植物混交根系构成的根土复合体分别进行了系列直剪试验研究,探索了在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含根比的情况下,植物根系对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草本植物香根草以及木本植物小叶女贞的根系都能提高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但二者对复合体抗剪强度指标的贡献是不同的,且混交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仍符合库伦强度理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根土复合体的内摩擦角随小叶女贞含根比变化的幂函数关系式。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林草一体化高稳定护坡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边坡 根土复合体 林草混交根系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耕还林林草模式土壤与林草间氮素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明 陈治谏 +1 位作者 李贤伟 王海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在退耕还林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四川盆周山地退耕还林中三种退耕还林模式氮素动态进行初步研究,以揭示林草混交的实质,为林草混交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模式中,土壤氮素含量均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在模式Ⅰ中,... 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在退耕还林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四川盆周山地退耕还林中三种退耕还林模式氮素动态进行初步研究,以揭示林草混交的实质,为林草混交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模式中,土壤氮素含量均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在模式Ⅰ中,土壤速效氮与杉木叶氮含量呈负相关。杉木与黑麦草的氮素动态变化趋于一致;在模式Ⅱ中,速效氮受植物吸收作用影响大。毛白杨和黑麦草全氮含量与土壤上下层速效氮含量与变化呈负相关;模式Ⅲ速效氮在整个生长季节呈上升趋势。模式Ⅰ中水解氮在整个生长季节内无积累和大波动,吸收和矿化持平。水解氮与杉木叶片氮呈负相关;模式Ⅱ土壤水解氮的变化呈波峰曲线。模式Ⅲ中,全年无明显高峰,水解氮变化不规则,二者无相关性。杂交竹与牛鞭草之间氮素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系统 氮素 退耕还林 林草混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复合系统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粉侠 李根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81-86,共6页
目前,林草复合系统效益的研究仍在继续,营造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研究逐步深化。今后应加强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种间关系作用方式。
关键词 林草混交 种间关系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主要能源林树(草)种生长特性及其生产潜力的研究
4
作者 傅左 李立 +1 位作者 汪有科 杨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43-50,共8页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主要能源林植物的年生长节律、产量和生产潜力,利用生长分析法对能源林植物的相对生长率(RGR)、种群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和叶面积系数(LAI)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桃、沙棘、柠条、小叶...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主要能源林植物的年生长节律、产量和生产潜力,利用生长分析法对能源林植物的相对生长率(RGR)、种群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和叶面积系数(LAI)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桃、沙棘、柠条、小叶锦鸡儿和沙打旺是适于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种植的优良能源林树(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节律 相对生长率 净同化率 叶面积系数 林草混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