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军辉 丁昌俊 +8 位作者 李伟 罗克明 王君 张伟溪 钮世辉 张苗苗 赵曦阳 薛良交 殷恒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1,共17页
2024年,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森林质量提升需求,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系列标志性进展,推动育种体系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在基因组学方面,完成杨树、二球悬铃木、橡胶树等11种代表性树种的高质量单倍型或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组装... 2024年,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森林质量提升需求,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系列标志性进展,推动育种体系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在基因组学方面,完成杨树、二球悬铃木、橡胶树等11种代表性树种的高质量单倍型或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组装,构建了涵盖多个代表性类群的超泛基因组,推进比较、群体与泛基因组研究,解析物种地理分化机制与染色体演化路径,实现了种质资源与性状基因的深度整合。围绕木材形成、抗逆响应与产量积累等关键性状,借助多组学联合解析,构建了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激素信号、环境适应等过程的分子网络。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无外源遗传物质的精准改造,建立了适用于多种树种的高效编辑体系,加速了功能基因验证与优异突变体的创制。全基因组选择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先验信息,实现林木复杂性状预测准确率的显著提升,增强了选育效率。在育种技术方面,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加倍相结合的多倍体育种,打破生殖障碍,拓展了速生、抗逆种质的创新路径。全年审定23个突破性良种,覆盖经济林树种与用材树种等主要类型,适宜区域覆盖全国50%以上可造林地。我国林木遗传育种正逐步构建以‘组学资源积累—功能基因挖掘—精准预测模型—分子设计育种—优异种质创制’为主线的育种技术路径体系,并同步推进多树种、多组学、多尺度集成的数据平台与共享系统建设,持续增强支撑复杂性状解析与高效育种的基础能力,为森林碳汇提升、林地提质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 基因组学 性状调控 基因编辑 全基因组选择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战略”导向下的农林高校“林木遗传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刘娟 靳藏馥 +2 位作者 胡冬南 易敏 马际凯 《花卉》 2025年第9期193-195,共3页
“林木遗传学”作为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科技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立足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系统探讨了该课程的特色价值与改革实践路径,课程通过深度挖掘课程育人价值,重构“科学家精... “林木遗传学”作为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科技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立足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系统探讨了该课程的特色价值与改革实践路径,课程通过深度挖掘课程育人价值,重构“科学家精神-使命担当-林业情怀”的育人体系;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实践”的多元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理论-案例-实践”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构建了“知林、爱林、服务于林”的林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林木遗传 价值塑造 多元教学 科技兴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林木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玉兰 王大玮 蔡年辉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林木遗传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新农科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承担着高校思政工作,是推进立德树人的新动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林学专业“林木遗传学”课程为例,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 “林木遗传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新农科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承担着高校思政工作,是推进立德树人的新动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林学专业“林木遗传学”课程为例,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讲授进行融合,以期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传授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林木遗传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遗传改良对土壤养分循环影响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廖雯 《花卉》 2025年第9期151-153,共3页
林木遗传改良是我国人工造林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改良可以不断优化种植间关系,也给土壤养分带来好处。通过探讨林木遗传改良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以遗传特性调控根系生理、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群落的途径,直接控制根系形态与分... 林木遗传改良是我国人工造林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改良可以不断优化种植间关系,也给土壤养分带来好处。通过探讨林木遗传改良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以遗传特性调控根系生理、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群落的途径,直接控制根系形态与分泌物、间接调控微生物功能并重塑土壤养分循环路径。基于人工林实际,讨论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土壤退化、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培育高效养分循环品种、优化混交模式等对策建议,为林业生态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 土壤养分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振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2期39-41,共3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组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林木遗传育种,克服了育种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及非生物胁迫因素导致的育种工作困难,为林木遗传资源的深入挖掘和优良基因的发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研究者结合生物技术分析基因组学...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组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林木遗传育种,克服了育种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及非生物胁迫因素导致的育种工作困难,为林木遗传资源的深入挖掘和优良基因的发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研究者结合生物技术分析基因组学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实例,探究基因组学在林木遗传育种及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林木遗传育种是研究和应用林木遗传变异规律的育种方式,通过选择、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方法,创造和改良林木新品种的过程,旨在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林木新品种,以满足林业生产对优良种源、树种和品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 遗传变异规律 林业生产 育种周期 优良基因 栽培环境 优良种源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科”背景下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6
作者 倪州献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28-131,共4页
为培养新型、高素质种质创新型人才,拓展林木种质创新方向,在“新林科”背景下,探讨非育种方向林学专业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学生专业基础、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教学现状。结合森林保护学专业特点,对该课程教学改革... 为培养新型、高素质种质创新型人才,拓展林木种质创新方向,在“新林科”背景下,探讨非育种方向林学专业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学生专业基础、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教学现状。结合森林保护学专业特点,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包括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选用多样化教材,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以及转变考核评价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为非育种方向林学专业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 非育种 森林保护学 林木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1949—2003年的研究历程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悦 瞿超 +3 位作者 续九如 胡磊 贾黎明 赵世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7,共9页
运用文献计量法 ,统计了包括《建国以来森林培育学科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正式出版的全国性重要学术论文集 ,检索了中国学者基于国内工作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共获得自 1 94 9年以来的关... 运用文献计量法 ,统计了包括《建国以来森林培育学科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正式出版的全国性重要学术论文集 ,检索了中国学者基于国内工作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共获得自 1 94 9年以来的关于林木遗传育种学科论文 1 0 0 0 0余篇 .根据《图书资料分类法》 ,主要从育种、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几方面分类统计了各研究方向发表的论文数 ,以及树木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近 1 0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数 .论述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 研究历程 文献分析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胥猛 潘惠新 +2 位作者 张博 王树东 黄敏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基因林木的遗传稳定性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杨树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实现了多年生木本植物基因组的首次破译,势必开启林木分子育种的新时代。综述当前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策略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并就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遗传基因组学 关联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现状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斌 郑勇奇 +2 位作者 林富荣 李文英 于雪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7-482,共6页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包括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区域保存、以原地保存林为代表的群体保存和以古树为代表的个体保存3种类型。截至2012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669个,面积14979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94%。截至2011年,建立了森林公...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包括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区域保存、以原地保存林为代表的群体保存和以古树为代表的个体保存3种类型。截至2012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669个,面积14979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94%。截至2011年,建立了森林公园2747处,总面积1703万hm2;建立了国家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共962处,总面积1975万hm2;截至2012年,在16个省建立了50多个树种的原地保存林和天然采种林群体;截至2005年,全国共清查出古树名木285.3万株,绝大部分进行了挂牌保护。全国约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都得到了较好保护。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今后应优先考虑如何提高原地保存的质量,解决保护区域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强对原地保存的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资源 原地保存 状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热点述评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志兵 戴晓港 尹佟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 功能基因组学 关联分析 木材形成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Reml及其在林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7
11
作者 边黎明 施季森 +1 位作者 童春发 郑仁华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2,共4页
介绍了当前用于林木遗传分析的主要方法和统计软件,详细阐述了ASReml软件的基本原理、功能、特点、操作步骤以及在当前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和在方差分量估计、育种值预测、多变量分析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此为基础开... 介绍了当前用于林木遗传分析的主要方法和统计软件,详细阐述了ASReml软件的基本原理、功能、特点、操作步骤以及在当前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和在方差分量估计、育种值预测、多变量分析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此为基础开发的TREEPLANdeng等系统在林木遗传评估中的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Reml 混合线性模型 林木遗传分析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纯鑫 刘天颐 +1 位作者 黄少伟 林元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982-17983,共2页
分析了《林木遗传育种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开设综合性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 分析了《林木遗传育种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开设综合性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同时,提出从理论教学课程中分离出实验课,设置综合性实验,形成独立的实践课程,以及将综合性实验与"实习一体化"有机结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嵊 黄敏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6-186,共11页
基因组选择技术是目前动植物遗传育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已在一些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林木具有世代间隔长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育种周期长,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加快林木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林木早期选择... 基因组选择技术是目前动植物遗传育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已在一些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林木具有世代间隔长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育种周期长,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加快林木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林木早期选择研究可以粗略分为3个阶段:基于性状表型早晚期相关的早期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早期选择以及基因组选择。林木遗传改良的目标性状主要是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其大都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在生长进程中受到更加持久的环境影响。同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是随着生长进程而发生变化的。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受限于多年生林木自身特点以及研究基础薄弱,包括世代间隔长、体型高大、幼龄期长、基因组和表型组等组学数据匮乏以及相关研究技术平台不完善等因素。为了推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程,本文介绍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总结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的限制性因素。简要介绍基因组选择的线性模型、统计学估计方法(SNP-BLUP、GBLUP和Bayesian估计模型)和分析工具(rrBLUP、synbreed、BGLR、GVCBLUP、GAPIT、sommer和BLUPGA,等)。概括总结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应用的优势,简要概述阔叶树种(杨属、桉属、油棕属和橡胶树属)和针叶树种(松属和云杉属)的基因组选择研究案例,以油棕基因组选择研究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林木树种的基因组选择研究案例均表明基因组选择技术有助于提高林木选育效率和加快林木育种进程。深入探讨林木树种的参考基因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育种群体、连锁不平衡和多年生属性5个方面对林木基因组选择研究的影响。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但其可行性仍需要大量的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评估。当前林木基因组选择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林木树种的基因组组装质量普遍不高;2)如何开展林木多性状全基因组选择研究;3)针对多年生林木树种自身特点,设计出合理的试验方案,开发具备纵向性状数据处理能力的统计模型和分析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选育效率 林木遗传改良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建国 吴月亮 +1 位作者 张丽杰 王钦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249-251,共3页
《林木遗传改良》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的主干课程,建设双语课程是实现《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在对近年来《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林木遗传改良》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的主干课程,建设双语课程是实现《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在对近年来《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林木遗传改良》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双语教学 研究生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德 谭晓风 胡芳名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7,共10页
AFLP是以PCR扩增为基础的,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简称。它是RFLP和PCR相结合的一种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片断的选择性扩增。AFLP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模板DNA制备、酶切片段的扩增和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分析3个步聚... AFLP是以PCR扩增为基础的,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简称。它是RFLP和PCR相结合的一种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片断的选择性扩增。AFLP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模板DNA制备、酶切片段的扩增和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分析3个步聚。AFLP是一种新颖和强大的DNA指纹技术,结合了RFLP和RAPD的优点,具有高效、快捷、稳定、可靠的特点。本文将AFLP和RFLP、RAPD、SSR等分子标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可产生丰富而稳定的遗传标记,因而在林木分类、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育种和目的基因定位等研究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分子标记 林木遗传育种 PFLP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佟明 沈永宝 郑阿宝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6期38-43,共6页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林木遗传研究领域中进展最快且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一。构建林木遗传图谱是对林木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林木复杂的生物学特性 ,林木的遗传...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林木遗传研究领域中进展最快且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一。构建林木遗传图谱是对林木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林木复杂的生物学特性 ,林木的遗传图谱构建一直被视为作图研究的难区 ,90年代初 ,由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发表的首张林木的遗传图谱曾引起较大的轰动和反响 ,经过 10a来的发展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就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图谱 构建方法 基因定位 辅助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生化指标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磊 杨秀艳 《河北林果研究》 2005年第1期76-79,共4页
阐述了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对与林木生长及抗性有关常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目前生理生化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亲本选配、间接选择和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机制等几个方面。对今后该类指标的应用提出了... 阐述了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对与林木生长及抗性有关常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目前生理生化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亲本选配、间接选择和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机制等几个方面。对今后该类指标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生化指标 林木遗传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斌 郑勇奇 +1 位作者 林富荣 李文英 《湖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70-74,共5页
2013年,中国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46万亿元,林木种业的发展对林业产值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木遗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林木遗传资源多种价值的利用增加了林农收入... 2013年,中国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46万亿元,林木种业的发展对林业产值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木遗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林木遗传资源多种价值的利用增加了林农收入、减轻了贫困、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儿童入学率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中国栽培的木本粮油植物有100多种,其中油茶等代表性树种已大规模种植。今后,将优先考虑木本粮油、木本果蔬等各类经济林树种及其遗传资源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增加品种多样性;培育发展苗木市场,引导良种合理使用;制定扶贫优惠政策,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优先提供优良乔灌木遗传资源及配套加工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资源 经济林树种 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 千年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代喜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z1期13-17,44,共6页
收集了大量资料 ,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及多世代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技术、森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并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种源 种子园 无性系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新叶 黄发新 张亚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00年第C00期73-77,共5页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包括林木在内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指纹图谱绘制和基因型鉴定;...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包括林木在内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指纹图谱绘制和基因型鉴定;(2)种质资源和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3)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数量性状定位;(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6)目的基因定位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林木遗传育种指纹图谱 基因型鉴定 数量性状定位 目的基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