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胥猛 潘惠新 +2 位作者 张博 王树东 黄敏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基因林木的遗传稳定性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杨树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实现了多年生木本植物基因组的首次破译,势必开启林木分子育种的新时代。综述当前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策略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并就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遗传基因组学 关联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建国 吴月亮 +1 位作者 张丽杰 王钦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249-251,共3页
《林木遗传改良》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的主干课程,建设双语课程是实现《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在对近年来《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林木遗传改良》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的主干课程,建设双语课程是实现《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在对近年来《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双语教学 研究生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代喜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z1期13-17,44,共6页
收集了大量资料 ,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及多世代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技术、森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并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种源 种子园 无性系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坤水 欧阳英雄 林小凡 《江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8-30,共3页
在全面总结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江西林业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今后江西林木遗传改良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江西 林木遗传改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山核桃和杨梅等特色经济林木遗传改良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和成果鉴定
5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0-300,共1页
2006年3月18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和浙江省林业厅联合组织专家对由浙江林学院主持的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招标项目《香榧、山核桃和杨梅等特色经济林木遗传改良与示范》进行验收和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汇报并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 2006年3月18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和浙江省林业厅联合组织专家对由浙江林学院主持的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招标项目《香榧、山核桃和杨梅等特色经济林木遗传改良与示范》进行验收和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汇报并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质疑。经过有关专家的认真答辩,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招标项目 成果鉴定 通过验收 特色经济 山核桃 香榧 示范 杨梅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WB育种策略及其在林木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启少 袁梅 +4 位作者 金李 郜锐菲 曹正英 权奕衡 辛培尧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解决林木传统育种周期长、成本高及杂交障碍等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分析BWB育种策略原理及其在林木中的实践应用。结果显示:优树选择与亲本鉴定是BWB策略实施的关键,通过利用高分辨率的DNA标记技术,能够精确高效地重建... 为解决林木传统育种周期长、成本高及杂交障碍等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分析BWB育种策略原理及其在林木中的实践应用。结果显示:优树选择与亲本鉴定是BWB策略实施的关键,通过利用高分辨率的DNA标记技术,能够精确高效地重建开放授粉群体的谱系结构,实现对遗传参数的准确估计和育种值的预测,从而更高效快捷地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模拟验证表明,BWB策略在林木育种中的遗传增益潜力相当于全同胞策略的80%至98%,毛白杨半同胞家系和华山松二倍体半同胞子代中的父本鉴定成功率均超过70%。此外,BWB策略还成功应用于多种林木的选育,如欧洲赤松、挪威云杉、冬枣、鹅掌楸等,有效提升了育种效率,加速了遗传改良进程。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种子园的更新换代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WB育种策略 谱系重建 林木遗传改良 亲本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嵊 黄敏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6-186,共11页
基因组选择技术是目前动植物遗传育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已在一些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林木具有世代间隔长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育种周期长,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加快林木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林木早期选择... 基因组选择技术是目前动植物遗传育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已在一些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林木具有世代间隔长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育种周期长,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加快林木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林木早期选择研究可以粗略分为3个阶段:基于性状表型早晚期相关的早期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早期选择以及基因组选择。林木遗传改良的目标性状主要是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其大都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在生长进程中受到更加持久的环境影响。同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是随着生长进程而发生变化的。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受限于多年生林木自身特点以及研究基础薄弱,包括世代间隔长、体型高大、幼龄期长、基因组和表型组等组学数据匮乏以及相关研究技术平台不完善等因素。为了推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程,本文介绍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总结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的限制性因素。简要介绍基因组选择的线性模型、统计学估计方法(SNP-BLUP、GBLUP和Bayesian估计模型)和分析工具(rrBLUP、synbreed、BGLR、GVCBLUP、GAPIT、sommer和BLUPGA,等)。概括总结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应用的优势,简要概述阔叶树种(杨属、桉属、油棕属和橡胶树属)和针叶树种(松属和云杉属)的基因组选择研究案例,以油棕基因组选择研究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林木树种的基因组选择研究案例均表明基因组选择技术有助于提高林木选育效率和加快林木育种进程。深入探讨林木树种的参考基因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育种群体、连锁不平衡和多年生属性5个方面对林木基因组选择研究的影响。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但其可行性仍需要大量的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评估。当前林木基因组选择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林木树种的基因组组装质量普遍不高;2)如何开展林木多性状全基因组选择研究;3)针对多年生林木树种自身特点,设计出合理的试验方案,开发具备纵向性状数据处理能力的统计模型和分析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选育效率 林木遗传改良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林木遗传育种学科
8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沈阳农业大学林小遗传育种学科是在沈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硕士授予权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森林培育学科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早在1988年老一代科学家就开始在森林培育学科内招收林木遗传育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学科建设奠... 沈阳农业大学林小遗传育种学科是在沈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硕士授予权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森林培育学科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早在1988年老一代科学家就开始在森林培育学科内招收林木遗传育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2006年林木遗传育种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在林业生物技术、林木遗传改良和森林遗传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 沈阳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 森林培育学 硕士研究生 简介 林木遗传改良 育种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表观遗传学获重要进展
9
《种业导刊》 2015年第3期32-32,共1页
花器官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与繁衍后代的重要生殖过程,对加速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缩短育种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德强团队在对雌雄花器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应答、转录调控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林木中系统地解析... 花器官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与繁衍后代的重要生殖过程,对加速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缩短育种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德强团队在对雌雄花器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应答、转录调控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林木中系统地解析了DNA甲基化修饰对微小RNA的表达调控模式,为构建全面的花器官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其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表观遗传 花器官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过程 北京林业大学 DNA甲基化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全双列交配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雷鸣 张守攻 孙晓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8,共8页
[目的]通过全双列交配设计开展配合力分析,研究SCA(特殊配合力)对重要性状的相对贡献,旨在为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策略制定和育种群体管理提供重要遗传参数信息。[方法]本研究以13个母本和23个父本获得的6×6和4×4两组全双列交配... [目的]通过全双列交配设计开展配合力分析,研究SCA(特殊配合力)对重要性状的相对贡献,旨在为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策略制定和育种群体管理提供重要遗传参数信息。[方法]本研究以13个母本和23个父本获得的6×6和4×4两组全双列交配设计的日本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对象,利用空间模型对16年生和26年生的生长表型数据进行校正,采用单株模型对其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分析,研究加性效应、SCA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在落叶松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自交子代在保存率性状上未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生长性状在一些亲本中甚至优于相应异交后代;生长性状的正反交效应不明显,暗示在今后的育种中无需考虑交配方向。1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显著,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显性和加性效应方差比值分别为1.34和 1.33 。此时按亲本育种值排名选择前10个家系,当联合育种值和SCA进行选择时遗传增益分别为3.21%和8.04%,比单纯育种值选择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6%和7.12%)分别提高16.30%和12.92%;2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加性效应显著而显性效应消失。1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单株广义遗传力和平均家系广义遗传力的变幅分别为0.070-0.074、0.164-0.173和0.546-0.572;2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增至0.13和0.10。[结论]胸径和材积在早期的显性效应显著,通过对SCA的利用可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即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通过控制授粉配制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种子,并从子代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无性扩繁,可获得最大化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SCA 全同胞 遗传参数 日本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沈熙环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和繁育林木优良繁殖材料,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该文简要介绍了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选育良种的主要途径及国内外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对生产的贡献,并评价了我国与林业发达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生物技术的兴起是客... 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和繁育林木优良繁殖材料,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该文简要介绍了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选育良种的主要途径及国内外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对生产的贡献,并评价了我国与林业发达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生物技术的兴起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概括了林木遗传标记和基因工程取得的主要进展,并论述了生物技术在林木中应用的特点和展望。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关系,是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我国林木育种,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但当前应实施以常规育种为主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林木常规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世民 郑义和 《江西林业科技》 1991年第6期32-32,共1页
近年来,生物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自从1960年采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这方面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多种植物原生质体试验证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 近年来,生物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自从1960年采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这方面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多种植物原生质体试验证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以植物原生质体为材料所进行的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及遗传转化的研究,一方面推进了细胞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原生质体 遗传转化 林木育种 全能性 酶法制备 离体培养 细胞融合 细胞生物学 生物技术 林木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遗传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T.L.怀特 崔建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2-1282,共1页
《森林遗传学》不仅系统介绍了森林遗传学原理与林木改良方法,同时,还吸收了林木基因组学、林木分子育种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成果。全书共20章,第1章介绍森林遗传学的概念、范畴、历史和重... 《森林遗传学》不仅系统介绍了森林遗传学原理与林木改良方法,同时,还吸收了林木基因组学、林木分子育种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成果。全书共20章,第1章介绍森林遗传学的概念、范畴、历史和重要性,第2~6章概括介绍森林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第7~10章介绍林木的遗传变异和基因保存策略,第11~17章详细阐述实用林木遗传改良的理论和方法,第18~20章介绍林木基因组学、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及林木基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原理 森林 林木遗传改良 基因组学 林木基因工程 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育种 改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林木种苗发展动向及我省工作的设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玉科 肖石海 +1 位作者 林思京 陈国彪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S1期10-17,共8页
本文扼要介绍国外林木种苗发展动向,以及笔者对我省种苗生产、科研工作了解的情况,提出近期工作设想。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种子 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在广西林科院成功举行
15
作者 覃玉凤 《广西林业》 2007年第1期57-57,共1页
由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06年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3~25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10个省(市)56个教学、科研生产单位180多名代... 由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06年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3~25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10个省(市)56个教学、科研生产单位1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有:热带、南亚热带速生商品林树种遗传、改良与育种现存问题的研讨(问题与对策);热带、南亚热带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在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南方生物质能源资源树种的开发与发展潜力;南方片2~3个具代表性的区域造林树木遗传改良科技协作;今后林木遗传改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 广西南宁 南方 林科院 乡土阔叶树种 林木遗传改良 林木遗传育种 林业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皮栎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周建云 杨祖山 +1 位作者 郭军战 张文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优树选择是人们在短期内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分别应用平均木标准差对比法、小样地法、综合评分法对 4株 30年左右的预选树进行分析 ,初步制定出栓皮栎选优标准 ,确定 SPL- 0 4为优树。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小样地法进行栓皮栎选... 优树选择是人们在短期内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分别应用平均木标准差对比法、小样地法、综合评分法对 4株 30年左右的预选树进行分析 ,初步制定出栓皮栎选优标准 ,确定 SPL- 0 4为优树。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小样地法进行栓皮栎选优较客观、正确 ,工作量较少 ;可以预选树为中心 ,以 2 0 m为半径设置样圆 ,分别计算预选树和平均木胸径、树高、栓皮厚度的差与平均木的比值 m D,m H和 m T,若预选树生长量指标 m D≥ 4 0 % ,m H≥ 30 % ,m T≥ 1 4 0 % ,且形质指标符合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优树选择 选择标准 选择方法 林木遗传改良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谱重建在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雷鸣 张守攻 孙晓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比较研究日本落叶松系谱重建前后生长和化学材性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以期为国内以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主的遗传测定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系谱重建技术获取了来自66个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的601个子代的完整... [目的]比较研究日本落叶松系谱重建前后生长和化学材性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以期为国内以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主的遗传测定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系谱重建技术获取了来自66个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的601个子代的完整系谱信息,并利用单株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了系谱重建前后生长(树高、胸径、材积)和材性(α-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性状的遗传参数(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力、育种值)、育种值准确度和现实遗传增益的变化。[结果]系谱重建后各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均有所下降;胸径和材积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树高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化学性状除了受加性效应控制外,也受显性效应控制;系谱重建后育种值和现实遗传增益的估算准确度高于系谱重建前,现实遗传增益由于加性方差的降低而减少,当以5%的强度进行子代的前向选择时,胸径、材积、α-纤维素、木质素(负选择)及综纤维素的遗传增益较重建前下降了26%、40%、56%、42%和51%,分别为2.72%、5.38%、8.06%、3.48%和8.75%。[结论]系谱重建能够提高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材料遗传参数、育种值和遗传增益估算的准确性,建议以基于系谱重建的单株模型方法取代基于亲本模型的自由授粉家系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系谱重建 自由授粉子代测定 遗传参数 日本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性系林业的优势与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斌 聂艳丽 董晓光 《云南林业》 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
无性系林业的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无性系选育,是林木遗传改良的一种方法、程序或策略;其二指用选育的无性系经过适当配置而进行的造林和经营方法。
关键词 无性系林业 无性系选育 优势 林木遗传改良 经营方法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设备推介:离子注入技术
1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离子注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传改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诱变育种、基因介导、遗传改良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技术对于开展林木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离子注入技术 技术设备 林木遗传改良 改良技术 诱变育种 基因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0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5期66-66,共1页
江西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依托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于2000年12月组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平台.实验室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为手段,进行优良植物新品种选育、创制及开发利用.主... 江西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依托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于2000年12月组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平台.实验室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为手段,进行优良植物新品种选育、创制及开发利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物技术、林木遗传改良与资源培育、森林资源评价与保护、森林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技术 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 森林资源评价 资源开发利用 林木遗传改良 林业科学院 生物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