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可霉素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冰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采用厌氧颗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艺在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000—9000mg/L,IC和SBR反...
采用厌氧颗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艺在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000—9000mg/L,IC和SBR反应器中有机负荷分别为0.82kg/(kg·d)和0.26kg/(kg·d)左右的情况下,IC和SBR反应器分别运行60d和7d,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61%,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颗粒污泥
林可霉素废水
废水
处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可霉素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冰
机构
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文摘
采用厌氧颗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艺在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000—9000mg/L,IC和SBR反应器中有机负荷分别为0.82kg/(kg·d)和0.26kg/(kg·d)左右的情况下,IC和SBR反应器分别运行60d和7d,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61%,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颗粒污泥
林可霉素废水
废水
处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
granular sludge
lincomycin waste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可霉素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王冰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