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怀民舞蹈语言的太极元素——以《水月》《行草》为例 |
周宏
杨萌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4 |
4
|
|
2
|
林怀民“云门舞集”的舞蹈“别现代”表现 |
史红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9 |
6
|
|
3
|
以文观舞——浅析林怀民人文背景对其舞蹈创作的影响 |
肖晓菲
|
《艺术科技》
|
2013 |
1
|
|
4
|
以《水月》解读林怀民作品意向 |
王璐
|
《北方音乐》
|
2016 |
1
|
|
5
|
林怀民:舞蹈是我参与社会的手段 |
苏枫
|
《小康》
|
2009 |
1
|
|
6
|
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林怀民舞蹈创作思想研究 |
肖晓菲
|
《北方音乐》
|
2014 |
0 |
|
7
|
探究林怀民先生舞蹈作品的“创意元素” |
赵佳
|
《剧影月报》
|
2014 |
0 |
|
8
|
林怀民舞蹈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探析 |
朱济光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4
|
|
9
|
邓肯、林怀民和杨丽萍舞蹈中的人文与艺术追求异同比较 |
高原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0
|
风中涟漪的清歌——评林怀民的《稻禾》 |
朱雪婷
刘欣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7 |
3
|
|
11
|
浅论“圆”在舞蹈构图中的运用——以林怀民的舞蹈作品为例 |
熊艳
|
《北方音乐》
|
2018 |
3
|
|
12
|
发现身体: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的身体突破 |
李朝
邹红
|
《艺苑》
|
2019 |
1
|
|
13
|
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 |
袁薇
|
《艺术科技》
|
2014 |
0 |
|
14
|
论林怀民舞蹈艺术的忘我与虚静之美 |
张佳晨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8 |
1
|
|
15
|
“神性之身”与“主体之身”——论林怀民舞蹈作品《九歌》中的身体觉醒 |
牛喻鑫
陈妍
|
《艺术科技》
|
2023 |
0 |
|
16
|
林怀民——云门的九歌 |
肖畅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7
|
当现代舞遇到林怀民——漫谈林怀民舞蹈艺术的风格 |
王丹丹
|
《剧影月报》
|
2011 |
0 |
|
18
|
意象主义:中国台湾画家何怀硕艺术论诠解 |
郭勇健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4 |
0 |
|
19
|
身体叙事和身体美学的跨文化实践——论云门舞集的结构与艺术风格 |
林秀琴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20
|
谈《流浪者之歌》中的禅意 |
庄点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