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化物协同钯双活性位点用于大电流和pH通用析氢反应
1
作者 李同辉 回天力 +5 位作者 郑涛 张睿 刘海燕 刘植昌 徐春明 孟祥海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71-3685,共15页
开发高效催化剂对于电解水析氢反应(HER)至关重要。在乙酸锰与氯化钠混合溶液刻蚀处理的泡沫镍(NF)上电沉积钯(Pd)纳米颗粒,合成了电解水析氢催化剂(PdMn/NF-45m),Pd含量为0.52%(质量分数)。该催化剂在宽p H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HER性能,... 开发高效催化剂对于电解水析氢反应(HER)至关重要。在乙酸锰与氯化钠混合溶液刻蚀处理的泡沫镍(NF)上电沉积钯(Pd)纳米颗粒,合成了电解水析氢催化剂(PdMn/NF-45m),Pd含量为0.52%(质量分数)。该催化剂在宽p H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HER性能,在1 mol/L KOH、0.5 mol/L H_(2)SO_(4)和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电解液中达到1000 m A/cm^(2)电流密度时所需的过电位仅为302、67和645 m V。溶液刻蚀增加了NF的活性表面积,Mn掺杂降低了Pd的氢吸附自由能。此外,金属氢氧化物促进了水分解为吸附氢,进而与Pd活性位点结合生成氢气,提高了析氢效率。在100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该催化剂在1 mol/L和6 mol/L KOH电解液中均可稳定运行240 h;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可稳定运行76 h;在1 mol/L PBS溶液中可稳定运行23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电刻蚀 电子结构 析氢反应 亲水疏气表面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ZnO异质结光热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析氢反应
2
作者 靳浩东 刘青青 +4 位作者 师朝阳 魏丹阳 于杰 徐旭辉 徐明丽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8-1082,共15页
通过溶剂热-电沉积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丰富活性位点的镍铜合金/氧化锌/泡沫镍(NiCu/ZnO/NF)异质界面结构复合催化剂,并对其形貌结构、物相构成、析氢反应(HER)性能、光热性能和全解水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NiCu/ZnO/NF具有... 通过溶剂热-电沉积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丰富活性位点的镍铜合金/氧化锌/泡沫镍(NiCu/ZnO/NF)异质界面结构复合催化剂,并对其形貌结构、物相构成、析氢反应(HER)性能、光热性能和全解水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NiCu/ZnO/NF具有优异的HER催化性能,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所需的过电位仅为25 mV。高效的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NiCu/ZnO异质界面结构的协同效应加快了电子转移速率和优化了HER过程。此外,NiCu/ZnO/NF还表现出了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在光照条件下其HER过电位显著降低,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降低至8 mV。此外,将NiCu/ZnO/NF集成到自设计的电解槽-热电装置进行全解水反应,其在50 mA·cm^(-2)电流密度时的槽电压低至0.88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剂 NiCu/ZnO复合材料 异质界面 析氢反应 电解水 集成热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析氢反应
3
作者 刘兆镇 姚燕芳 +3 位作者 房坤 吕昀叡 叶勇 刘海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9,共9页
制备了过渡金属(Co,Cu,Mn,Ni,Fe)的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并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制得了金属卟啉/多壁碳纳米管(MTPP/MWCNTs)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金属卟啉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CoTPP/MWCNT... 制备了过渡金属(Co,Cu,Mn,Ni,Fe)的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并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制得了金属卟啉/多壁碳纳米管(MTPP/MWCNTs)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金属卟啉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CoTPP/MWCNTs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最佳.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金属卟啉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存在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MTPP/MWCNTs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顺序为Co>Cu>Mn>Ni>Fe.其中,CoTPP/MWCNTs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为631 mV,并且具有最小的Tafel斜率(161.3 mV/dec)和电荷转移电阻(10.3Ω).本文研究表明金属卟啉与多壁碳纳米管的非共价结合是构建复合材料电催化剂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多壁碳纳米管 非共价结合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缺陷和应变工程控制Janus MoSSe的析氢反应
4
作者 刘劲松 沈露 +1 位作者 任龙军 黄希忠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Janus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因独特的不对称结构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纳米催化和热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具有典型空位缺陷的Janus MoSSe单层的稳定性及其析氢反... Janus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因独特的不对称结构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纳米催化和热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具有典型空位缺陷的Janus MoSSe单层的稳定性及其析氢反应(HER)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层Janus MoSSe在HER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显著降低至约0.5 eV,明显低于原始MoSSe和传统MoS_(2)单层。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应变的引入可有效调控缺陷结构Janus MoSSe的HER性能,其性能提升主要归因于缺陷区域悬空键自适应释放集中应变,从而产生显著的可调谐模式。该研究阐明了应变工程提高MoSSe HER性能的潜在机制,为基于缺陷Janus TMDs的高效HER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 析氢反应 吉布斯自由能 应变工程 缺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Cu合金锚定Co_2P纳米线调控电子结构增强的析氢反应
5
作者 刘文欢 王康康 +2 位作者 窦嘉阳 张彤琛 董社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5,共9页
发展高效稳定的析氢反应(HER)是实现电解水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关键.本文以泡沫镍(NF)为基材,通过水热-热解-电沉积法合成了具有三维高分散非均相的HER催化剂CuAl@Co_(2)P/NF.研究发现,晶面与非晶面异质结的形成增加了该催化剂自身的... 发展高效稳定的析氢反应(HER)是实现电解水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关键.本文以泡沫镍(NF)为基材,通过水热-热解-电沉积法合成了具有三维高分散非均相的HER催化剂CuAl@Co_(2)P/NF.研究发现,晶面与非晶面异质结的形成增加了该催化剂自身的活性位点,各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使体系内Co原子核外电子重新排布,降低了对吸附H^(*)的吸附能力,加快了析氢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该催化剂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HER活性和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势分别为83和27 mV,尤其在碱性环境下连续工作72 h后的电位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物 镍铜合金 异质结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修饰Ti_(3)C_(2)T_(x)MXene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效析氢反应电催化剂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巍 王永靖 +5 位作者 项坤 白赛帅 王海涛 邹菁 Arramel 江吉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高效、经济和环保是电化学水分解制氢电催化剂的关键要素。二维(2D)MXene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有许多不同种类的MXene材料,但只有少数具有本征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然而,MXene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较大的... 高效、经济和环保是电化学水分解制氢电催化剂的关键要素。二维(2D)MXene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有许多不同种类的MXene材料,但只有少数具有本征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然而,MXene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较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因此可以作为与其他物质复合的理想平台。本研究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了CoP与Ti_(3)C_(2)T_(x)MXene(其中T_(x)=―F和―OH官能团)具有低的氢吸附自由能(ΔGH^(*))。接着,我们合成了CoP-Ti_(3)C_(2)T_(x)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在0.5 mol∙L^(−1)H_(2)SO_(4)中测试了其电催化HER性能。该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表现出了低的过电位(135 mV)和Tafel斜率为48 mV∙dec^(−1)。理论计算表明,CoP-Ti_(3)C_(2)T_(x)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电催化性能源于Ti_(3)C_(2)T_(x)的高金属导电性、良好的界面电荷转移、快速的氢吸附/解吸过程以及优化的电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析氢反应 COP 密度泛函理论 界面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簇Co_(3)MoP的催化析氢反应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庭慧 方志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8,共7页
为探究团簇Co_(3)MoP与水分子催化析氢反应的活性,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分析研究。使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在单、三重态下优化团簇的构型结构,并进行理论计算,重点分析校正能、结合能、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电... 为探究团簇Co_(3)MoP与水分子催化析氢反应的活性,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分析研究。使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在单、三重态下优化团簇的构型结构,并进行理论计算,重点分析校正能、结合能、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电子密度差异等参数。结果显示,构型1^((3))、3^((3))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其原子间结合紧密,Co原子为潜在的活性位点,周围的电子密度显著增加,氢原子因从团簇获得了更多的电子(加强了与Co_(3)MoP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不利于H_(2)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吉布斯自由能变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铂纳米颗粒/MOF载体电子相互作用增强的全pH析氢反应性能
8
作者 于文丽 王子璇 +3 位作者 董斌 吴则星 柴永明 王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8,共10页
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会引起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从而优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是设计高效、高稳定性电催化剂的关键.本文利用抗坏血酸辅助的方法,将超细Pt纳米颗粒锚定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表面合成了催化剂Pt-Vc-MOF.由于Pt-Vc-... 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会引起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从而优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是设计高效、高稳定性电催化剂的关键.本文利用抗坏血酸辅助的方法,将超细Pt纳米颗粒锚定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表面合成了催化剂Pt-Vc-MOF.由于Pt-Vc-MOF具有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MOF载体可以将电子转移至Pt,从而形成丰富且有效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助于增加催化析氢反应活性.所合成的催化剂在酸性、碱性和中性电解液中分别表现出17,45和32 mV(10 mA/cm^(2))的低过电位,更小的Tafel斜率和12 h的连续操作稳定性,优于商用Pt/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pH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电子效应 超细铂纳米颗粒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铵对锰电解反应与析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昌美 李武斌 +4 位作者 黄健 李勇 张谊 胡志同 吴占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采用CV、LSV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阴极电化学机制,同时通过SEM、XPS等表征方法考察亚硫酸铵对阴极表面、锰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在不锈钢阴极表面析出和锰在不锈钢阴极表面沉积的起始电位分别为-0.95、-1.40 V;亚硫酸铵对析氢反应... 采用CV、LSV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阴极电化学机制,同时通过SEM、XPS等表征方法考察亚硫酸铵对阴极表面、锰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在不锈钢阴极表面析出和锰在不锈钢阴极表面沉积的起始电位分别为-0.95、-1.40 V;亚硫酸铵对析氢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锰沉积的电流,减小直流电耗。当亚硫酸铵用量为SeO_(2)的4倍时,锰沉积电流效率高达67.42%,亚硫酸铵有望成为替代SeO_(2)的添加剂。在沉积锰的小区域能谱图中,能捕捉到100%纯度的锰,利于后期高纯锰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电解反应 亚硫酸铵 析氢反应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纳米团簇负载于ZIF-8衍生的氮掺杂炭框架用于高效析氢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希澳 公衍尚 +3 位作者 刘之坤 巫培山 张立学 孙建坤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
利用低活性载体精确调控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是开发高性能电催化剂的有效途径,金属与载体之间高度灵活的电子相互作用可优化催化性能。在此,将Ir纳米团簇(Ir@NC)均匀地负载在氮掺杂炭框架上,制备了一种高效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合... 利用低活性载体精确调控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是开发高性能电催化剂的有效途径,金属与载体之间高度灵活的电子相互作用可优化催化性能。在此,将Ir纳米团簇(Ir@NC)均匀地负载在氮掺杂炭框架上,制备了一种高效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合成过程是将在900℃下退火制备的沸石咪唑盐框架-8(ZIF-8)作为碳源浸入IrCl_(3)溶液中,然后在400℃的H_(2)/Ar气氛下进行煅烧还原处理。氮掺杂炭框架的三维多孔结构暴露了更多的活性金属位点,Ir簇和氮掺杂炭载体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地调节了Ir的电子结构,优化了HER过程。在酸性介质中,Ir@NC表现出显著的HER电催化活性:在10 mA cm^(-2)的条件下,过电位仅为23 mV,具有超低的Tafel斜率(25.8 mV dec^(-1)),且在10 mA cm^(-2)的条件下可稳定运行24 h以上。制备的电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合成路线简便、可规模化制备等优点,有望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候选催化剂用于酸性水裂解进行工业制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纳米团簇 氮掺杂炭载体 电子相互作用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电氧化协同析氢反应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鹭 张珂 +3 位作者 郭嘉玉 李宪硕 袁立杰 杨伯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尿素电解技术通过耦合阳极电化学尿素氧化与阴极协同产氢,对富尿素废水绿色处理和节能制氢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的关键在于设计构筑高效且稳定的UOR(尿素氧化反应)和HER(析氢反应)催化剂。若采用对UOR和HER均有效的双功能催化剂,不仅能... 尿素电解技术通过耦合阳极电化学尿素氧化与阴极协同产氢,对富尿素废水绿色处理和节能制氢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的关键在于设计构筑高效且稳定的UOR(尿素氧化反应)和HER(析氢反应)催化剂。若采用对UOR和HER均有效的双功能催化剂,不仅能简化电解槽构造,还可有效避免阳极和阴极不同催化剂之间固有的不相容性及其引发的副反应。基于此,综述尿素电解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类评述镍基(氮化镍、磷化镍、硫化镍、氧化镍及其复合材料)、钴基和镍-钴基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开发策略和性能强化机制,归纳典型尿素电解双功能催化剂的UOR/HER特性及其电解槽性能,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尿素电解双功能催化剂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电解 双功能催化剂 尿素氧化反应 析氢反应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过程中析氢反应的抑制与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远 师玉英 +2 位作者 胡楠 张胜宝 孟国哲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电镀是工业上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之一,然而电镀过程会伴随析氢反应(HER),产生的氢原子一部分进入基体之中,导致镀层鼓泡、基体开裂或氢脆等危害。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解决措施是对镀后工件在200℃除氢4~24 h,但长时间的除氢处理不仅生产效... 电镀是工业上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之一,然而电镀过程会伴随析氢反应(HER),产生的氢原子一部分进入基体之中,导致镀层鼓泡、基体开裂或氢脆等危害。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解决措施是对镀后工件在200℃除氢4~24 h,但长时间的除氢处理不仅生产效率低,还会消耗大量能源。本文通过Devanathan-Stachurski双电解池研究稀土盐对电镀过程中氢渗透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索在电镀过程稀土盐作为添加剂对电镀过程中阴极析氢反应的影响,并基于Iyer-Pickering-Zamanzadeh(IPZ)模型,拟合计算添加稀土盐后电镀过程中HER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稀土盐显著抑制电镀过程中的氢渗透,可以节约电镀后处理时间和减少除氢后处理过程的能量需求,为电镀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渗透 稀土盐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基单原子和团簇催化剂用于电催化碱性析氢反应
13
作者 代子若 王海斌 丛媛媛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7-466,I0003,共11页
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SAC)因其原子利用率高,金属负载量低而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单原子表面自由能过高,原子处在不稳定状态,在合成或催化过程中易发生团聚,对于碱性析氢反应(HER)的活性不是很高.但将单原子与具有不同活性位点的团簇... 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SAC)因其原子利用率高,金属负载量低而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单原子表面自由能过高,原子处在不稳定状态,在合成或催化过程中易发生团聚,对于碱性析氢反应(HER)的活性不是很高.但将单原子与具有不同活性位点的团簇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可突破SAC在反应中间体等方面的瓶颈.SAC和团簇催化剂相互竞争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我们针对钌基单原子和团簇催化剂在HER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碱性HER的机理进行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碱性HER Ru基催化剂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析氢反应 钌基电催化剂 单原子和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形成的Ni-Mo纳米晶复合镀层上的析氢反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洁 蒋雄 +1 位作者 江琳才 吕曼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8,共7页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Ni-Mo合金粉直接镀于电极表面,并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同时用X射线行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监测了Ni-Mo合金粉的物相结构、晶...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Ni-Mo合金粉直接镀于电极表面,并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同时用X射线行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监测了Ni-Mo合金粉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及复合电极表面的形貌,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复合电极的析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球磨不仅可使镍钼粉合金化成为纳米晶,同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纳米晶晶粒继续细化,电极的析氢催化活性也随之提高.电化学脱附是这些复合电极析氢的速率决定步骤,这种在表面直接复合镀高催化活性粒子的方法是制作电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 析氢反应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纳米晶Co-Mo/Ni复合电极上的析氢反应 被引量:10
15
作者 虞慰曾 马洁 +3 位作者 初一鸣 朱慧哲 汪洪杰 刘顺诚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Co-Mo合金粉直接镀在电极表面,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监测了Co-M...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Co-Mo合金粉直接镀在电极表面,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监测了Co-MO合金粉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和复合镀层的成份、形貌,实验结果表明,Co-Mo纳米晶合金粉有较高的析氢催化活性。球磨使钴钼粉合金化成为纳米晶,一方面增加了复合镀层的真实表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纳米晶合金具有高比例的表面活性原子,致使析氢活化能降低,加快了析氢反应,研究表明在不太高温度下,电化学脱附的活化能和整个析氢反应的活化能一致。说明电化学脱附为速度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纳米晶 复合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合金复合镀层上的析氢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洁 初一鸣 +2 位作者 邸静 朱慧哲 虞慰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0,共5页
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不同沉积条件(沉积温度、沉积时间、沉积电流、镀液组成)所得纳米晶Ni-Mo合金复合镀层上的析氢反应,并用扫描电镜及X光能谱监测了电极表面的形貌及镀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温... 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不同沉积条件(沉积温度、沉积时间、沉积电流、镀液组成)所得纳米晶Ni-Mo合金复合镀层上的析氢反应,并用扫描电镜及X光能谱监测了电极表面的形貌及镀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温度30℃、沉积720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纳米晶 镍钼合金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Ni-Mo-Fe合金作电解水析氢反应电极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伟康 张允什 +1 位作者 宋德瑛 汪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Ni_(41.5)Mo_(35.5)Fe_(23.0)合金电极。该合金电极在30wt%KOH溶液,70℃作析氢反应阴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电极对氢的析出反应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在200mA/... 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Ni_(41.5)Mo_(35.5)Fe_(23.0)合金电极。该合金电极在30wt%KOH溶液,70℃作析氢反应阴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电极对氢的析出反应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在200mA/cm ̄2电流密度下析氢反应过电位约90mV,在连续电解和间歇电解条件下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玻璃 镍钼铁合金 析氢反应 电催化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S合金阴极析氢反应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敏 高荣杰 魏绪钧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4,234,共3页
用电沉积法制备各种硫含量的Ni S合金镀层电极。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各电极在 80℃的 5mol/LNaOH溶液中作为析氢反应阴极的催化性能 ,并用XRD及SEM研究Ni S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硫含量为 2 9.4% (原子百分比 )的Ni S合金... 用电沉积法制备各种硫含量的Ni S合金镀层电极。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各电极在 80℃的 5mol/LNaOH溶液中作为析氢反应阴极的催化性能 ,并用XRD及SEM研究Ni S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硫含量为 2 9.4% (原子百分比 )的Ni S合金电极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在 15 0mA/cm2 的电流密度下 ,析氢反应过电位最低 ,比Fe低约 35 0mV。这与其组织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合金 镀层电极 电沉积法 阴极 析氢反应 化学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MmNi_(5.20)合金薄膜的制备及析氢反应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伟康 张允什 +3 位作者 宋德瑛 汪根时 罗道军 申泮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非晶态MmNi_(5.20)合金薄膜。该非晶态合金薄膜在30wt%KOH,70℃作析氢反应电极。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不但具有良好的析氢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氢脆和抗粉化能力。交流... 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非晶态MmNi_(5.20)合金薄膜。该非晶态合金薄膜在30wt%KOH,70℃作析氢反应电极。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不但具有良好的析氢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氢脆和抗粉化能力。交流阻抗分析表明,非晶态MmNi_(5.20)合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主要由电化学反应步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MmNi合金薄膜 制备 催化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氢反应动力学的交流阻抗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洁 蒋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5-28,共4页
利用交流阻抗法测定析氢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得到与极化曲线法一致的结果,为确定复杂析氢过程速率的决定步骤提供了判据。
关键词 析氢反应 交流阻抗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