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椎动脉枕下段走行变异分型及其临床应用综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练沛荣
陈虎
易红蕾
冯治滨
涂强
夏虹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6-750,共5页
-
文摘
颅颈交界区损伤占颈椎外伤的10%~30%[1],寰枕融合、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可使颈髓和延髓受压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丧失[2],上述疾病通常需要行颅颈交界区或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3],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存在较多变异[4,5],影响手术的显露及内固定的置入[6,7],一旦造成椎动脉损伤,后果非常严重[8,9]。据报道,C_(1~2)后路固定手术椎动脉损伤发生率为1.35%,其中54%的椎动脉损伤发生在C_(1)侧块螺钉或C_(2)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23.1%的椎动脉损伤病例发生了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小脑或脑干梗死[10]。熟悉椎动脉枕下段的解剖变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当前学术界对椎动脉枕下段变异的分型方法繁多,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并分析不同类型椎动脉对于颅颈交界区及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置钉的影响。
-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
椎动脉
枕下段
变异
-
Keywords
Scraniocervical junction
Vertebral artery
Suboccipital
Variation
-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