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合理森林覆被率与林种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满秀玲 蔡体久 +2 位作者 姜东涛 罗亚滨 丰兴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6,共5页
针对我国深入进行林业经营机制改革。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几个重大实质性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森林覆被车以51.56%为宜。林种结构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占63.20%... 针对我国深入进行林业经营机制改革。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几个重大实质性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森林覆被车以51.56%为宜。林种结构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占63.20%,商品林占36.80%较为合理。有宜于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被率 林种结构 生态公益林 商品林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浠水县林地适宜性评价及林种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浩 周志翔 +3 位作者 吴昌广 魏合义 刘学全 唐万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69,共4页
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和土壤类型5项因子,应用GIS技术对浠水县林地适宜性及林种结构调整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浠水县63 054 hm2的参评土地中,最适宜林地占48.7%,适宜林地占33.0%,勉强适宜林地占17.5%,不适宜林地仅占0... 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和土壤类型5项因子,应用GIS技术对浠水县林地适宜性及林种结构调整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浠水县63 054 hm2的参评土地中,最适宜林地占48.7%,适宜林地占33.0%,勉强适宜林地占17.5%,不适宜林地仅占0.8%。其中3,905 hm2大于25°的坡耕地5、792 hm2未利用滩地及302 hm2的荒草地均为最适宜和适宜林地,应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滩)造林尽快充分利用。根据不同林种对立地条件及林地适宜度等级的要求,浠水县林业用地可增加经济林面积2 699 hm2、特用林面积6 378 hm2、防护林面积13 122 hm2,减少用材林面积11 797 hm2,通过林种结构调整可使生态公益林所占比例由调整前的8.3%提高到37.8%,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改善林种结构,为浠水县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适宜性评价 林种结构调整 浠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土地资源优化与林种结构调整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树力 国庆喜 宋日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4,共2页
为了保护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天然林区的森林资源,促进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以GIS为手段,利用森林经理调查和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材料,在分析土地资源结构、生态环境及林种结构现状后,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天然林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和林种结构... 为了保护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天然林区的森林资源,促进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以GIS为手段,利用森林经理调查和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材料,在分析土地资源结构、生态环境及林种结构现状后,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天然林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和林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天然林区土地资源配置及林种结构极不合理,经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林种结构调整后,用于生态公益林的土地资源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林区 土地资源 林种结构 优化配置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森林资源林种结构调整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孟宪宇 励龙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9,共4页
我国正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森林资源林种结构调整 .该文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原则和森林分类经营技术指标 ,结合承德县五道河林场的实际情况 ,调整了五道河林场的森林资源结构 ,商品林的比重由原来的 ... 我国正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森林资源林种结构调整 .该文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原则和森林分类经营技术指标 ,结合承德县五道河林场的实际情况 ,调整了五道河林场的森林资源结构 ,商品林的比重由原来的 99% ,下降到 6 1%和 2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商品林 公益林 林种结构调整 森林可持续经营 林业分类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评价中的应用——以官司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苗裔 李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00-5802,5845,共4页
首先,通过效益监测获得大量资料,建立各种森林植被与生态因子的数学模型,为效益评价奠定基础。其次,构建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配置评价体系。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不同林种所占权重,从而得出其结构优化配置的依据,为防护... 首先,通过效益监测获得大量资料,建立各种森林植被与生态因子的数学模型,为效益评价奠定基础。其次,构建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配置评价体系。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不同林种所占权重,从而得出其结构优化配置的依据,为防护林体系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司河流域 林种结构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承德地区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的最佳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悦黎 钟义山 李卫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2-19,共8页
本文用线性规划方法,把以防护效益为主并满足社会需求作为约束条件,使防护林工程的费用最小作为目标,计算出了河北省承德地区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的61个方案。对不同情况,如资金不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木材供需矛盾以及其它条件... 本文用线性规划方法,把以防护效益为主并满足社会需求作为约束条件,使防护林工程的费用最小作为目标,计算出了河北省承德地区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的61个方案。对不同情况,如资金不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木材供需矛盾以及其它条件的变化等等,可以从61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 承德地区 林种结构 防护林工程 防护效益 河北省 模式 木材供需 费用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湘北地区林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邹建文 曾志新 +1 位作者 廖菊阳 颜立红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湘北地区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19.61%,用材林33.08%,经济林38.02%,薪炭林9.27%;树种结构优化后针叶树为34.14%,阔叶树为37.82%。为本类型区湘北低丘岗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提...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湘北地区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19.61%,用材林33.08%,经济林38.02%,薪炭林9.27%;树种结构优化后针叶树为34.14%,阔叶树为37.82%。为本类型区湘北低丘岗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林种结构 树种结构 湘北 低丘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营林业局杨树河林场林种结构调整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惠杰 宋国华 +2 位作者 贾树庭 郭修生 董艳君 《林业勘查设计》 2006年第2期53-55,共3页
在建立ArcViewGIS平台的杨树河林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杨树河林场二维坡向图和坡度图、三维地面模型、二维河流、公路、城镇和林型分布专题图,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护岸林,护路林,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等公益林的规划;商品林... 在建立ArcViewGIS平台的杨树河林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杨树河林场二维坡向图和坡度图、三维地面模型、二维河流、公路、城镇和林型分布专题图,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护岸林,护路林,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等公益林的规划;商品林和一般用材林用蓄积等值图规划,在空间尺度上进行合理的划分林种,对杨树河林杨植物群落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研究。最后经过调整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以达到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GIS平台 调整 林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泰二期灌区林种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辉 《甘肃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对各主要林种适宜面积分析和体系综合效能层次分析,对景泰二期灌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林种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林种防护林和经济林的比例应基本相当;在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和防风固沙林的适宜比例应为... 通过对各主要林种适宜面积分析和体系综合效能层次分析,对景泰二期灌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林种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林种防护林和经济林的比例应基本相当;在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和防风固沙林的适宜比例应为1∶0.74左右;在经济林中,果园、农果间作和庭院经济林的适应比例应为1∶0.68∶0.58左右。封育区面积的大小应主要根据区域内沙荒地的面积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二期灌区 林种结构 适宜面积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湖南省消灭荒山后经济林林种结构调整
10
作者 罗建谱 姚先铭 +1 位作者 张志义 叶小施 《经济林研究》 1992年第S1期274-278,共5页
从1989年开始,按照《5年消灭宜林荒山,10年绿化湖南的决定》,每年造林500万亩左右,目前已有几十个县消灭了荒山,到1993年前全部能完成。在消灭荒山过程中,经济林生产出现了新趋势,根据湖南林业2000年发展总体规划,全省经济林发展到4279... 从1989年开始,按照《5年消灭宜林荒山,10年绿化湖南的决定》,每年造林500万亩左右,目前已有几十个县消灭了荒山,到1993年前全部能完成。在消灭荒山过程中,经济林生产出现了新趋势,根据湖南林业2000年发展总体规划,全省经济林发展到4279万亩,其中油茶2 038万亩,楠竹1000万亩,油桐300万亩,栗、枣、柿200万亩,其他740万亩,全省1989年水果总产 769 248t,人均拥有量12.61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荒山 林种结构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调整树种及林种结构的建议
11
作者 张同伟 周荣胜 王树良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 森工国有林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 林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家县土地利用和林种结构调整
12
作者 刘中天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1年第2期28-29,共2页
为了确保“长防工程的实施,必须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和林种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两个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长防”体系建设的成败和效果。本文就以云南省巧家县防护林建设加以论述。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林种结构 巧家县 长防林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花冲生态经济沟林种结构调整及布局
13
作者 史玉虎 刘学全 李惠宝 《湖北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21-25,共5页
该文针对芦花冲生态经济沟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其进行农林结构、林种结构调整,并合理布局,解决了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
关键词 生态经济沟 林种结构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林种结构 大力发展经济林的做法体会
14
作者 高学琴 《经济林研究》 1993年第S1期61-65,共5页
一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发展经济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省土地总面积1.82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2亿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省执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促... 一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发展经济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省土地总面积1.82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2亿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省执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改革事业和林业生产建设的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十分重视,省委主要领导指出:“福建的主要优势在于林,福建的潜力在于林,福建的希望在于林,福建的兴旺在于林”。1989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造林绿化,大力发展林业的决定》,提出建设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建设 林业生产 八山一水 土地总面积 分田 林业用地 林业厅 林种结构 水热资源 经济林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林种结构 发展深加工
15
作者 陈森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5年第3期34-35,共2页
广西容县1991年“灭荒”达标,1994年“绿化”达标。之后又继续作了以下工作: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至1994年底全县有肉桂16.2万亩,果树(沙田柚、八角、玉兰花、柠檬等)18.9万亩;继续抓好改燃节能工作,实行以电代柴,鼓励使用煤汽... 广西容县1991年“灭荒”达标,1994年“绿化”达标。之后又继续作了以下工作: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至1994年底全县有肉桂16.2万亩,果树(沙田柚、八角、玉兰花、柠檬等)18.9万亩;继续抓好改燃节能工作,实行以电代柴,鼓励使用煤汽、沼气、太阳能等;多渠道集资,多种形式办厂,对林业资源实行深加工,组建“燃料集团”“林业开发公司”“林产品综合贸易公司”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狠抓林木管护,成立“三防”机构,实行科学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种结构 经济林 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天然林林种结构优化决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丛珊 王得祥 +1 位作者 刘文桢 柴宗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选用坡度、坡向、植被盖度、裸岩率和农田分布特点5个主要指标划分小陇山林区天然林生态脆弱性等级,基于林种分布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强弱,运用AHP结构层次分析法确定小陇山天然林林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小陇山天然林分布地段生态脆弱性强... 选用坡度、坡向、植被盖度、裸岩率和农田分布特点5个主要指标划分小陇山林区天然林生态脆弱性等级,基于林种分布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强弱,运用AHP结构层次分析法确定小陇山天然林林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小陇山天然林分布地段生态脆弱性强,现有林种一般脆弱(一级)等级面积占天然林总面积的5.12%,比较脆弱(二级)占24.62%,非常脆弱(三级)占43.35%,极端脆弱(四级)占26.90%;优化调整结果确定了小陇山天然林适宜发展的林种结构为水源涵养林49.10%、水土保持林14.65%、自然保护林18.60%、风景林8.66%、商品林8.99%;对各林种在生态脆弱等级中的分布结构做出科学规划,即降低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各等级中所占面积比例,提高商品林、自然保护林和风景林的分布比例,其目的为该地区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和天然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林种结构 层次分析法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家县长防工程中的土地利用和林种结构调整
17
作者 刘中天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1年第3期36-37,共2页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继“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巨大生态工程,是我国加强国土保安,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流域经济,治穷致富的重要工程建设项目. “长防”
关键词 防护林 土地利用 林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林种结构调整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树力 国庆喜 周洪泽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利用森林经理调查和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在分析土地资源结构现状、生态环境及林种结构现状后,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和林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土地资源配置及林种结...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利用森林经理调查和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在分析土地资源结构现状、生态环境及林种结构现状后,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和林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土地资源配置及林种结构极不合理,经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林种结构调整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于生态公益林的土地资源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超过70%。这对于保护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促进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将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林种结构 调整 森工林区 天然林 土地资源 生态公益林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林种结构 发展林场经济
19
《广西林业》 1998年第S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林种结构 笋材两用林 实生苗 经济林 林种结构调整 林场经济 承包工 高海拔 混交林 后勤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林种结构实现山东林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德全 张彦鹏 +3 位作者 李海珠 孟凤芝 王可华 乔洪波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1,64,共3页
关键词 林业 林种结构 可持续发展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