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徐彩瑶
王朝勇
+2 位作者
穆亚丽
孔凡斌
廖文梅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14,共19页
【目的】在建设产业韧性强的林业强国背景下,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单元面板数据,构建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
【目的】在建设产业韧性强的林业强国背景下,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单元面板数据,构建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空间收敛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2011—2020年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由2011年的3.19增至2020年的4.53,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空间集聚特征主要呈显著的高-高聚集、高-低聚集和低-高聚集。2)2011—2020年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非均衡性逐渐扩大,Dagum基尼系数由2011年的0.3065增至2020年的0.3259。3)基于东中西部分区的结果表明,超变密度和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胡焕庸线分区的结果表明,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的主要影响因素。4)2011—2020年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不存在σ收敛特征,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基于东中西部分区的结果表明,中国及各地区林业经济韧性水平的条件β收敛速度快于绝对β收敛速度,且中部地区的条件β收敛速度最快;基于胡焕庸线分区的结果表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收敛速度高于中国和胡焕庸线以东地区。5)适应力、可持续性、产业协作性以及林业农药使用量、林下经济产值、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带动产值等是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和智慧林业,推动林业生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提质增效,完善森林资源高水平保护和培育机制,提高林业适应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科学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新业态,实现林业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服务区域经济,推动林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韧性
非均衡性
空间收敛
地理探测器
胡焕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否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基于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1
2
作者
穆亚丽
王浩
+1 位作者
杨红强
孔凡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6,共16页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机制检验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检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是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的主要路径,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效应更强且边际效益递增,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越高,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提升效应越强。2)在不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下,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表现为前期极强的数字红利、中期面临数字化瓶颈、后期效益递增。3)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存在门槛效应,当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时,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跨越第一个阈值后,随着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4)除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降水量对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注重分阶段动态化和差异化提升数字赋能林业经济韧性,与加强经济基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借助自然禀赋协同提升林业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发展
林业经济韧性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徐彩瑶
王朝勇
穆亚丽
孔凡斌
廖文梅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千万工程”研究院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14,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1328,42371294,42071283,72263017)。
文摘
【目的】在建设产业韧性强的林业强国背景下,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单元面板数据,构建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空间收敛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2011—2020年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由2011年的3.19增至2020年的4.53,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空间集聚特征主要呈显著的高-高聚集、高-低聚集和低-高聚集。2)2011—2020年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非均衡性逐渐扩大,Dagum基尼系数由2011年的0.3065增至2020年的0.3259。3)基于东中西部分区的结果表明,超变密度和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胡焕庸线分区的结果表明,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的主要影响因素。4)2011—2020年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不存在σ收敛特征,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基于东中西部分区的结果表明,中国及各地区林业经济韧性水平的条件β收敛速度快于绝对β收敛速度,且中部地区的条件β收敛速度最快;基于胡焕庸线分区的结果表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收敛速度高于中国和胡焕庸线以东地区。5)适应力、可持续性、产业协作性以及林业农药使用量、林下经济产值、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带动产值等是中国林业经济韧性水平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和智慧林业,推动林业生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提质增效,完善森林资源高水平保护和培育机制,提高林业适应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科学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新业态,实现林业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服务区域经济,推动林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林业经济韧性
非均衡性
空间收敛
地理探测器
胡焕庸线
Keywords
forestry economic resilience
non-equilibrium
spatial convergence
geographical detector
Hu Huanyong line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学]
F30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否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基于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1
2
作者
穆亚丽
王浩
杨红强
孔凡斌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林产品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6,共1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项目(2023M7417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28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23&ZD103)。
文摘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机制检验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检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是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的主要路径,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效应更强且边际效益递增,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越高,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提升效应越强。2)在不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下,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表现为前期极强的数字红利、中期面临数字化瓶颈、后期效益递增。3)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存在门槛效应,当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时,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跨越第一个阈值后,随着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4)除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降水量对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注重分阶段动态化和差异化提升数字赋能林业经济韧性,与加强经济基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借助自然禀赋协同提升林业经济韧性。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发展
林业经济韧性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红利
Keywords
rural digital development
forestry economic resilience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digital dividend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学]
F326.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
徐彩瑶
王朝勇
穆亚丽
孔凡斌
廖文梅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否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基于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穆亚丽
王浩
杨红强
孔凡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