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试验析因设计不同研究目标及其样本量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虞茜惠 张曼婷 +3 位作者 刘玉秀 巩浩雯 许敏怡 熊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分析针对2×2析因设计的临床试验不同研究目标及其样本量的估计方法。方法:析因设计的临床试验可以设定5种研究目标,分析了针对各研究目标的样本量估计方法。选择一项2×2析因设计的临床试验实例,利用其假设、参数设定和... 目的:分析针对2×2析因设计的临床试验不同研究目标及其样本量的估计方法。方法:析因设计的临床试验可以设定5种研究目标,分析了针对各研究目标的样本量估计方法。选择一项2×2析因设计的临床试验实例,利用其假设、参数设定和数据结果,报告针对不同研究目标的样本量估计方法和估算结果。结果:临床试验析因设计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和分析策略(析因分析法、多臂分析法、Bonferroni校正法、三步分析法、Hochberg法、Hommel法),选择样本量估计方法。实例应用分析结果说明,如果在析因设计中仅以主效应推断为研究目标估计的样本量,不适用于其他研究目标,需要采用相适应的样本量估计方法,否则会存在把握度不足的问题。结论:对于析因设计,应结合研究目标选择适合的样本量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析因设计 研究目标 样本量估计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的多种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小朋 张琛 +3 位作者 李娟 刘建林 高茜 李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9-174,共6页
文章采用析因设计的方法,研究沉积物水浸提液掺杂的多种重金属Cu、Cd、Zn、Pb和Ni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重金属浓度和发光菌发光抑制率的关系模型:T=97.983Cu+41.111Cd-27.297Zn+129.869... 文章采用析因设计的方法,研究沉积物水浸提液掺杂的多种重金属Cu、Cd、Zn、Pb和Ni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重金属浓度和发光菌发光抑制率的关系模型:T=97.983Cu+41.111Cd-27.297Zn+129.869Pb+16.715Ni-5 803.639Cu*Cd+2 270.182Cd*Zn-6 411.870Cd*Pb-675.052Cd*Ni-3 108.544Pb*Ni+15 9552.434Cd*Pb*Ni+274 718.434Zn*Pb*Ni。模型分析结果表明:Zn对联合毒性产生负的影响,Cu、Cd、Pb、Ni对联合毒性具有正的贡献;Cd*Zn二元交互作用和Cd*Pb*Ni、Zn*Pb*Ni三元交互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Cu*Cd、Cd*Pb、Cd*Ni、Pb*Ni二元交互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而重金属四元和五元交互作用对联合毒性的贡献不显著。上述重金属联合毒性的作用可为沉积物中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发光菌 联合毒性 析因设计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实现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四种方法及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悦 朱凯 章志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4-325,329,共3页
析因设计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全面、高效的试验设计方法〔1〕。析因设计的资料可以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主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但若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须逐一分析各因素的单独效应,单独效应是指其他因素的水平固定时,... 析因设计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全面、高效的试验设计方法〔1〕。析因设计的资料可以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主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但若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须逐一分析各因素的单独效应,单独效应是指其他因素的水平固定时,同一因素不同水平间的差别〔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资料 四种方法 SPSS 单独 交互效应 医学研究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及其SPSS程序实现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悦 朱凯 俞慧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3-644,646,共3页
关键词 析因设计资料 单独 程序实现 SPSS 交互效应 检验结果 误差均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及SAS程序实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柳伟伟 贺佳 陈舜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构造统计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SAS程序来实现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对处理因素和时间因素进行比较的具体做法。结论在数据之间相... 目的探讨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构造统计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SAS程序来实现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对处理因素和时间因素进行比较的具体做法。结论在数据之间相关性较为复杂时,混合线性模型更加适合于析因设计的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重复测量资料 一般线性模型 混合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套使用干预模式的析因设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琳琳 杨永利 +2 位作者 施学忠 尹姗姗 王爱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套使用现状,探讨不同干预模式对外来务工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的影响,为在该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郑州市中原区抽取889例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 目的了解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套使用现状,探讨不同干预模式对外来务工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的影响,为在该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郑州市中原区抽取889例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运用析因设计的方法观察集中宣教和观看VCD两种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外来务工人员中,62.9%(352/560)的人发生性行为使用过安全套,最近一个月发生性行为时33.2%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只有17.6%的被调查者每次性行为都用。81.9%的人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73.2%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今后的性生活中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不同干预方式对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得分的影响显示集中宣教的效果有统计学差异(F=21.87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安全套正确使用的因素依次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婚姻状况、性别。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套使用率低,安全套正确使用和预防艾滋病知识缺乏,集中宣教是推广安全套正确使用的有效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安全套 析因设计 干预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式析因设计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蒿甲醚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璐 高文军 +1 位作者 王芳 杨华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7-2311,共5页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的用量比以及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在析因设计优选考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5.4 nm,包封率为(77.19±4.10)%、载药量为(5.01±4.03)%。结论分式析因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纳米粒 分式析因设计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资料的单独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谭旭辉 钱俊 陈平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8-379,382,共3页
目的探讨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的分析方法。方法分析单独效应的两种方法分别为基于析因分析的整体标准误和基于单因素分析的局部标准误方法,前者使用SPSS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下Lmatrix子句实现。用模拟方法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I型错误率... 目的探讨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的分析方法。方法分析单独效应的两种方法分别为基于析因分析的整体标准误和基于单因素分析的局部标准误方法,前者使用SPSS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下Lmatrix子句实现。用模拟方法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I型错误率和检验效能。结果使用两种不同标准误,统计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模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I型错误率非常接近,基于析因方差分析标准误的检验效能较高。结论基于析因分析整体标准误较基于单因素局部标准误分析单独效应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交互作用 单独效应 一般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在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康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高莉敏 孙迎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目的运用析因设计方法,研究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针灸部位(穴位)及时间对脊髓损伤康复的联合干预作用,为临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定析因设计中的因素与水平,将96只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配到实施运动区... 目的运用析因设计方法,研究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针灸部位(穴位)及时间对脊髓损伤康复的联合干预作用,为临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定析因设计中的因素与水平,将96只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配到实施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电针刺激组(A组,即头针)、局部电针刺激组(B组,即体针)、头针体针联合干预组(A+B组)、未干预组(D组,对照)。对各组受试对象观测不同时间(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BBB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波幅,进行2×2×5析因分析。结果单纯使用头针或体针均能使模型鼠运动BBB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提高,缩短MEP潜伏期(P<0.05);使用头针、体针对BBB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波幅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头针与体针联合干预对促进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更佳。各组随着针灸干预的时间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BBB评分、MEP波幅提高及潜伏期缩短,时间因素5个水平均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析因设计方法可应用于针灸疗效评价中多因素多水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针灸 电针刺激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和析因设计的土壤中EE2和BPA超声辅助生物降解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鱼 张琛 +1 位作者 周长志 孟冲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3-1199,共7页
以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恶臭假单胞菌接种量、超声时间和降解时间作为输入变量,以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的降解率为输出变量,构建土壤中超声辅助的EE2和BPA降解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雌激素超声辅助... 以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恶臭假单胞菌接种量、超声时间和降解时间作为输入变量,以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的降解率为输出变量,构建土壤中超声辅助的EE2和BPA降解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雌激素超声辅助降解析因设计的响应值,并通过析因设计分析影响雌激素微生物降解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进而求解土壤中EE2和BPA的最优降解条件为10%的碳源添加量、10%的氮源添加量、接种量为20mL、超声时间为1min和降解时间为168h.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2 5和0.983 1,模拟效率系数(NSC)为0.956 5和0.957 2,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功能;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和碳源添加量×恶臭假单胞菌接种量在雌激素降解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EE2和BPA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7.13%和69.27%;分析雌激素的有机碳标化系数(lg Koc)及其半衰期的结果表明,EE2和BPA的降解效果与其移动性成正比,与持久性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基雌二醇 双酚A BP神经网络 析因设计 超声辅助降解 恶臭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探讨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新 范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考察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干预阿霉素(ADR)心脏毒性损伤模型大鼠的效应机制,分析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关系。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按2.5 mg·kg-1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阿霉素,每... 目的:考察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干预阿霉素(ADR)心脏毒性损伤模型大鼠的效应机制,分析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关系。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按2.5 mg·kg-1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阿霉素,每周1次,连续4周,累计10 mg·kg-1。附子、干姜组按1.75 g·kg-1,人参、黄芪组按0.875 g·kg-1,参附、芪附组按2.625 g·kg-1,姜附组按3.5 g·kg-1体重剂量灌胃水煎液,每日1次,连续4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钙蛋白(CTn)、细胞色素C(CytC),心肌线粒体Bax、Bcl2、Caspase-3、Caspase-9等指标,关联密切指标计算综合评分,对各项指标及综合指标进行药物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药物间交互作用分析的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对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作用(除Bax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对ADR模型大鼠心脏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配伍均能提升单一用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附子 人参黄芪 干姜 交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设计的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娜 钟凯 秦术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研究节点尺寸、木材材性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燕尾榫节点在单向荷载作用下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获得了32组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样本值。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影响... 为研究节点尺寸、木材材性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燕尾榫节点在单向荷载作用下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获得了32组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样本值。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影响显著性程度的量化指标,并分别建立了燕尾榫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关于显著性因素的回归模型,最后结合回归模型给出了可直接用于古建筑木结构整体结构计算的燕尾榫节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下各因素显著性程度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榫高、榫长和摩擦因数这3个因素对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基于回归模型获得的燕尾榫节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利用该公式直接计算获得燕尾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且计算简单便于应用;所得结果可为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尾榫节点 分式析因设计 抗弯性能 有限元模拟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水平无重复析因设计的一个散度效应检验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健 李夏明 汪仁官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4-708,共5页
针对无重复两水平分式析因试验的一个散度效应识别问题,本文基于Score检验方法建立了一个散度效应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已知某些散度效应存在的场合下检验其余因子的散度效应。
关键词 无重复分式析因设计 散度效应 位置效应 SCORE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SAS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旭东 彭斌 王润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探讨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SAS实现方法。方法:将析因设计的总的误差均方作为标准误,通过构造参数的对比系数矩阵,利用SAS的GLM过程中Contrast语句编程实现单独效应分析,并结合实例给出SAS程序来实现三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统... 目的:探讨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SAS实现方法。方法:将析因设计的总的误差均方作为标准误,通过构造参数的对比系数矩阵,利用SAS的GLM过程中Contrast语句编程实现单独效应分析,并结合实例给出SAS程序来实现三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设计参数对比系数矩阵的方法。结论:通过构造设计矩阵,在SAS中编写Contrast语句来实现单独效应分析,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单独效应 对比系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重复试验的饱和析因设计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颖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26,共14页
由于经济上的巨大效益和技术上的原因,在工业应用的许多领域,无重复试验的饱和析因设计越来越受欢迎.但在对它进行数据分析时却遇到了难题.因为,这时已没有剩余的自由度可用来估计误差方差,从而也就无法用标准方差分析对因子进行显著性... 由于经济上的巨大效益和技术上的原因,在工业应用的许多领域,无重复试验的饱和析因设计越来越受欢迎.但在对它进行数据分析时却遇到了难题.因为,这时已没有剩余的自由度可用来估计误差方差,从而也就无法用标准方差分析对因子进行显著性检验.本文综述了四十多年来人们为解决这一难题而提出的各种方法,介绍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析因设计 半正态图 数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水平无重复析因设计的散度效应识别的似然比检验
16
作者 张健 李夏明 牟红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1-13,共3页
文章针对无重复两水平分式析因试验的散度效应识别问题,并基于似然比检验方法建立了一个散度效应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已知某些散度效应存在的场合下用于检验其余因子的散度效应。
关键词 无重复分式析因设计 散度效应 位置效应 似然比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式析因设计法对低能离子束介导参数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陈雪能 黄群策 赵帅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488-17489,17503,共3页
[目的]利用分式析因法探索低能离子束介导各参数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DER10-04-01为受体材料,以披碱草为DNA供体材料完成离子束介导试验,利用分式析因设计法对低能N+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水稻的参数进行初步研... [目的]利用分式析因法探索低能离子束介导各参数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DER10-04-01为受体材料,以披碱草为DNA供体材料完成离子束介导试验,利用分式析因设计法对低能N+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水稻的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低能N+离子注入时所采用的能量、剂量、DNA浓渡和DNA浸泡时间等4个因素对DER10-04-01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其中注入剂量与DNA浓度对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更明显。[结论]能量、剂量、DNA浓渡和DNA浸泡时间是离子束介导转化外源遗传物质中对试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析因设计 双胚苗水稻 披碱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析因设计分析两两比较的SAS程序设计
18
作者 章烈辉 孙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一元析因设计 两两比较 SAS程序设计 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资料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胡良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16,共3页
析因设计资料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统计教研室胡良平当运用方差分析发现析因设计资料中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时,需控制其中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任何两水平之间进行比较。此时,存在下面的两个问题:... 析因设计资料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统计教研室胡良平当运用方差分析发现析因设计资料中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时,需控制其中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任何两水平之间进行比较。此时,存在下面的两个问题:其一,在专业上的某些需要不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统计 析因设计资料 统计分 方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ns/APN/LEP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金梅 范颖 +4 位作者 李新 关红阳 刘倩 刘丽 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通过析因设计考察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Ins)与胰岛素受体(InsR)、脂联素(APN)与脂联素受体(AdipoR)、瘦素(LEP)与瘦素受体(ObR)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按照随机血糖将66只大鼠分... 目的:通过析因设计考察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Ins)与胰岛素受体(InsR)、脂联素(APN)与脂联素受体(AdipoR)、瘦素(LEP)与瘦素受体(ObR)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按照随机血糖将66只大鼠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诱导为糖尿病模型。检测糖尿病大鼠血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骨骼肌Ins、InsR、APN、AdipoR、LEP、ObR水平。结果:黄芪组、葛根组及黄芪葛根配伍组均能降低随机血糖;黄芪葛根配伍组能增加Ins、InsR、APN、AdipoR、LEP、ObR水平。结论:黄芪、葛根均具降糖之效。黄芪葛根配伍能够有效调节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与Ins、APN、LEP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因设计 黄芪葛根配伍 糖尿病 胰岛素 脂联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