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枇杷多糖对金鱼消化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成荣
-
机构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3-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省属高校科研专项(JK2013046)
-
文摘
研究枇杷多糖对金鱼消化功能及消化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多糖质量浓度为1.5 g/kg时,可提高金鱼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kg时,可提高金鱼消化道脂肪酶的活性;在投喂第40 d时,1.5 g/kg浓度的枇杷多糖可显著提高金鱼消化道的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
-
关键词
枇杷多糖
金鱼
消化酶
绒毛长度
肌层厚度
-
Keywords
Loquat polysaccharide
goldfish
digestive enzymes
villous length
muscle layer thickness
-
分类号
S965.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枇杷叶多糖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黄素华
邱丰艳
戴婉妹
洪燕萍
-
机构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5-209,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N0019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2012D100)
+1 种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B12204)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511312058)
-
文摘
以蛋白质和多酚的吸附率及多糖的回收率为考察指标,比较D-101、AB-8、X-5、ADS-7、ADS-17、DM-130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枇杷叶粗多糖的纯化效果,筛选出最佳树脂并研究其优化工艺,同时采用FRAP法和DPPH法测定纯化前后多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最佳树脂为ADS-7,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1.2 BV/h,p H为13,多糖浓度24.59 mg/m L,上样量为5 BV,回收流出液,并以体积分数10%乙醇洗脱回收多糖。多糖回收率达到85%,纯度由40.4%提高到94.6%,纯化倍数2.34倍。枇杷叶多糖DPPH自由基EC50从纯化前的4.21 mg/g降低到1.64 mg/g。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可用于纯化枇杷叶多糖,纯化后多糖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得到提高。
-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枇杷多糖
蛋白
多酚
纯化工艺
抗氧化
-
Keywords
macroporous resin
polysaccharide of loquat
protein
polyphenol
purification process
antioxidant
-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枇杷叶多糖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何传波
魏好程
熊何健
吴国宏
-
机构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0,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01134
2015J01141)
福建省教育厅(面上)项目(JA13177)
-
文摘
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酶法提取枇杷叶多糖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95 h、提取温度41℃、酶用量15.6 mg/g,多糖提取率为8.03%。研究枇杷叶多糖在离子交换填料DEAE Sepharose CL-6B上的吸附行为,考察缓冲液p 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方程,枇杷叶多糖在DEAE-Sepharose CL-6B上的吸附量随着缓冲液p H值的上升而增加,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有利于多糖的吸附。实验确定枇杷叶多糖离子交换柱层析进样条件为p H 8.0条件下,选取不含Na Cl的缓冲液,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后枇杷叶多糖被分为3个组分,得率分别为32.66%、1.22%和3.12%。
-
关键词
枇杷叶多糖
酶解辅助
提取
离子交换层析
-
Keywords
loquat leaf polysaccharides
enzyme hydrolysis
extraction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响应面法优化枇杷核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 4
-
-
作者
吴竹青
黄群
余佶
喻林波
-
机构
吉首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
吉首大学植物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246,共5页
-
基金
2012年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2NK3099)
-
文摘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枇杷核多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枇杷核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超声处理温度60℃,超声处理时间30min,纤维素酶用量1.8%,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1.8h和酶解pH4.7。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干燥处理后枇杷核多糖的得率为9.96%。
-
关键词
枇杷核多糖
酶法提取
超声波辅助
响应面分析
-
Keywords
loquat core polysaccharides
enzymatic extraction
ultrasonic-assiste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枇杷叶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徐天豪
孙雅倩
黄雅纯
何邹菁
龙汉熠
吴竹青
-
机构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5期29-33,36,共6页
-
基金
吉首大学食品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JDSKCX-2017-18)
-
文摘
探讨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枇杷叶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值和料液比为影响因子,枇杷叶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时间1 h,料液比1∶15,酶解时间2 h,果胶酶用量1.9%,酶解温度52℃,酶解pH值4.5,枇杷叶多糖的得率最高为4.97%。
-
关键词
枇杷叶多糖
超声波辅助
酶法提取
响应面分析
-
Keywords
folium eriobotryae polysaccharides
ultrasonic-Assisted
enzyme metho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