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宏伟 单明 +4 位作者 冯春国 李志范 肖瑾 罗靖 张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术毕将骨窗及术野上移,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视野暴露并显微观察。结果①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可显露中后部桥小脑角区,充分暴露面听神经;经舌咽神经与小脑绒球间隙可直视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相关结构,手术减压有效、安全、彻底;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手术创伤大,暴露角度受限,术中操作困难。结论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安全,减压效果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 中血管神经复合体 显微解剖 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附68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陆雄 漆松涛 +2 位作者 邱炳辉 黄广龙 潘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8-500,共3页
目的总结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枕部开颅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的68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录像资料及术后早期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6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 目的总结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枕部开颅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的68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录像资料及术后早期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6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失语、轻偏瘫1例,视野缺损3例。11例出现早期或迟发性脑积水。结论枕部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视野开阔,暴露范围广泛,适合于切除任何大小及生长方向的松果体区肿瘤,尤其适合于大型肿瘤和小儿患者。脑积水是术后处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经小脑 松果体区 脑肿瘤 小脑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极外侧入路手术路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蔡润 彭翔 +2 位作者 屈宏彦 江锋 陈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结构,以提高颅颈交界区病变经枕下极外侧入路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1个尸体头颅标本经枕下极外侧入路模拟手术操作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相关结构。结果该径路中可观察到的解剖结构... 目的研究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结构,以提高颅颈交界区病变经枕下极外侧入路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1个尸体头颅标本经枕下极外侧入路模拟手术操作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相关结构。结果该径路中可观察到的解剖结构主要有:①椎动脉第Ⅱ段的上部及第Ⅲ、Ⅳ段的走行及其分支。②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结构;③后组颅神经根丝及其走行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椎动脉第Ⅲ段右侧长度为(23.6±2.9)mm(17.5~26.6mm);左侧长度为(24.1±2.1)mm(19.2~25.6mm);椎动脉穿硬膜处到枕骨大孔后正中缘的距离,右侧(22.1±3.1)mm(18.2~28.3mm);左侧(22.0±2.9)mm(17.4~26.8mm)。寰椎横突是重要的骨性标志。枕下三角和C2神经根腹侧支是确定椎动脉的重要标志。结论枕下极外侧入路磨除枕髁后、内1/3就可以较好地显露颅颈交界区腹外侧。熟悉掌握该区椎动脉走行及枕髁的毗邻关系,可以预防枕下极外侧入路手术中损伤重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极外侧 颅颈交界区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 被引量:14
4
作者 葛明 张俊廷 +3 位作者 贾桂军 吴震 崔勇 齐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总结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远外侧入路的优点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3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远外侧入路治疗的92例枕大孔区肿瘤病例。结... 目的总结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远外侧入路的优点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3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远外侧入路治疗的92例枕大孔区肿瘤病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部切除66例(71.7%);近全切除22例(23.9%);大部切除4例(4.3%)。术后有41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6%。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2.17%。结论经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直接显露下斜坡,暴露延髓颈髓腹侧,对脑神经提供良好的显露,易于控制椎动脉近端、远端及其分支,可以避免对脑干的牵拉,可以提高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大孔区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极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定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博 周茂德 +2 位作者 杨扬 荣宝刚 李新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进行枕下极远外侧手术,逐步定量测量枕骨大孔的显露范围。方法用10例骨性颅骨及环椎观察测量骨性结构,对10例尸体头颅显微镜下进行枕下极远外侧手术,手术分为三部分:切除环椎侧块及后弓、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后缘及枕髁... 目的本研究通过进行枕下极远外侧手术,逐步定量测量枕骨大孔的显露范围。方法用10例骨性颅骨及环椎观察测量骨性结构,对10例尸体头颅显微镜下进行枕下极远外侧手术,手术分为三部分:切除环椎侧块及后弓、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后缘及枕髁全部。结果椎动脉内缘距中线距离为(15.94±2.33)mm(左),(15.46±1.38)mm(右);枕下海绵窦内缘距中线距离为(12.39±3.29)mm(左),(12.42±2.52)mm(右)。保留枕髁完整所能显露的最大范围均未达中线,至中线的距离:(1.69±0.91)mm(左),(1.68±1.12)mm(右);磨除枕髁后部至舌下神经管后缘所显露的最大范围均越过中线至手术对侧,越过中线的距离:(3.12±1.28)mm(左),(3.43±1.13)mm(右);磨除枕髁全部时所显露最大范围均越过中线至手术对侧,越过中线的距离:(6.50±0.99)mm(左),(6.79±0.76)mm(右)。结论磨除环椎后弓应在中线两侧12.5mm的范围内,磨除枕髁可显著增加枕骨大孔前部的显露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远外侧 椎动脉 显微解剖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扩大外侧入路手术切除枕大孔区脑膜瘤(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振宇 谢京城 +4 位作者 马长成 刘彬 陈晓东 李振东 孙建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有关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枕下外侧扩大入路切除枕大孔脑膜瘤11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7例(7/11,64%),次全切2例(2/11,18%),部分切除2例(2/11,18%)。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 目的: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有关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枕下外侧扩大入路切除枕大孔脑膜瘤11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7例(7/11,64%),次全切2例(2/11,18%),部分切除2例(2/11,18%)。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枕下外侧扩大入路足以显露和切除枕大孔区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取决于肿瘤与椎动脉、脑干和颅神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区 脑膜瘤 肿瘤切除 外侧 手术切除 椎动脉 部分切除 结论 扩大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 程宏伟 +2 位作者 冯春国 李长元 单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利用10具福尔马林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应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 目的研究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利用10具福尔马林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应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清晰的显露三叉神经根与岩上静脉、小脑上动脉的解剖关系,小脑上动脉是三叉神经受压的主要责任血管。神经内镜的运用弥补了显微镜下对三叉神经上内侧、脑干腹侧暴露的不足。结论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上血管神经复合体及其毗邻关系,适用于桥小脑角区上部病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幕下小脑 上血管神经复合体 神经内镜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枢椎齿状突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扬 鲍聖德 +1 位作者 邱建新 张家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经远外侧入路切除枢椎齿状突,以指导其临床应用并分析目前虚拟现实系统的优缺点。方法利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对20例CTA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测量和手术入路模拟。结果三维可视化技术使枕颈结合处... 目的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经远外侧入路切除枢椎齿状突,以指导其临床应用并分析目前虚拟现实系统的优缺点。方法利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对20例CTA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测量和手术入路模拟。结果三维可视化技术使枕颈结合处椎动脉和骨结构的三维构象得到清晰的观察和测量;入路中磨除1/3枕髁能改善齿状突的显露,但应结合病变状态下齿状突与枕髁等结构的关系决定是否磨除或磨除的范围。结论经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枢椎齿状突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治疗对象进行个体化分析有助于手术的成功和减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齿状突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相关解剖标志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亮 陈礼刚 +3 位作者 官明 夏祥国 王永刚 冯忠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08-1811,共4页
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相关标志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30具(60侧)颅骨干标本上对枕大孔区的重要骨性结构(枕髁、舌下神经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具(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连颈尸体头颅标本上进行模拟远... 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相关标志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30具(60侧)颅骨干标本上对枕大孔区的重要骨性结构(枕髁、舌下神经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具(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连颈尸体头颅标本上进行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进行解剖,显露枕下区的椎动脉,测量相关参数。在手术显微镜下(×4~×10)对15具(3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显露枕髁关节面,自后外向前内方向磨除枕髁,记录显露舌下神经管内口所磨除的枕髁量。结果①枕髁位于枕骨大孔两侧,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髁中后1/3处,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内口处,可较好地显露枕大孔区腹侧结构。②第2颈神经根的前支均从椎动脉寰枢椎段的背侧越过,椎动脉颅外段长度及弯曲变异较大,外周有静脉丛或静脉窦包裹。③从椎动脉前方切开硬膜,可避开在后组颅神经根丝间的操作,减少对脑干的牵拉。结论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在切除枕大孔腹侧及下斜坡区的肿瘤中保护重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外侧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新宇 史继新 林毅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4具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进行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对12例下斜坡及枕骨大孔前方脑干腹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结果:寰椎横突及枕下三角是枕下远外侧入... 目的: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4具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进行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对12例下斜坡及枕骨大孔前方脑干腹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结果:寰椎横突及枕下三角是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磨除枕髁、颈静脉结节能增加术野的暴露。本组12例肿瘤患者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安全切除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远外侧 显微神经外科 骨大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远外侧经枕髁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日生 石松生 杨卫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为枕下远外侧经枕髁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例共10侧正常人头颅标本上模拟枕下远外侧经枕髁入路逐层解剖和观测到达枕骨大孔区腹外侧。结果:应用此入路切除部分枕髁后可满意暴露枕骨大孔区腹外侧而对重要的神经血... 目的:为枕下远外侧经枕髁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例共10侧正常人头颅标本上模拟枕下远外侧经枕髁入路逐层解剖和观测到达枕骨大孔区腹外侧。结果:应用此入路切除部分枕髁后可满意暴露枕骨大孔区腹外侧而对重要的神经血管的损伤最小。结论:正确的头位和切口设计、向外侧充分切除骨质、椎动脉内移、乙状窦外牵、上二条齿状韧带的切断及妥善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等是应用此入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远外侧 骨大孔 颅底外科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业忠 刘祺 +2 位作者 赵冬 姬云翔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通过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枕骨大孔区显微外科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成人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对该入路涉及的血管、神经、骨性结构、肌肉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另对... 目的通过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枕骨大孔区显微外科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成人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对该入路涉及的血管、神经、骨性结构、肌肉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另对收治的10例枕骨大孔前方肿瘤患者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结果枕下三角和颈2神经的腹侧支是识别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头外侧直肌是识别颈静脉孔的重要标记。后颅窝开颅常用的解剖标志为星点、前星点、乳突尖、颧弓根。星点到前星点的距离:左侧(22.64±1.88)mm,右侧(21.96±2.64)mm;前星点至乳突尖的距离:左侧(38.54±3.42)mm,右侧(39.04±2.28)mm;星点至颧弓根的距离:左侧(55.82±3.84)mm,右侧(56.26±2.86)mm。10例患者中,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除1例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外,余患者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熟悉并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知识,能提高枕骨大孔区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远外侧 显微解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前外侧肿瘤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琰 张莉 孙冬雪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8-19,共2页
对11例枕骨大孔区前外侧肿瘤患者行远外侧入路切除术。结果全部切除9例,2例因肿瘤与延髓紧密粘连,术中切除时脑干反应较明显,残留少许瘤体,术后予以放疗。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饮水呛咳、吞咽困难2例,颅内感染1例,皮下积液1例。经积... 对11例枕骨大孔区前外侧肿瘤患者行远外侧入路切除术。结果全部切除9例,2例因肿瘤与延髓紧密粘连,术中切除时脑干反应较明显,残留少许瘤体,术后予以放疗。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饮水呛咳、吞咽困难2例,颅内感染1例,皮下积液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48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无复发病例。提出术前认真全面地评估患者病情,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对症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是保证围术期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大孔区 肿瘤 下远外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
14
作者 孙力泳 李桂林 +4 位作者 李茗初 马妍 胡鹏 何川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3例为症状性夹层动脉瘤。对6例患者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另2例在术中直接夹闭动脉瘤。分析术野暴露情况,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DS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术中实际测量枕动脉获取长度为(12.5±1.1)cm;6例旁路移植的吻合深度为(50±6)mm。术后随访4~21个月,7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新发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另1例术后小脑半球支配区域脑梗死,mRS评分4分。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及脑脊液漏。结论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可有效地获取较长的枕动脉,减少了肌肉的占位效应和增加术野深度,利于病变显露及深部吻合手术操作,是神经外科治疗椎-基底动脉瘤较为安全实用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 动脉 动脉旁移植术 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5
作者 刘琰 何金珠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596-2597,共2页
关键词 下乙状窦后 听神经鞘瘤 术后并发症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脑桥小脑 护理 肿瘤生长特点 面神经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