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恩斌
施拥军
+2 位作者
李永夫
周国模
杨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共7页
利用2004与2009年浙江省两期森林连续清查毛竹样地数据,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及核密度估计方法,采用7个指标(样地生物量,样地株数,林分平均胸径,1,2,3和≥4度竹所占比例)描述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
利用2004与2009年浙江省两期森林连续清查毛竹样地数据,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及核密度估计方法,采用7个指标(样地生物量,样地株数,林分平均胸径,1,2,3和≥4度竹所占比例)描述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的主导因素依次为年龄结构因子、样地生物量因子、林分平均胸径因子;浙江现有毛竹林老龄化问题较突出,林分中各龄级所占比极不合理,现有经营措施存在较大缺陷,从而使林分生产力衰退;样地株数较少时,林分平均胸径与样地株数几乎没有相关性,但随着样地毛竹株数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负指数关系;影响毛竹林分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样地株数与林分平均胸径;7个指标中除3度竹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使得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由7个指标构成)在2004年与2009年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胸径小于8.7 cm的林分随着毛竹的生长所占比重在减少,而平均胸径大于8.7 cm的林分在增加,这也说明2009年林分平均胸径比2004年显著增大,样地株数和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有类似的趋势。研究结果对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固碳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林分非空间结构
多元统计分析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浙江省毛竹林固碳潜力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恩斌
施拥军
+1 位作者
李永夫
周国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4,共6页
在毛竹单株生物量模型及其林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毛竹林固碳潜力模型,并阐述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应用Matlab提供的Linprog函数与Solve函数,对所建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1度竹、2度竹、3度竹和≥4...
在毛竹单株生物量模型及其林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毛竹林固碳潜力模型,并阐述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应用Matlab提供的Linprog函数与Solve函数,对所建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1度竹、2度竹、3度竹和≥4度竹占毛竹样地总株数的百分比均为0.25,毛竹林分立竹度为4363株·hm-2,平均胸径为12.1691cm时,毛竹林碳储量达到最大,其值为42220.2149kg·hm-2;根据优化结果与2004年浙江省毛竹林结构现状,提出增加毛竹林固碳量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固碳潜力
林分非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秋月
余坤勇
+4 位作者
项佳
林丽丽
黄河
谢巧雅
刘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4,共7页
通过对野外标准地实测与分析获取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和温度的相关信息,研究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非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模型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6.25%、33.75%.林分非空间...
通过对野外标准地实测与分析获取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和温度的相关信息,研究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非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模型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6.25%、33.75%.林分非空间结构中的郁闭度、树高、枝下高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最显著,而胸径、林分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与气温呈线性负相关,树高、枝下高与空间热环境存在显著正相关,郁闭度每增加0.1,空气温度降低0.4℃;而树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3℃;枝下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7℃.空间结构特征中混交度与空间热环境呈正相关,混交度每增加0.1,温度增加0.19℃;开阔比与空间热环境呈负相关关系,开阔比每增加0.1,温度下降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热环境
林分非空间结构
林分
空间结构
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恩斌
施拥军
李永夫
周国模
杨东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R1002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356
+2 种基金
30900190
31170595)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2012001)
文摘
利用2004与2009年浙江省两期森林连续清查毛竹样地数据,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及核密度估计方法,采用7个指标(样地生物量,样地株数,林分平均胸径,1,2,3和≥4度竹所占比例)描述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的主导因素依次为年龄结构因子、样地生物量因子、林分平均胸径因子;浙江现有毛竹林老龄化问题较突出,林分中各龄级所占比极不合理,现有经营措施存在较大缺陷,从而使林分生产力衰退;样地株数较少时,林分平均胸径与样地株数几乎没有相关性,但随着样地毛竹株数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负指数关系;影响毛竹林分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样地株数与林分平均胸径;7个指标中除3度竹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使得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由7个指标构成)在2004年与2009年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胸径小于8.7 cm的林分随着毛竹的生长所占比重在减少,而平均胸径大于8.7 cm的林分在增加,这也说明2009年林分平均胸径比2004年显著增大,样地株数和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有类似的趋势。研究结果对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固碳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毛竹
林分非空间结构
多元统计分析
显著性差异
Keywords
Phyllostachys edulis
non spatial structure of forest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分类号
S718.5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浙江省毛竹林固碳潜力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恩斌
施拥军
李永夫
周国模
机构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4,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R1002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56
30900190)
文摘
在毛竹单株生物量模型及其林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毛竹林固碳潜力模型,并阐述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应用Matlab提供的Linprog函数与Solve函数,对所建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1度竹、2度竹、3度竹和≥4度竹占毛竹样地总株数的百分比均为0.25,毛竹林分立竹度为4363株·hm-2,平均胸径为12.1691cm时,毛竹林碳储量达到最大,其值为42220.2149kg·hm-2;根据优化结果与2004年浙江省毛竹林结构现状,提出增加毛竹林固碳量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毛竹
固碳潜力
林分非空间结构
Keywords
moso bamboo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forest non-spatial structure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秋月
余坤勇
项佳
林丽丽
黄河
谢巧雅
刘健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70760)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199)
福建省水利厅科技专项(MSK201705)
文摘
通过对野外标准地实测与分析获取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和温度的相关信息,研究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非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模型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6.25%、33.75%.林分非空间结构中的郁闭度、树高、枝下高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最显著,而胸径、林分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与气温呈线性负相关,树高、枝下高与空间热环境存在显著正相关,郁闭度每增加0.1,空气温度降低0.4℃;而树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3℃;枝下高每增加0.1 m,温度增加0.017℃.空间结构特征中混交度与空间热环境呈正相关,混交度每增加0.1,温度增加0.19℃;开阔比与空间热环境呈负相关关系,开阔比每增加0.1,温度下降0.22℃.
关键词
空间
热环境
林分非空间结构
林分
空间结构
森林公园
Keywords
spatial thermal environment
non-spatial structure of forest st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forest stand
forest park
分类号
TU985.1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刘恩斌
施拥军
李永夫
周国模
杨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浙江省毛竹林固碳潜力
刘恩斌
施拥军
李永夫
周国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森林公园林分结构特征对空间热环境的影响
赵秋月
余坤勇
项佳
林丽丽
黄河
谢巧雅
刘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