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大伦 方晰 康文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对林地土壤质地、通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动态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在0~10cm、10~20cm土层中,不同季节,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层次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杉木人工林地的变化却不明显;与杉木林地相比,自然更新林地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程度更为显著.说明针阔叶混交林能够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更新方式 林地土壤性质 采伐迹地更新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3种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韦善华 黄承标 +3 位作者 陶大燕 张克如 何斌 朱贤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99,共5页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物理性状优良度的排序为:灰木莲林>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除pH值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林业示范基地 尾巨桉林 灰木莲林 厚荚相思林 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林分类型林地土壤氮含量与其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向仕敏 陆梅 +3 位作者 徐柳斌 张仕艳 左智天 蒋翠芬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对地处澜沧江上游滇西北山区大理洱源炼铁乡的云南松林,旱冬瓜林,梨树果园,桉树林,桤木+圣诞树混交林5种主要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氮含量与微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含氮量与微生物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林... 对地处澜沧江上游滇西北山区大理洱源炼铁乡的云南松林,旱冬瓜林,梨树果园,桉树林,桤木+圣诞树混交林5种主要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氮含量与微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含氮量与微生物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林地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数量对其土壤氮含量的贡献大于氨化细菌的数量,但氨化作用对其土壤氮含量的贡献大于硝化作用的强弱;林地土壤氮含量的高低与其土壤的微生物学性质强弱一致,而受不同林分类型影响,两者间的关系是显著或极显著的,且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随林地土层的加深,其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土壤氮含量均逐渐减少。5种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与土壤氮含量的排序为:旱冬瓜林>桤木+圣诞树混交林>梨树果园>桉树林>云南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林地土壤氮含量 林地土壤微生物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林地土壤化学响应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洪涛 张劲峰 +4 位作者 田昆 郭华 陈华丽 刘忠杰 薛阳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65-70,共6页
探讨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植物群落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与之相响应。随着其植被的正向演替,林地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均向良性发展: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 探讨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植物群落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与之相响应。随着其植被的正向演替,林地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均向良性发展: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全N及水解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K含量在演替顶极前期达最大含量,到演替顶极期有所下降;速效P含量在演替过程中有所变化,但随其植被演替的变化不明显,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林地上层土壤养分增加较之下层土壤增加率要大。该地区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与其群落的良性发展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 黄背栎林 植被演替过程 林地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