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 误释俗字补正——兼论俗字研究对于民间写本文契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唐智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对《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年)》中十余处俗字释读疏漏进行了辨析与补正。即“伐”当为“代”的讹俗字,而非“伐”;“■”当为“面”的俗字,而非“日”;“(冫又)”当为“收”的俗字,而非“决”;“二卖二文”之“文”当为... 对《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年)》中十余处俗字释读疏漏进行了辨析与补正。即“伐”当为“代”的讹俗字,而非“伐”;“■”当为“面”的俗字,而非“日”;“(冫又)”当为“收”的俗字,而非“决”;“二卖二文”之“文”当为“收”字之讹;“沃”“■”均为“添”的俗字,而非“涂”“■”;“議唁”“言”当为“異(异)言”,而非“議唁”“謱言”;“■”“■”当为“興(兴)”的俗字,而非“莫”;“■”“■”当为“眾(众)”的俗字,而非“我”“象”;“■魂”当为“祖坟”,而非“祺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苗族林业契约文书 俗字 误释 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清水江流域林业契约文书整理和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国君 王紫玥 《古今农业》 2019年第4期109-120,108,共13页
清水江流域位处贵州东南部苗侗地区,明清以来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营林基地,留下了诸多林业契约文书,内容涉及林业管理、林业贸易、林业经济诸多方面,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引起了学界关注,产出成果颇夥,故系统梳理学界整理和研究成果,总结... 清水江流域位处贵州东南部苗侗地区,明清以来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营林基地,留下了诸多林业契约文书,内容涉及林业管理、林业贸易、林业经济诸多方面,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引起了学界关注,产出成果颇夥,故系统梳理学界整理和研究成果,总结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展开我国民族山区人工营林生态建设、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林业契约文书 林业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林契中的产权形式与深化林权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梦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41-47,共7页
清水江林契所体现的产权形式是数百年来林业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对于当前的林权改革来说,它在林业政策制定、林地所有者权益维护、林权交易管理、林木处置权落实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林业契约文书 产权形式 林权改革 清水江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都柳江流域人工营林发展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凯 《古今农业》 2020年第1期45-54,100,共11页
都柳江流域和清水江流域同为黔东南地区重要的木材产地,在清至民国时期皆出现了人工营林的大规模发展,留下了大量林业契约文书。目前学界多关注清水江流域的林业问题,但对与之毗邻的都柳江流域关注较少,未能全面反映黔东南地区林业发展... 都柳江流域和清水江流域同为黔东南地区重要的木材产地,在清至民国时期皆出现了人工营林的大规模发展,留下了大量林业契约文书。目前学界多关注清水江流域的林业问题,但对与之毗邻的都柳江流域关注较少,未能全面反映黔东南地区林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故探究都柳江流人工营林的发展和原因,揭示留存在当地的林业契约文书价值,可为黔东南林业发展的解读和今天贵州省的山地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流域 人工营林 林业契约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