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人工林林冠层对氮、磷、硫的截留效应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捷
刘洋
+2 位作者
张健
欧江
崔宁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共7页
观测宜宾高县来复镇18,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以及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在雨季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并对其全磷(TP)、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硫(S)进行同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对降雨截留能力要...
观测宜宾高县来复镇18,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以及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在雨季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并对其全磷(TP)、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硫(S)进行同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对降雨截留能力要高于马尾松纯林,但在秋末落叶后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截留能力显著减弱;(2)林龄对茎流、穿透雨中氮、磷和硫的月平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针阔混交林中NO-3-N、NH+4-N月平均含量显著低于两个马尾松纯林,秋末落叶后针阔混交林的TP、NO-3-N、NH+4-N、S月平均含量都显著降低;(3)从穿透雨、树干茎流的氮、磷、硫总含量来看,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最高,针阔混交林含量最低,经过针阔混交林冠层后,穿透雨中的NO-3-N、TP、S和NH+4-N总含量降低;(4)林型对树干茎流穿透雨中氮和硫的总含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对磷的总含量没有显著影响;(5)在降雨观测期内,大气降雨中P的输入量为0.028kg/hm2,NH+4-N的输入量为0.238kg/hm2,NO-3-N的输入量为0.344kg/hm2,S的输入量为5.471kg/hm2。S在经过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1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以及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后,总的净输入量分别为-3.770,-4.692,-6.131kg/hm2,说明3个人工林林冠层对S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TP、NH+4-N、NO-3-N、S在经过针阔混交林后总的净输入量分别为-0.009,-0.272,-0.156,-6.131kg/hm2,说明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对其都有吸附能力。因此,在马尾松人工纯林内混交阔叶树种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截留过滤氮、磷和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层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前水库上游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林冠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程传民
王华伟
陈赫男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利用森林水文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18 mm的降雨条件下,生态修复区内不同树种林冠对降雨截留量的排序为油松>赤...
利用森林水文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18 mm的降雨条件下,生态修复区内不同树种林冠对降雨截留量的排序为油松>赤松>侧柏>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没有发现有类似的规律,针叶林比阔叶林的林冠截留量大。②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冠截留量的影响总体趋势为造林密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多,反之林冠截留量就越少;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冠截留量的变化规律相反。③不同郁闭度林分与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规律相同。④不同混交方式的林分对降雨的截留量排序为松刺栎混交>油松>松栎混交>松刺混交>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的规律不明显。⑤生态修复区内典型植被林冠截留量在降雨量较小时(P=4.50 mm)截留作用很明显,林冠截留率较大;但随着雨量增加,树干径流量逐渐增大,林冠截留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典型植被类型
林冠层截留
量
树干径流量
林内穿透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碌曲县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估算
3
作者
完地草
拜蕊
袁晶晶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94-98,共5页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2011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林分类型、林龄、坡度的林冠层截留量、凋落物层持水量和土壤层蓄水量进行了比较,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评价了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作...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2011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林分类型、林龄、坡度的林冠层截留量、凋落物层持水量和土壤层蓄水量进行了比较,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评价了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作用层来看,林冠层是水源涵养的核心作用层;各类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青海云杉纯林,就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来看,各类植被的排序为巴山冷杉纯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大果圆柏纯林>桦木纯林>青海云杉纯林>杨类纯林;从林龄来看,中龄林水源涵养量最大,因为其所占的面积最大,过熟林、成熟林和近熟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较大,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分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从坡度来看,平坡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184.57t/hm^(2),险坡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弱,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仅157.26t/hm^(2)。了解碌曲县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加上合理的管理和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植被的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层截留
量
凋落物
层
持水量
土壤
层
蓄水量
甘肃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动态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邓永红
肖丰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1期90-95,共6页
基于2007年和2017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200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3548.2×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52.0 t/hm^2,经济价值达2.84×1...
基于2007年和2017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200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3548.2×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52.0 t/hm^2,经济价值达2.84×10^11元;201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4182.8×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86.0 t/hm^2,经济价值达3.35×10^11元。2017年与2007年相比,总涵养水源增加量达634.6×10^7 m^3,平均每年增加63.5×10^7 m^3,经济价值增加5.1×1010元,平均每年增加5.0×10^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功能
林冠层截留
枯枝落叶
层
持水
土壤
层
蓄水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人工林林冠层对氮、磷、硫的截留效应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捷
刘洋
张健
欧江
崔宁洁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C09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28)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ZC0017)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2JY0047)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11TD006)
文摘
观测宜宾高县来复镇18,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以及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在雨季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并对其全磷(TP)、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硫(S)进行同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对降雨截留能力要高于马尾松纯林,但在秋末落叶后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截留能力显著减弱;(2)林龄对茎流、穿透雨中氮、磷和硫的月平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针阔混交林中NO-3-N、NH+4-N月平均含量显著低于两个马尾松纯林,秋末落叶后针阔混交林的TP、NO-3-N、NH+4-N、S月平均含量都显著降低;(3)从穿透雨、树干茎流的氮、磷、硫总含量来看,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最高,针阔混交林含量最低,经过针阔混交林冠层后,穿透雨中的NO-3-N、TP、S和NH+4-N总含量降低;(4)林型对树干茎流穿透雨中氮和硫的总含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对磷的总含量没有显著影响;(5)在降雨观测期内,大气降雨中P的输入量为0.028kg/hm2,NH+4-N的输入量为0.238kg/hm2,NO-3-N的输入量为0.344kg/hm2,S的输入量为5.471kg/hm2。S在经过3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18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以及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后,总的净输入量分别为-3.770,-4.692,-6.131kg/hm2,说明3个人工林林冠层对S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TP、NH+4-N、NO-3-N、S在经过针阔混交林后总的净输入量分别为-0.009,-0.272,-0.156,-6.131kg/hm2,说明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对其都有吸附能力。因此,在马尾松人工纯林内混交阔叶树种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截留过滤氮、磷和硫的作用。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层截留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s
throughfall
stemflow
canopy interception
分类号
S756.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15.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前水库上游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林冠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程传民
王华伟
陈赫男
机构
泰安市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站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林业项目专题(2006BAD26B06
2006BAD03A1205)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8KFJJ06)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森林水文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18 mm的降雨条件下,生态修复区内不同树种林冠对降雨截留量的排序为油松>赤松>侧柏>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没有发现有类似的规律,针叶林比阔叶林的林冠截留量大。②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冠截留量的影响总体趋势为造林密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多,反之林冠截留量就越少;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冠截留量的变化规律相反。③不同郁闭度林分与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规律相同。④不同混交方式的林分对降雨的截留量排序为松刺栎混交>油松>松栎混交>松刺混交>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的规律不明显。⑤生态修复区内典型植被林冠截留量在降雨量较小时(P=4.50 mm)截留作用很明显,林冠截留率较大;但随着雨量增加,树干径流量逐渐增大,林冠截留率呈减小趋势。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典型植被类型
林冠层截留
量
树干径流量
林内穿透雨量
Keyword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ypical vegetation type
canopy interception
amount of stemflow
throughfall in forest area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碌曲县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估算
3
作者
完地草
拜蕊
袁晶晶
机构
玛曲县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94-98,共5页
文摘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2011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林分类型、林龄、坡度的林冠层截留量、凋落物层持水量和土壤层蓄水量进行了比较,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评价了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作用层来看,林冠层是水源涵养的核心作用层;各类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青海云杉纯林,就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来看,各类植被的排序为巴山冷杉纯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大果圆柏纯林>桦木纯林>青海云杉纯林>杨类纯林;从林龄来看,中龄林水源涵养量最大,因为其所占的面积最大,过熟林、成熟林和近熟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较大,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分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从坡度来看,平坡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184.57t/hm^(2),险坡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弱,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仅157.26t/hm^(2)。了解碌曲县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加上合理的管理和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植被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层截留
量
凋落物
层
持水量
土壤
层
蓄水量
甘肃碌曲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动态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邓永红
肖丰
机构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1期90-95,共6页
文摘
基于2007年和2017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200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3548.2×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52.0 t/hm^2,经济价值达2.84×10^11元;201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4182.8×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86.0 t/hm^2,经济价值达3.35×10^11元。2017年与2007年相比,总涵养水源增加量达634.6×10^7 m^3,平均每年增加63.5×10^7 m^3,经济价值增加5.1×1010元,平均每年增加5.0×10^9元。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功能
林冠层截留
枯枝落叶
层
持水
土壤
层
蓄水
云南省
Keywords
forest ecosystem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canopy interception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litter layer
water storage of soil
Yunnan Province
分类号
S727.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5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人工林林冠层对氮、磷、硫的截留效应
张捷
刘洋
张健
欧江
崔宁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前水库上游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林冠层水文效应
程传民
王华伟
陈赫男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碌曲县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估算
完地草
拜蕊
袁晶晶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动态评价
邓永红
肖丰
《林业调查规划》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