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怀民舞蹈语言的太极元素——以《水月》《行草》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宏 杨萌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林怀民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观其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语言中流淌着中国太极文化鲜活的民族血液。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祖先对天地的感悟和人生的智慧。本文... 林怀民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观其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语言中流淌着中国太极文化鲜活的民族血液。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祖先对天地的感悟和人生的智慧。本文从心意合一、虚实相生、阴阳平衡、万物归"圆"四部分,分析林怀民舞蹈语言中的太极元素,通过分析这种独特的舞蹈语言挖掘其背后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舞蹈语言 太极元素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怀民“云门舞集”的舞蹈“别现代”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史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林怀民“云门舞集”无论什么内容,都有自己的视角、理解和表现方式,其中最本质、最关键的红线就是根脉的关系、文化的延续。“云门”舞者训练有自己的体系:“中西杂糅式训练”。从动作维度看,林怀民以“移植”中国元素为手法,讲究动作... 林怀民“云门舞集”无论什么内容,都有自己的视角、理解和表现方式,其中最本质、最关键的红线就是根脉的关系、文化的延续。“云门”舞者训练有自己的体系:“中西杂糅式训练”。从动作维度看,林怀民以“移植”中国元素为手法,讲究动作所透露的中国文化的质感、韵味。从呼吸维度看,林怀民用呼吸推动舞蹈形态的变化,讲究舞者内在气息的运用。林怀民对音乐选择不是外在的符合,而是内在的契合。“云门舞集”舞美可以分为舞台舞美、实景舞美。“环境舞蹈”在演出形式与演出空间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突破,实现了剧场与非剧场的跨界。“云门舞集”的“别现代”特色为多种元素的交混性、多重方面的超越性、多种形态的张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云门舞集 别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观舞——浅析林怀民人文背景对其舞蹈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晓菲 《艺术科技》 2013年第12期41-41,共1页
林怀民,云门舞集创办人、世界编舞大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他将近四十年对舞蹈的感悟融入《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别》(以下简称《高》)一书告白于天下,文字洗练简洁,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为进一步了解... 林怀民,云门舞集创办人、世界编舞大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他将近四十年对舞蹈的感悟融入《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别》(以下简称《高》)一书告白于天下,文字洗练简洁,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为进一步了解林怀民舞蹈创作的动机及研究林怀民先生的创作理念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本文将结合林怀民先生最新文集《高处眼亮》的文本阅读和代表作品的分析来发现其作品创作的动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文学背景 创作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月》解读林怀民作品意向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璐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2期133-133,共1页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林怀明作品《水月》舞蹈中的音乐与太极与舞蹈动作的关系,阐释了现代舞蹈如何体现“意象”,从而进一步分析林怀民舞蹈作品中西元素合璧的特点,表现手法来体现“水月的佛教意象”,努力探寻林怀民作品产生的根源,进而分...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林怀明作品《水月》舞蹈中的音乐与太极与舞蹈动作的关系,阐释了现代舞蹈如何体现“意象”,从而进一步分析林怀民舞蹈作品中西元素合璧的特点,表现手法来体现“水月的佛教意象”,努力探寻林怀民作品产生的根源,进而分析作品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月 林怀民作品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怀民:舞蹈是我参与社会的手段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枫 《小康》 2009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据《吕氏春秋》记载,黄帝时一个叫大容的编舞家,做了两支舞——云门和大卷。云门,成了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可惜舞步已失传。幸运的是,1973年,一个叫林怀民的男人,一手创建了台湾第一个当代舞团,命名“云门舞集”,自己任“艺术总监”。... 据《吕氏春秋》记载,黄帝时一个叫大容的编舞家,做了两支舞——云门和大卷。云门,成了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可惜舞步已失传。幸运的是,1973年,一个叫林怀民的男人,一手创建了台湾第一个当代舞团,命名“云门舞集”,自己任“艺术总监”。林怀民一生没有婚姻和孩子,视“云门”如珍如宝。如今,“云门”已走过三十余年,成为一支重量级国际舞团,载誉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舞蹈 云门舞集 社会 《吕氏春秋》 艺术总监 当代舞 国际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林怀民舞蹈创作思想研究
6
作者 肖晓菲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4期151-152,共2页
目前,国内的研究者将大部视野都集中在"气"、"意境"、"中国元素"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上,鲜有人去关注林怀民作品的现代属性。因此,文章试图以"现代意识"为突破口开启重新审视林怀民创作... 目前,国内的研究者将大部视野都集中在"气"、"意境"、"中国元素"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上,鲜有人去关注林怀民作品的现代属性。因此,文章试图以"现代意识"为突破口开启重新审视林怀民创作思想的新路径,丰富林怀民创作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现代性 现代意识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林怀民先生舞蹈作品的“创意元素”
7
作者 赵佳 《剧影月报》 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
台湾著名舞蹈编导家林怀民先生,独竖一帜的创作风格与舞台的视觉效果,使世界了解了我们中国人是怎样对待舞蹈、怎样尊重艺术的。林怀民先生的舞蹈作品创意独特,这正是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挖掘、运用和把握。本文旨... 台湾著名舞蹈编导家林怀民先生,独竖一帜的创作风格与舞台的视觉效果,使世界了解了我们中国人是怎样对待舞蹈、怎样尊重艺术的。林怀民先生的舞蹈作品创意独特,这正是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挖掘、运用和把握。本文旨在通过其创作的具体作品来分析他是如何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创意元素的正确、完美运用来达到具有东西方艺术完美融合的,且又极具中国传统形式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元素 舞蹈 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 林怀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怀民舞蹈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济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4-56,共3页
透过林怀民先生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在舞蹈艺术中个人独有的意识观念,以及从这意识观念中衍展出的鲜明的导向独特性。林先生的舞作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人性、生活、文化、社会、历史、自然的深刻认知及透彻感悟,一种极其自觉的对... 透过林怀民先生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在舞蹈艺术中个人独有的意识观念,以及从这意识观念中衍展出的鲜明的导向独特性。林先生的舞作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人性、生活、文化、社会、历史、自然的深刻认知及透彻感悟,一种极其自觉的对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大千世界的内在判断与深度思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舞蹈作品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肯、林怀民和杨丽萍舞蹈中的人文与艺术追求异同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邓肯、林怀民和杨丽萍,作为三位舞蹈艺术家,在各自的舞蹈领域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与语汇,改变着人们对于舞蹈的观念与审美。笔者从三位舞蹈家的人文与艺术追求角度出发,探索三位艺术家精神气质、艺术品格、文化自觉、舞蹈语汇等方面的异同... 邓肯、林怀民和杨丽萍,作为三位舞蹈艺术家,在各自的舞蹈领域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与语汇,改变着人们对于舞蹈的观念与审美。笔者从三位舞蹈家的人文与艺术追求角度出发,探索三位艺术家精神气质、艺术品格、文化自觉、舞蹈语汇等方面的异同,凸显舞蹈家的成功与艺术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的契合,探讨三位舞蹈家各自独特的个性、经历和艺术风格支撑下的艺术创造与文化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肯 林怀民 杨丽萍 人文追求 艺术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中涟漪的清歌——评林怀民的《稻禾》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雪婷 刘欣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第6期38-39,共2页
作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云门舞集《稻禾》于2017年10月18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隆重上演,这是《稻禾》的第99场公演。在众多云门的经典作品之中,《稻禾》凭借其接地气的表达完整展现了整地犁田、培育秧苗等稻米的... 作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云门舞集《稻禾》于2017年10月18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隆重上演,这是《稻禾》的第99场公演。在众多云门的经典作品之中,《稻禾》凭借其接地气的表达完整展现了整地犁田、培育秧苗等稻米的生命进程,以泥土、花粉、谷实、风和水等自然元素为题而起舞的写意风格有着其独特的审美意象,使云门在21世纪世界舞坛上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云门舞集 现代舞 舞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圆”在舞蹈构图中的运用——以林怀民的舞蹈作品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艳 《北方音乐》 2018年第7期15-16,共2页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深知可见,“圆”的形态在中国舞蹈构图中随处可见。林怀民具有中国元素的现代舞,用最简单的“圆”演绎最繁华的效果,将有形的构图生之于无形中,从而产生不同的构图。除此之外,林怀民隐藏着对“圆”的...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深知可见,“圆”的形态在中国舞蹈构图中随处可见。林怀民具有中国元素的现代舞,用最简单的“圆”演绎最繁华的效果,将有形的构图生之于无形中,从而产生不同的构图。除此之外,林怀民隐藏着对“圆”的哲学思想的极大利用,结合现代舞特有的身体语言和方式,造就了中西美学碰撞下的一系列经典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构图 林怀民 舞蹈作品 无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身体: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的身体突破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朝 邹红 《艺苑》 2019年第3期80-84,共5页
身体作为人体运动的第一要义,认清身体对技艺的掌握和表达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如今以"身心二元论"为主导的身体文化发展的局势下,身体被人们忽视和误读。舞蹈作为表现身体运动的极致方式,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先生从中国古... 身体作为人体运动的第一要义,认清身体对技艺的掌握和表达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如今以"身心二元论"为主导的身体文化发展的局势下,身体被人们忽视和误读。舞蹈作为表现身体运动的极致方式,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先生从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中汲取"身心一元"的智慧,从身体层面对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进行了一次由外而内的突破。其突破主要表现在"发现身体""释放身体"和"让身体自在说"三个层面。本文以中国古典美学为基点,从上述三个层面对林怀民先生的身体观进行梳理,并探讨林怀民先生的身体观中技艺与道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身体表现 舞蹈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
13
作者 袁薇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1期115-115,共1页
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创办四十多年来早已享誉中国内外。林怀民的舞蹈艺术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都离不开他对中国这片土地情感。所以,本文在这里从三个方面试着谈一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从舞蹈题材、舞蹈动... 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创办四十多年来早已享誉中国内外。林怀民的舞蹈艺术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都离不开他对中国这片土地情感。所以,本文在这里从三个方面试着谈一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从舞蹈题材、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着手来进行简要分析,说说林怀民是怎样将内心的土地情怀融入现代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土地情怀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怀民舞蹈艺术的忘我与虚静之美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佳晨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5期41-42,共2页
林怀民编创的现代舞蹈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他的舞蹈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老庄哲学思想。老庄哲学的审美观与林怀民舞蹈艺术达到了高度契合,使林怀民的舞蹈呈现出了"忘我""虚静"的艺术审美,形成... 林怀民编创的现代舞蹈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他的舞蹈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老庄哲学思想。老庄哲学的审美观与林怀民舞蹈艺术达到了高度契合,使林怀民的舞蹈呈现出了"忘我""虚静"的艺术审美,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舞蹈风格,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老庄 虚静 舞蹈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性之身”与“主体之身”——论林怀民舞蹈作品《九歌》中的身体觉醒
15
作者 牛喻鑫 陈妍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29-31,44,共4页
《九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代中国编舞家林怀民用现代的眼光对其进行加工与编创,并以舞蹈的形式将其呈现在舞台上,围绕“身体回归”这一哲学命题展开思考,同尼采的“上帝之死”一般,让人们直面身体的价值与... 《九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代中国编舞家林怀民用现代的眼光对其进行加工与编创,并以舞蹈的形式将其呈现在舞台上,围绕“身体回归”这一哲学命题展开思考,同尼采的“上帝之死”一般,让人们直面身体的价值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借古喻今,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身体觉醒,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歌颂,更赋予了其现实性意义,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习近平总书记的英雄观。基于此,文章分析林怀民舞蹈作品《九歌》中的身体觉醒,揭示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九歌》 身体觉醒 英雄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怀民——云门的九歌
16
作者 肖畅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7期125-125,共1页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林怀民大胆地颠覆了屈原的《九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有机结合,创造出了云门的《九歌》,宣扬了时代精神。
关键词 林怀民 革新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现代舞遇到林怀民——漫谈林怀民舞蹈艺术的风格
17
作者 王丹丹 《剧影月报》 2011年第2期64-64,共1页
当我们看惯了"桃李杯"舞蹈比赛和CCTV舞蹈大赛,当我们沉浸于天花乱坠的技术技巧里而渐渐产生了对舞蹈好坏的畸形审美,当我们被荣誉诱惑而错误认知的舞蹈艺术人意义后,我们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看看林怀民的云门舞集,虽然说不清楚,但有... 当我们看惯了"桃李杯"舞蹈比赛和CCTV舞蹈大赛,当我们沉浸于天花乱坠的技术技巧里而渐渐产生了对舞蹈好坏的畸形审美,当我们被荣誉诱惑而错误认知的舞蹈艺术人意义后,我们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看看林怀民的云门舞集,虽然说不清楚,但有那么一种感觉可以让我们慢慢体会到他的舞蹈的力量正在悄悄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林怀民 现代舞 风格 舞蹈大赛 CCTV 舞蹈比赛 云门舞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主义:中国台湾画家何怀硕艺术论诠解
18
作者 郭勇健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
何怀硕是中国台湾第一流的画家,他在画坛的地位,与诗坛的余光中、舞坛的林怀民约略相当。内地学术界对诗人余光中早已耳熟能详,对舞者林怀民也开始有所了解,而对画家何怀硕应当说还比较陌生。在中国知网上,对何怀硕绘画的研究仅有寥寥几... 何怀硕是中国台湾第一流的画家,他在画坛的地位,与诗坛的余光中、舞坛的林怀民约略相当。内地学术界对诗人余光中早已耳熟能详,对舞者林怀民也开始有所了解,而对画家何怀硕应当说还比较陌生。在中国知网上,对何怀硕绘画的研究仅有寥寥几篇,而对何怀硕艺术思想的研究接近于零。实际上,何怀硕在绘画创作之余,好学深思,勤于笔耕,《怀硕三论》奠定了他的“能文”之名。“三论”均为文集,其中《孤独的滋味》是人生论,《苦涩的美感》是艺术论,《大师的心灵》是画家论。尤其是后两论,蕴含着何怀硕数十年艺术思考的结晶。他是艺术家,也是艺术评论家,甚至是艺术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主义 艺术评论家 余光中 艺术理论家 艺术论 林怀民 中国知网 中国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叙事和身体美学的跨文化实践——论云门舞集的结构与艺术风格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秀琴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台湾省现代舞蹈团"云门舞集"的影响力已经从舞蹈界蔓延到整个文化场域,也是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身体"作为舞蹈最核心的语言,云门舞集对身体的美学与文化建构经历了"身体"的隐退... 台湾省现代舞蹈团"云门舞集"的影响力已经从舞蹈界蔓延到整个文化场域,也是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身体"作为舞蹈最核心的语言,云门舞集对身体的美学与文化建构经历了"身体"的隐退、"身体"的彰显、"身体"的创造这一曲折过程,使舞蹈从历史与文化叙事的工具中解放出来,从而发展出属于身体自身的叙事。而对来自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审美资源的借鉴与使用,使云门舞集成长为一个携带着鲜明的美学风格与强烈的创作者理念的现代舞蹈团,它在跨文化实践上的探索为国际范围内的当代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演艺产业 云门舞集 林怀民 身体叙事 身体美学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流浪者之歌》中的禅意 被引量:7
20
作者 庄点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流浪者之歌》这部舞蹈作品是林怀民根据赫曼.赫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林怀民通过现代舞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启发、领略、把握意识形态中超社会、时代、生死、变易的最高本体或真理,与禅学相结合便将其体现到了极致。林怀民创造了一... 《流浪者之歌》这部舞蹈作品是林怀民根据赫曼.赫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林怀民通过现代舞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启发、领略、把握意识形态中超社会、时代、生死、变易的最高本体或真理,与禅学相结合便将其体现到了极致。林怀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编舞方法,首先让演员打坐、冥想,然后演员们都各自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无意之中有所感悟的情绪,通过肢体表达出来,最后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者之歌》 林怀民 流浪 禅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