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叙事风格的跳频与错位--论林棹《潮汐图》的创意与执意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斯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103,共6页
林棹长篇小说《潮汐图》从角色设置到叙事语言都极具开阔性和想象力,她的叙事语言除了拥有古典浪漫特征,还增加了许多陌生化的幻象,营造出神秘吊诡的氛围,输出了她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观感和态度。《潮汐图》的叙事语言因为不断跳频和...
林棹长篇小说《潮汐图》从角色设置到叙事语言都极具开阔性和想象力,她的叙事语言除了拥有古典浪漫特征,还增加了许多陌生化的幻象,营造出神秘吊诡的氛围,输出了她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观感和态度。《潮汐图》的叙事语言因为不断跳频和错位而产生了不稳定的弥散,时而是粤方言的生活化气息,时而是后现代语体的思辨色彩。小说的叙事风格初见“林式语系”雏形,对以往的南中国叙事传统有所挑战。《潮汐图》可谓林棹在叙事探索过程中的驿站,通向可观的未来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棹
《潮汐图》
叙事语言
创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蛙眼的蜃景与虚构的疆域--论林棹《潮汐图》的历史虚构及其边界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思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7,共7页
林棹在长篇小说《潮汐图》中以一只虚构巨蛙的视角展开了对19世纪初叶的历史书写,巨蛙以东方文明与文学自身的寓言形象遍历了象征着自然、资本与政治的广州、澳门与欧陆帝国。虚构既赋予了林棹自在书写历史的自由,同时又具有着其内在的...
林棹在长篇小说《潮汐图》中以一只虚构巨蛙的视角展开了对19世纪初叶的历史书写,巨蛙以东方文明与文学自身的寓言形象遍历了象征着自然、资本与政治的广州、澳门与欧陆帝国。虚构既赋予了林棹自在书写历史的自由,同时又具有着其内在的规定性。一方面,林棹在挥洒想象力的同时不得不掣肘于虚构自身的限度;另一方面,巨蛙所历经的主流现代性叙事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潮汐图》虚构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棹
《潮汐图》
虚构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汐”之势与“交换世界”的两种旅行——评林棹《潮汐图》
3
作者
马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借助巨蛙和冯喜,《潮汐图》写了两种“交换世界”的旅行。巨蛙置身的空间不断昭示自己作为帝国“捕获物”被监禁、被展览的命运,它的命名和旅行,以隐喻的方式关涉清代晚期的民族身份与殖民历史;冯喜的旅行则投射更开阔的历史视野,小说...
借助巨蛙和冯喜,《潮汐图》写了两种“交换世界”的旅行。巨蛙置身的空间不断昭示自己作为帝国“捕获物”被监禁、被展览的命运,它的命名和旅行,以隐喻的方式关涉清代晚期的民族身份与殖民历史;冯喜的旅行则投射更开阔的历史视野,小说借此展示其时环南海区域乃至东南亚乃至全球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动联系。整体而言,《潮汐图》以全球史“潮汐式”的流动视角,“逆写”帝国的叙事,也超越现代性“冲击与回应”的惯性认知,更开放地考察跨文化传播的空间位移,以及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互动与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棹
《潮汐图》
全球史
博物学
逆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叙事风格的跳频与错位--论林棹《潮汐图》的创意与执意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斯琦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10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叙事和传播方式的技术反思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BZW50。
文摘
林棹长篇小说《潮汐图》从角色设置到叙事语言都极具开阔性和想象力,她的叙事语言除了拥有古典浪漫特征,还增加了许多陌生化的幻象,营造出神秘吊诡的氛围,输出了她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观感和态度。《潮汐图》的叙事语言因为不断跳频和错位而产生了不稳定的弥散,时而是粤方言的生活化气息,时而是后现代语体的思辨色彩。小说的叙事风格初见“林式语系”雏形,对以往的南中国叙事传统有所挑战。《潮汐图》可谓林棹在叙事探索过程中的驿站,通向可观的未来发展空间。
关键词
林棹
《潮汐图》
叙事语言
创意风格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蛙眼的蜃景与虚构的疆域--论林棹《潮汐图》的历史虚构及其边界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思远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7,共7页
文摘
林棹在长篇小说《潮汐图》中以一只虚构巨蛙的视角展开了对19世纪初叶的历史书写,巨蛙以东方文明与文学自身的寓言形象遍历了象征着自然、资本与政治的广州、澳门与欧陆帝国。虚构既赋予了林棹自在书写历史的自由,同时又具有着其内在的规定性。一方面,林棹在挥洒想象力的同时不得不掣肘于虚构自身的限度;另一方面,巨蛙所历经的主流现代性叙事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潮汐图》虚构的不足。
关键词
林棹
《潮汐图》
虚构
历史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汐”之势与“交换世界”的两种旅行——评林棹《潮汐图》
3
作者
马兵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笔记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2BZW16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借助巨蛙和冯喜,《潮汐图》写了两种“交换世界”的旅行。巨蛙置身的空间不断昭示自己作为帝国“捕获物”被监禁、被展览的命运,它的命名和旅行,以隐喻的方式关涉清代晚期的民族身份与殖民历史;冯喜的旅行则投射更开阔的历史视野,小说借此展示其时环南海区域乃至东南亚乃至全球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动联系。整体而言,《潮汐图》以全球史“潮汐式”的流动视角,“逆写”帝国的叙事,也超越现代性“冲击与回应”的惯性认知,更开放地考察跨文化传播的空间位移,以及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互动与反响。
关键词
林棹
《潮汐图》
全球史
博物学
逆写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叙事风格的跳频与错位--论林棹《潮汐图》的创意与执意
张斯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蛙眼的蜃景与虚构的疆域--论林棹《潮汐图》的历史虚构及其边界
王思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潮汐”之势与“交换世界”的两种旅行——评林棹《潮汐图》
马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