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西北地区山杏林下仿野生栽培兴安升麻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怡然 刘燕莎 +3 位作者 田建芬 张智婷 赵海超 李晓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26-29,48,共5页
为研究冀西北地区山杏林下仿野生栽培兴安升麻叶片的光合特性,以林下移栽2年和5年的兴安升麻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叶位的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结果表明:山杏林下光... 为研究冀西北地区山杏林下仿野生栽培兴安升麻叶片的光合特性,以林下移栽2年和5年的兴安升麻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叶位的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结果表明:山杏林下光照强度随兴安升麻叶位高的下降呈指数下降趋势;山杏林下移栽2年兴安升麻新生叶P_(n)、T_(r)、G_(s)、C_(i)均显著高于原生叶;移栽5年兴安升麻叶片P_(n)、T_(r)、G_(s)均在第2位叶达到最大值,C_(i)在第5位叶达到最大值。由此表明,兴安升麻是耐阴植物,适宜在冀西北地区山杏林下仿野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升麻 林下仿野生栽培 光合特性 光照强度 冀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2
作者 董丽辉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4期40-42,共3页
金线莲作为珍贵的药用植物,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备受重视。随着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研究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分析了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包括选地、建园、定植、种植后管理、采收,以期为金线莲的保... 金线莲作为珍贵的药用植物,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备受重视。随着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研究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分析了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包括选地、建园、定植、种植后管理、采收,以期为金线莲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林下仿野生栽培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林下仿野生栽培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加焱 余红伟 方锡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66-67,共2页
金线莲为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稀缺,林下仿野生栽培是满足人们对金线莲数量和品质需求的较好途径。本文利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金线莲,对不同月龄干燥全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龄和8月龄干燥全草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分别... 金线莲为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稀缺,林下仿野生栽培是满足人们对金线莲数量和品质需求的较好途径。本文利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金线莲,对不同月龄干燥全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龄和8月龄干燥全草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分别为9.226 mg/g和9.627 mg/g,后者较前者提高4.35%;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含量分别为191.702 mg/g和125.249 mg/g,后者较前者下降34.66%;多酚(以没食子酸计)含量分别为8.006 mg/g和8.641 mg/g,后期较前者提高7.93%。初步表明,林下仿野生栽培金线莲全株总黄酮和多酚含量随月龄延长而提高、多糖含量随月龄延长而下降。这一结果可为金线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林下仿野生栽培 月龄 总黄酮 多糖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仿野生栽培密度和采收期对金线莲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危青泉 《绿色科技》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分析不同林下种植密度和不同采收期对金线莲种植的影响,确定仿野生栽培适宜密度和最佳采收期。以福建红霞金线莲品种作为观察对象,规划三种种植密度,分别为2.0 cm×2.0 cm、4.0 cm×4.0 cm、6.0 cm×6.0 cm,对比不同林下种... 分析不同林下种植密度和不同采收期对金线莲种植的影响,确定仿野生栽培适宜密度和最佳采收期。以福建红霞金线莲品种作为观察对象,规划三种种植密度,分别为2.0 cm×2.0 cm、4.0 cm×4.0 cm、6.0 cm×6.0 cm,对比不同林下种植密度植株长势、生长状况、药用成分含量。另取4.0 cm×4.0 cm单一种植密度作为重点抚育管理区域,对比不同采收期金线莲植株长势。结果表明:移栽150天后,林下种植密度(4.0 cm×4.0 cm)根长、根数、茎长、茎粗、叶宽、叶长达到最大值,与2.0 cm×2.0 cm和6.0 cm×6.0 cm种植密度相比(P<0.05);4.0 cm×4.0 cm种植密度植株鲜重、干重高于其他两种种植密度(P<0.05);种植密度越高,植株成活率越高;随着移栽进程的不断增加,植株根、茎、叶生长量持续增加,移栽6个月时根长、根数、茎粗达到最大值。金线莲林下仿野生适宜种植密度为4.0 cm×4.0 cm,移栽后6个月为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林下仿野生栽培 栽培密度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肉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所坤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0期146-148,共3页
云南白肉灵芝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食药用菌研究中心由野生的白肉灵芝资源中发掘选育出来的一个栽培新品种,属于灵芝属中的罕见低温型种类,自然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区域;菌盖和菌柄的质地均匀、肉质白色,属于云... 云南白肉灵芝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食药用菌研究中心由野生的白肉灵芝资源中发掘选育出来的一个栽培新品种,属于灵芝属中的罕见低温型种类,自然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区域;菌盖和菌柄的质地均匀、肉质白色,属于云南高原地带特有的一种特殊的品种,因其肉质为雪白色闻名于世,其有效成分和功效远远高于普通赤芝,产量极为稀少,价格昂贵。为有效提升云南白肉灵芝产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本文就白肉灵芝在师宗县的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及其实践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灵芝 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头肾林下仿野生不同栽培方式对其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方永 王平 +6 位作者 程玉芳 倪海枝 王引 颜帮国 吴江 邱智敏 柳新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5期91-96,共6页
本研究选择了5种不同树种与菜头肾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连续3年观察多地菜头肾的生长情况,同时研究了枇杷下间作等3种仿野生栽培方式对菜头肾土壤营养、块根营养成分和主要化合物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菜头肾林下仿野生栽培优先选择树种... 本研究选择了5种不同树种与菜头肾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连续3年观察多地菜头肾的生长情况,同时研究了枇杷下间作等3种仿野生栽培方式对菜头肾土壤营养、块根营养成分和主要化合物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菜头肾林下仿野生栽培优先选择树种为枇杷和杉木,不适宜树种为马尾松、锥栗、青冈。林下仿野生栽培菜头肾的土壤、块根营养元素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野生林地。野生种菜头肾的化学成分为16种、仿野生栽培为19种。综合评判菜头肾4种栽培方式可知,枇杷林套种、间作栽培优于其他2种。本研究对于林下仿野生栽培菜头肾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有重要意义,为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创造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头肾 林下仿野生栽培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平县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启东 杨恒 +2 位作者 李振东 谭甫辉 杨承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78-81,共4页
天麻是一味大宗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领域药谱中广泛应用,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林地效益,黎平县开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本文主要从种植区选择、菌材选择及培植、整地种植、天麻基地管理与管护、病虫害防治... 天麻是一味大宗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领域药谱中广泛应用,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林地效益,黎平县开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本文主要从种植区选择、菌材选择及培植、整地种植、天麻基地管理与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运输、加工和分级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以期为黎平县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林下仿野生栽培 菌材培育 田间管理 采收 加工分级 贵州黎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