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肉和白肉枇杷果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余筱洁 金晓燕 +3 位作者 周存山 杨虎清 何志平 王允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以枇杷‘宁海白’Eriobotrya japonica‘Ninghaibai’和‘大红袍’E.japmica‘Dahongpao’果仁为原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脂肪酸组成,理化分析测定常规化学成分,研究不同品种枇杷果仁中常规化学分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实验共鉴定... 以枇杷‘宁海白’Eriobotrya japonica‘Ninghaibai’和‘大红袍’E.japmica‘Dahongpao’果仁为原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脂肪酸组成,理化分析测定常规化学成分,研究不同品种枇杷果仁中常规化学分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实验共鉴定出11个脂肪酸组分,分别占‘宁海白’枇杷果仁总脂肪酸的94.37%和‘大红袍’枇杷果仁总脂肪酸的93.13%。‘大红袍’枇杷果仁中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为507.6 g.kg-1,显著低于‘宁海白’枇杷果仁的578.5 g.kg-1;‘宁海白’枇杷果仁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509.2 g.kg-1)显著高于‘大红袍’枇杷果仁(444.8 g.kg-1)。此外,枇杷果仁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很高,淀粉和酚类物质相对比较丰富。为枇杷果仁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脂肪酸组成及常规化学成分的详细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枇杷果仁 营养成分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建立超临界CO_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工艺模型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震峰 李昂 +2 位作者 陈伟 蔡艳 张惠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8-162,共5页
以"宁海白"枇杷果仁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油脂产量的作用规律,并对枇杷... 以"宁海白"枇杷果仁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油脂产量的作用规律,并对枇杷果仁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GC-MS分析。根据该工艺模型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选,以油脂产量为响应值,实验所得枇杷果仁油脂超临界CO2萃取优化工艺条件为:压力44.16MPa、温度62.02℃、时间21min。在这个条件下,使用偏差分析,发现实验值与预期相符,表明预测模型契合很好。利用GC-MS鉴定出11个脂肪酸组分,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4.37%,其中亚油酸(C18:2,45.91%)为枇杷果仁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其他依次为棕榈酸(C16:0,26.01%),油酸(C18:1,6.19%),α-亚麻酸(C18:3,5.01%),硬脂酸(C1 8:0,3.64%),和其他六种饱和脂肪酸(≈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果仁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曲面法 优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