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
40
1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王全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介绍国内外林地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林地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森林流域壤中流模型及其验证和应用 ,并对这些模型做对比分析 ,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阐述深入研究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意义。同时 ,说明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结合退耕还林工...
介绍国内外林地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林地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森林流域壤中流模型及其验证和应用 ,并对这些模型做对比分析 ,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阐述深入研究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意义。同时 ,说明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实际科学问题 ,针对森林土壤水分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探索变雨强、变容重和大面积流域的林地土壤水分动力学规律 ,从而使森林土壤水分的研究走向成熟和系统化的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运动
林地土壤水分
述评
退耕还林工程
森林
土壤
动力学规律
流域水资源
入渗模型
运动方程
森林流域
对比分析
科学问题
薄弱环节
科学依据
水分
循环
合理利用
国内外
壤中流
变雨强
系统化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剑
赵忠
+2 位作者
袁志发
王迪海
胡小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6-1675,共10页
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和半湿润残塬沟壑区的甘肃省泾川县为代表,研究了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并在原有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土壤深度变化的动...
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和半湿润残塬沟壑区的甘肃省泾川县为代表,研究了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并在原有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土壤深度变化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生态区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具有明显区别,泾川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20-40cm土层深处,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00c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11%左右);安塞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约60cm左右的土层,并在2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5.5%左右);说明泾川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安塞,安塞的降雨和林木根系耗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和深度均大于泾川,且两地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不受降水和林木根系耗水等的影响。(2)利用降水在土壤中的入渗平衡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黄土高原两地(泾川、安塞)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并通过引入参数t(月份)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和土壤深度变化的动态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刻画黄土高原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林地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过耗动态
被引量:
13
3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
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不足,小叶杨林生长发育不良的特点,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区小叶杨的生长影响因子较多,其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水分不足和大气干燥抑制了树木的快速生长与正常发育,这一特点在黄土丘陵区的坡面...
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不足,小叶杨林生长发育不良的特点,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区小叶杨的生长影响因子较多,其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水分不足和大气干燥抑制了树木的快速生长与正常发育,这一特点在黄土丘陵区的坡面林地上更加明显。在丰水年小叶杨林地土壤贮水量与荒山相比减少28~101.91mm;平水年土壤贮水量与荒山相比减少41.2~66.6mm;干旱年土壤贮水量与荒山相比减少37.9~57.3mm。生长在峁顶的小叶杨林0~500cm土壤贮水量亏缺为302~612.2mm;生长在山坡中部的小叶杨林土壤贮水量亏缺为394.4~588.6mm;生长在山坡下部的小叶杨林土壤贮水量亏缺为346.6~574.3mm。从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和干层的形成看,4~16年生小叶杨林地土壤干层的分布深度平均在80~350cm,干层厚度为27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不足5.0%,远低于凋萎湿度,所以,从目前黄土丘陵区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来看,仅能维持其生命,要想获得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工程整地等措施,发展集流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小叶杨
林地土壤水分
消耗动态
集流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广东省发展速生桉树的思考
被引量:
5
4
作者
叶渭贤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由于桉树速生丰产,在广东引发了种植桉树的热潮,但桉树毕竟是一个热带性外来树种,盲目地大面积发展可能会给广东的生态安全带来隐患,应有相应的科学规划指引,限制在不适宜的山区发展,避免不可预测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同时,应重视开发利...
由于桉树速生丰产,在广东引发了种植桉树的热潮,但桉树毕竟是一个热带性外来树种,盲目地大面积发展可能会给广东的生态安全带来隐患,应有相应的科学规划指引,限制在不适宜的山区发展,避免不可预测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同时,应重视开发利用乡土速生树种的科学研究,以保障广东的林业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速生桉
引种
地力退化
林地土壤水分
宏观调控
生态公益林
乡土树种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造林方法的选择及后序管理措施
5
作者
金洪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4期63-63,共1页
一、造林方法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一、造林方法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
林地土壤水分
林木种子
直播造林
立地条件
造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
40
1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王全九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模型与模拟 (G2 0 0 0 0 1860 5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黄土坡面人工林草系统中水分
+1 种基金
养分运移动力学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与水资源的相互影响及合理调控机理( 3 0 2 3 0
文摘
介绍国内外林地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林地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森林流域壤中流模型及其验证和应用 ,并对这些模型做对比分析 ,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阐述深入研究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意义。同时 ,说明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实际科学问题 ,针对森林土壤水分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探索变雨强、变容重和大面积流域的林地土壤水分动力学规律 ,从而使森林土壤水分的研究走向成熟和系统化的阶段 。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运动
林地土壤水分
述评
退耕还林工程
森林
土壤
动力学规律
流域水资源
入渗模型
运动方程
森林流域
对比分析
科学问题
薄弱环节
科学依据
水分
循环
合理利用
国内外
壤中流
变雨强
系统化
容重
Keywords
soil water in forestland
infiltration model
soil water movement in forestland
interflow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剑
赵忠
袁志发
王迪海
胡小宁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6-167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73)
文摘
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和半湿润残塬沟壑区的甘肃省泾川县为代表,研究了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并在原有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土壤深度变化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生态区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具有明显区别,泾川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20-40cm土层深处,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00c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11%左右);安塞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约60cm左右的土层,并在2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5.5%左右);说明泾川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安塞,安塞的降雨和林木根系耗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和深度均大于泾川,且两地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不受降水和林木根系耗水等的影响。(2)利用降水在土壤中的入渗平衡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黄土高原两地(泾川、安塞)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并通过引入参数t(月份)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和土壤深度变化的动态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刻画黄土高原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林地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动态模型
Keywords
the Loess Plateau
Robinia pseudoacacia
soil moisture of the plantation
vertical variation
dynamic model
分类号
Q948.11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过耗动态
被引量:
13
3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08B19课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2000018606)
+2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2AA6Z3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90)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专项等资助
文摘
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不足,小叶杨林生长发育不良的特点,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区小叶杨的生长影响因子较多,其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水分不足和大气干燥抑制了树木的快速生长与正常发育,这一特点在黄土丘陵区的坡面林地上更加明显。在丰水年小叶杨林地土壤贮水量与荒山相比减少28~101.91mm;平水年土壤贮水量与荒山相比减少41.2~66.6mm;干旱年土壤贮水量与荒山相比减少37.9~57.3mm。生长在峁顶的小叶杨林0~500cm土壤贮水量亏缺为302~612.2mm;生长在山坡中部的小叶杨林土壤贮水量亏缺为394.4~588.6mm;生长在山坡下部的小叶杨林土壤贮水量亏缺为346.6~574.3mm。从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和干层的形成看,4~16年生小叶杨林地土壤干层的分布深度平均在80~350cm,干层厚度为27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不足5.0%,远低于凋萎湿度,所以,从目前黄土丘陵区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来看,仅能维持其生命,要想获得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工程整地等措施,发展集流林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小叶杨
林地土壤水分
消耗动态
集流林业
Keywords
the loess hilly region
Pupulus simonii
soil water dynamic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广东省发展速生桉树的思考
被引量:
5
4
作者
叶渭贤
机构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文摘
由于桉树速生丰产,在广东引发了种植桉树的热潮,但桉树毕竟是一个热带性外来树种,盲目地大面积发展可能会给广东的生态安全带来隐患,应有相应的科学规划指引,限制在不适宜的山区发展,避免不可预测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同时,应重视开发利用乡土速生树种的科学研究,以保障广东的林业生态安全。
关键词
广东
速生桉
引种
地力退化
林地土壤水分
宏观调控
生态公益林
乡土树种资源开发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造林方法的选择及后序管理措施
5
作者
金洪伟
机构
黑龙江省富锦市锦山镇林业站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4期63-63,共1页
文摘
一、造林方法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关键词
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
林地土壤水分
林木种子
直播造林
立地条件
造
林地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研究述评
王力
邵明安
王全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模型的建立
李剑
赵忠
袁志发
王迪海
胡小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区小叶杨林地土壤水分过耗动态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广东省发展速生桉树的思考
叶渭贤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造林方法的选择及后序管理措施
金洪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