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分结构与视觉形态性状的耦合关系——以北京市浅山区风景游憩林为例
1
作者 南晓凡 马冰倩 +4 位作者 薛永鑫 于淼 徐程扬 金莹杉 金桂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0,共11页
【目的】探索林分结构与视觉形态性状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形成机制,为提升风景游憩林质量的技术创新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浅山区风景游憩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林分结构与... 【目的】探索林分结构与视觉形态性状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形成机制,为提升风景游憩林质量的技术创新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浅山区风景游憩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林分结构与视觉形态对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耦合度分析等方法,分析林分结构与视觉形态性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1)各林分结构指标均对林内景观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并可提取出林木大小(I_(TS))与林分水平覆盖(I_(HC))两个主成分,其中林木大小指数对景观美景度产生正向的综合影响,林分水平覆盖指数对景观美景度值产生负向综合影响。(2)林分结构通过影响林木干冠形态、创造林下游憩空间、丰富林内景观多样性等方式影响视觉形态性状。其中,ITS与视觉形态性状之间呈现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而IHC则与视觉形态性状呈现相互拮抗作用。(3)林分结构性状与视觉形态性状之间高度耦合且相互协调,耦合度范围为0.81~0.99,耦合协调度范围为0.58~0.89。景观美景度呈现随耦合协调度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两者协调程度较高的风景游憩林视觉质量较优。【结论】林分结构性状和林内视觉形态性状均对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林分结构性状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视觉形态性状的变化。因此,通过优化林分结构可显著提高景观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游憩林 林内景观 林分结构性状 视觉形态性状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