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沉积Ni-Co-P合金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电催化性能
1
作者 费锡明 黄正喜 +2 位作者 费华 姚明 曹淑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2-474,484,共4页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Ni-Co-P合金电极,用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测量了化学镀Ni-P,Ni-Co-P合金的组成、形貌结构、晶形.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Ni-P,Ni-Co-P合金作阴极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Ni-Co-P合金电极,用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测量了化学镀Ni-P,Ni-Co-P合金的组成、形貌结构、晶形.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Ni-P,Ni-Co-P合金作阴极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Ni-P,Ni-Co-P合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析氢电催化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Ni-Co-P合金 析氢电催化性能 组成 形貌结构 化学稳定性 化学镀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合金的脱合金制备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
2
作者 周琦 汪帆 王亚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0,共5页
通过真空熔炼与固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Ni_(30)Mn_(70)和Ni_(20)Cu_(10)Mn_(70)前驱体合金,经电化学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Ni及Ni-Cu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合金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交... 通过真空熔炼与固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Ni_(30)Mn_(70)和Ni_(20)Cu_(10)Mn_(70)前驱体合金,经电化学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Ni及Ni-Cu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合金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交流阻抗、方波电位法及计时电位法研究电极的析氢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多孔Ni-Cu合金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0.1 A/cm^2电流密度下,析氢过电位仅19 mV,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熔炼 脱合金化 纳米多孔Ni-Cu合金 析氢电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掺杂MoS2的构型、电子结构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洪格 朱佳 章永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7-423,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二硫化钼(MoS2)完整表面和不同掺杂浓度下过渡金属Zn原子掺杂MoS2表面(Zn-MoS2)的构型、电子结构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MoS2完整表面相比,Zn掺杂单层MoS2的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0.0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二硫化钼(MoS2)完整表面和不同掺杂浓度下过渡金属Zn原子掺杂MoS2表面(Zn-MoS2)的构型、电子结构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MoS2完整表面相比,Zn掺杂单层MoS2的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0.09 eV)明显减小,接近理想值(约0 eV),表现出优异的析氢催化反应性能.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Zn掺杂MoS2表面后,体系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Zn-3d轨道的带隙态,这表明有效调控了MoS2催化材料的电子结构.在费米能级附近还出现了与Zn原子相邻的S原子的3p轨道的新电子态,可有效增强S-3p轨道和H-1s轨道的重叠,从而提高吸附氢的性能、优化电催化析氢性能.进一步对不同Zn掺杂浓度下Zn-MoS2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Zn掺杂浓度仍能保持优异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该文通过引入不同Zn掺杂浓度的方法,对MoS2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进行调控,从而有效提升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Zn掺杂 子结构 催化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Ni-Fe合金及其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琦 王亚飞 +1 位作者 冯基伟 李志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3,共7页
采用真空熔炼与固溶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原子分数为Ni_(30-x)Fe_xMn_(70)(x=0,10,20)的前驱体合金,通过脱合金化方法制备纳米多孔Ni及Ni-Fe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合金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交... 采用真空熔炼与固溶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原子分数为Ni_(30-x)Fe_xMn_(70)(x=0,10,20)的前驱体合金,通过脱合金化方法制备纳米多孔Ni及Ni-Fe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合金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交流阻抗、方波电位法及计时电位法研究电极的析氢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获得了片状结构的纳米多孔Ni-Fe合金,提高了纳米多孔Ni的表面积,且Fe与Ni产生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合金的析氢电催化活性。当Fe含量为10%(原子分数)时,脱合金化得到的纳米多孔Ni-Fe合金表面积最大,析氢电催化性能最好,在0.1A/cm^2电流密度下,析氢过电位仅56mV,经10h连续电解,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熔炼 脱合金化 纳米多孔Ni-Fe合金 析氢电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