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生山黧豆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穆小民 吴显荣 沈黎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为了利用林生山黧豆的优良特性,从美国引进这种林牧草的种子,在北京选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林生山黧豆生长快,产草量高,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牧草。并且适应我国北方气候,宜于在我国北... 为了利用林生山黧豆的优良特性,从美国引进这种林牧草的种子,在北京选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林生山黧豆生长快,产草量高,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牧草。并且适应我国北方气候,宜于在我国北方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生山黧豆 林牧草 引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生山黧豆谷氨酸脱羧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穆小民 沈黎明 吴显荣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以林生山黧豆为材料,利用硫酸按分段盐析,丙酮沉淀,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S300凝胶过滤柱层析及FPLC-MonoQ柱层析技术,以聚酰胺薄膜层析荧光定量法为酶活力检测手段,分离纯化了谷氨酸脱羧酶,达到电泳银染纯... 以林生山黧豆为材料,利用硫酸按分段盐析,丙酮沉淀,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S300凝胶过滤柱层析及FPLC-MonoQ柱层析技术,以聚酰胺薄膜层析荧光定量法为酶活力检测手段,分离纯化了谷氨酸脱羧酶,达到电泳银染纯.纯化后的林生山黧豆谷氨酸脱羧酶活力达375.09U·mp-1,纯化倍数38.2倍,经SDS-PAGE测定,其亚基分子量为70kD,经梯度PAGE确定,天然分子量为140kD,表明该酶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酶学研究表明,纯化的林生山黧豆谷氨酸脱羧酶的最适pH值为5.4,对谷氨酸的Km值为1.62×10-3mol·L-1,酶的最适温度为40℃,酶特异性地使谷氨酸脱羧,不能使天门冬氨酸等其它氨基酸脱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生山黧豆 谷氨酸脱羧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生山黧豆幼苗2,4-二氨基丁酸的合成及其与胁迫条件的关系
3
作者 沈黎明 赵革 吴显荣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2期15-18,共4页
林生山黧豆幼苗用[3H]-天门冬氨酸标记后,高丝氨酸在6h内迅速增加。高丝氨酸合成速率降低后,2,4-二氨基丁酸的合成量上升,于18h达到高峰。赖氨酸和苏氨酸与二氨基丁酸的合成表现有协同反馈机制。结果支持了天门冬半醛转氨生成... 林生山黧豆幼苗用[3H]-天门冬氨酸标记后,高丝氨酸在6h内迅速增加。高丝氨酸合成速率降低后,2,4-二氨基丁酸的合成量上升,于18h达到高峰。赖氨酸和苏氨酸与二氨基丁酸的合成表现有协同反馈机制。结果支持了天门冬半醛转氨生成二氨基丁酸的假说。盐胁迫、渗透胁迫和热激增加了二氨基丁酸的合成,可能是因为不同胁迫条件都造成了细胞脱水,从而促进了二氨基丁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生山黧豆 二氨基丁酸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胁迫处理对林生山黧豆蛋白质多肽及其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舰 沈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4期15-20,共6页
应用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了经水分胁迫(PEG)、盐分胁迫(NaCl)和热激(40℃)处理后林生山黧豆(LathyrussylvestrisL.)体内蛋白质多肽及其含量的变化。有些蛋白质经PEG、NaCl和热激处理后可以... 应用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了经水分胁迫(PEG)、盐分胁迫(NaCl)和热激(40℃)处理后林生山黧豆(LathyrussylvestrisL.)体内蛋白质多肽及其含量的变化。有些蛋白质经PEG、NaCl和热激处理后可以产生相同的变化。两种不同的胁迫因子对某些蛋白质的影响有一定的共同性。特定的胁迫条件可以造成特定的影响。不同胁迫因子对同一蛋白质多肽可以造成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生山黧豆 胁迫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牧草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董晓霞 刘兆辉 +3 位作者 李志禄 王学君 江丽华 李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60-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人工草地的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降低,0~40 cm土层脱盐最为强烈,脱盐率达47.8%~48.8%,土壤盐分分布由柱状型转变为底积型;0~20 cm土壤pH值明显降低;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8.4%、42.5%和95.6%、69.8%。紫花苜蓿草地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的盐分离子运移存在着差异。[结论]中度盐渍化土壤种植紫花苜蓿,轻度盐渍化土壤种植林生山黧豆,是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脱盐率 有机质 全氮 紫花苜蓿 林生山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