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条件Fe/Cu-MCM-41光催化活化H_(2)O_(2)/PDS的构-效关系
1
作者 张传波 熊志超 +4 位作者 邓佩 刘力章 冯斐 邵莉 陈建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6-2046,共11页
本文在室温下制备了Fe-MCM-41和Cu-MCM-41,利用XRD、BET、SEM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取金橙Ⅱ为探针分子、H_(2)O_(2)和PDS作为氧化剂,构建了多相光催化氧化体系,研究中性条件下Fe-MCM-41和Cu-MCM-41光催化活化H_(2)O_(2)和PD... 本文在室温下制备了Fe-MCM-41和Cu-MCM-41,利用XRD、BET、SEM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取金橙Ⅱ为探针分子、H_(2)O_(2)和PDS作为氧化剂,构建了多相光催化氧化体系,研究中性条件下Fe-MCM-41和Cu-MCM-41光催化活化H_(2)O_(2)和PDS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e-MCM-41为同晶替换型催化剂,Cu-MCM-41为同晶替换和CuO孤岛共存型催化剂.中性条件下,H_(2)O_(2)受空间位阻和电性排斥影响小,能被Fe-MCM-41孔道内外铁离子高效光催化产生·OH,但难以被Cu-MCM-41中同晶替换和孤岛的铜离子高效光催化;PDS由于受到空间位阻和电性排斥的影响,难以进入Fe-MCM-41和Cu-MCM-41孔道之中,但Cu-MCM-41表面和孤岛上的铜离子能高效光催化PDS产生^(1)O_(2)和SO_(4)^(−·)·UV+H_(2)O_(2)体系中加入Fe-MCM-41,金橙Ⅱ的脱色速率提升了52.9%,反应180 min时体系矿化率从43%提高到了57%;UV+PDS体系中加入Cu-MCM-41,金橙Ⅱ的脱色速率提升了38.7%,反应180 min时体系矿化率从48%提高到了76%.本研究为介孔分子筛光催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过氧化氢 过二硫酸盐 光催化活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香和冷蒿中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 刘霞 +5 位作者 郭书翰 董玫 杜正伦 高鹏志 宋铁鹰 史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557,529,共4页
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菊科植物土木香和冷蒿中分离纯化的八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 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菊科植物土木香和冷蒿中分离纯化的八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和去氢-β-姜黄烯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试验用倍半萜内酯即使在100μmol/L的高浓度下,对人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其直型和角型结构无关,不饱和内酯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必需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 冷蒿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乳腺癌细胞 增殖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气氛对CO_2加氢制取低碳烯烃Fe-K催化剂构-效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玉龙 邵光印 +4 位作者 张征湃 刘向林 张超 徐晶 韩一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0-698,共9页
CO_2加氢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热分解法制备了5种不同K含量(1%、3%、5%、7%、9%)的Fe-K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反应,结果表明Fe95-K5(95%Fe-5%K,质量分数)催化剂具有最优的活性及C2~C4烯烃选择性;随后对Fe95... CO_2加氢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热分解法制备了5种不同K含量(1%、3%、5%、7%、9%)的Fe-K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反应,结果表明Fe95-K5(95%Fe-5%K,质量分数)催化剂具有最优的活性及C2~C4烯烃选择性;随后对Fe95-K5催化剂进行了10%H2/Ar、10%CO/Ar及5%CO/5%H2/Ar3种不同气氛活化处理以及CO_2加氢反应。结果发现,10%CO/Ar活化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C2~C4烯烃选择性(38.1%)及链增长能力(α=0.644)。此外,还通过X射线衍射、Raman、程序升温等表征技术揭示了催化剂在不同活化气氛下的结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10%CO/Ar与5%CO/5%H2/Ar活化的催化剂会生成γ1型碳化铁结构,而10%H2/Ar活化的催化剂则会在反应过程中生成γ2型碳化铁结构,两种碳化铁结构对CO_2解离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加氢 Fe-K催化剂 活化气氛 低碳烯烃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构-效关系的分子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汇勇 奚红霞 +1 位作者 李忠 夏启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4-920,共7页
综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探索分子筛(包括微孔分子筛、介孔分子筛、中微双孔分子筛等)的微观结构及构-效关系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而合理分析和预测了分子模拟技术在研究具有中孔孔道优势、大的比表面积、强酸性和高水热稳定性的新型中... 综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探索分子筛(包括微孔分子筛、介孔分子筛、中微双孔分子筛等)的微观结构及构-效关系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而合理分析和预测了分子模拟技术在研究具有中孔孔道优势、大的比表面积、强酸性和高水热稳定性的新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微观结构及构-效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微孔分子筛 介孔分子筛 -关系 中微双孔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预测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利平 李兵 +2 位作者 何树华 李航 徐建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拟合能力、显著性及标准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最佳的共沸温度预测模型是由6个分子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再利用留一交叉验证法、测试集及Williams图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及应用域分析,并将本文所建的模型与文献报道的同类模型及UNIFAC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沸温度预测模型具有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及泛化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关系 二元共沸物 共沸温度 预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熔融沉积式3D打印的分子结构-流变学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波 焦欢 +1 位作者 郭新宇 金永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4-311,共8页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储量最大的可再生芳香族生物质资源,开发其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是林业生物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高性能木质素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迅速。木质素的3D打印可快速、高效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特...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储量最大的可再生芳香族生物质资源,开发其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是林业生物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高性能木质素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迅速。木质素的3D打印可快速、高效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复合材料,且可灵活调控木质素基复合材料的宏观、微观结构,以使其满足能量传输、药物递送和个性化医疗等需求。然而,由于木质素分子结构复杂多变、分子量分布宽、脆性大等特点,木质素的分子结构-流变学响应关系仍缺乏系统研究,限制了木质素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本文基于近年来木质素熔融沉积式3D打印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木质素分子结构与其熔融流变学的响应关系。首先介绍了木质素的分子结构特性和熔融沉积式3D打印技术,然后重点对比分析了不同木质素分子结构、木质素与热塑性高聚物的共混对其熔融流变学特性和打印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木质素熔融沉积式3D打印面临的挑战,并对木质素熔融沉积式3D打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更好地理解木质素熔融流变学的构-效关系,促进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熔融沉积打印 分子结 熔融流变学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
7
作者 毛益萍 潘华 +3 位作者 王晟康 杨仲余 张鼎盛 施耀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2-1436,共5页
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催化剂,结合催化活性评价和催化表征手段,考察了MnO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制备温度的MnOx催化剂中,催化活性的顺序为MnOx-70>MnOx-90> MnOx-120,MnOx-70催... 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催化剂,结合催化活性评价和催化表征手段,考察了MnO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制备温度的MnOx催化剂中,催化活性的顺序为MnOx-70>MnOx-90> MnOx-120,MnOx-70催化剂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50=196℃),其在256℃下甲苯的转化效率可稳定在90%。催化剂的活性与比表面积、孔体积、Mn3+/Mn4+和Olatt/Osurf的比值有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小为MnOx-70>MnOx-90>MnOx-120。催化剂中锰以Mn4+和Mn3+的形式存在,3种催化剂表面Mn3+/Mn4+的比值依次为MnOx-120>MnOx-90>MnOx-70。3种催化剂表面Olatt/Osurf的比值依次为MnOx-70> MnOx-90> MnOx-120。说明催化剂表面Mn4+和晶格氧含量越多,催化剂活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锰氧化物 甲苯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纳米材料电催化还原CO_(2)的结构-性能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于丰收 张鲁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15-1824,共10页
通过电催化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将CO_(2)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选择之一。铜基材料是目前被证实的还原CO_(2)生成烃类、醇类等高附加值产物的最有效非均相电催化剂,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 通过电催化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将CO_(2)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选择之一。铜基材料是目前被证实的还原CO_(2)生成烃类、醇类等高附加值产物的最有效非均相电催化剂,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纳米Cu材料在电催化还原CO_(2)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催化剂结构(晶界、表面结构与晶面、孔结构等)与性能关系,并讨论了测试条件如传质、局部p H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论述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关系 电化学 催化 二氧化碳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活化P/HZSM-5催化生物质热解气重整制备富烃生物油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云武 裴涛 +3 位作者 李冬华 王继大 李继容 郑志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3-1364,共12页
为了探讨催化剂的酸性和孔道结构与热解产物之间的构-效关系,采用金属改性的M-P/HZSM-5 (M=Zn、Ce、Co、Cu、Ga和Mg)为催化剂,催化生物质热解气相重整制备富烃生物油,探究金属的种类对产品的产率以及选择性的影响,采用XRD、BET、NH_(3)-... 为了探讨催化剂的酸性和孔道结构与热解产物之间的构-效关系,采用金属改性的M-P/HZSM-5 (M=Zn、Ce、Co、Cu、Ga和Mg)为催化剂,催化生物质热解气相重整制备富烃生物油,探究金属的种类对产品的产率以及选择性的影响,采用XRD、BET、NH_(3)-TPD、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GC/MS、UV-荧光光谱和元素分析仪对重整生物油的产物组成、脱氧特性以及共轭结构进行分析,并用TGA、拉曼光谱和SEM对失活催化剂进行评价,探究其结构-性能关系以及催化失活机制。结果表明:金属的添加并未改变催化剂的骨架结构,但形成了新的金属位点,调整了催化剂酸性分布,使比表面积以及孔容下降,平均孔径增加。金属位和酸性位的协同作用明显地促进了生物油的脱氧和单环芳烃的转化,脱氧顺序为Zn>Mg>Co>Ce>HZSM-5>Ga>P>Cu,且芳烃产率与总酸含量呈正相关,较高的酸度和平均孔径以及适宜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芳烃的生成。然而,较低的酸度和较小的孔径促进了烯烃化合物的转化。当采用Zn-P/HZ为催化剂时,碳氢和芳烃产率最高,为86.46%和78.29%,共轭体系最大。Zn促进了苯、甲苯和烷基苯的形成,Mg促进了二甲苯的转化,而Cu和Ga促进了轻质烯烃的形成,金属的添加明显地降低了石墨化程度,提高了抗结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热解 金属改性分子筛 碳氢化合物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behavior of a battery pack based on single reference impact testing of a secondary cell
10
作者 Zhen Xiao Wen-rong Fan Wei-song H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0,43,I0002,共9页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condary cells are crucial to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battery packs,which can fail due to extrusion and vibration in a vehicle crash.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seco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condary cells are crucial to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battery packs,which can fail due to extrusion and vibration in a vehicle crash.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secondary cell and its other dynamic behaviors,the experiment and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single reference impact testing.Then,an equivalent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secondary cell wa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dynamic properties and used to guide the safety estimation of the battery pack.As the input parameter t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the equivalent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stain-stress curve,determines the simulation precision of the battery packs.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battery pack,the simulation error is below 2%whe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secondary cell in the battery pack has been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valent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secondary cell dynamic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bstituted triazole-linked chalcone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 activities against D_(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A QSAR approach
11
作者 Mukesh C.Sharm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738-3744,共7页
A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antimalari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 D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of triazole-linked chalcone and dienone hybrid derivatives using ... A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antimalari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 D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of triazole-linked chalcone and dienone hybrid derivatives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coupled with stepwise forward–backward variable selection method. QSA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available IC50 D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data based on theoretical molecular descriptors. The QSAR model developed gave good predic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 of 0.8994, significant cross valid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q2) of 0.7689, r2 for external test set)(2predr of 0.8256,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of predicted data set)(2sepred,r of 0.3276. The model shows that antimalarial activit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donor and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The study implicates that chalcone and dienone rings should have strong donor and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as they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chalcon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is satisfactory, and it can be used for designing similar group of antimalarial compounds. The findings derived from this analysis along with other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will be helpful in designing of the new potent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clinical u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CHALCONE ANTIMALARIAL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epwise forward–backward partial least squa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随子中千金二萜烷化合物抑制人妇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思明 王溪 +3 位作者 苏晓会 张嫚丽 董玫 史清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目的检测大戟科植物续随子中分离纯化的3种千金二萜烷化合物Euphorbia Factor L1(1)、Euphorbia Factor L2(2)和Euphorbia Factor L3(3)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透明癌和卵巢囊腺癌等5种人妇科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了千金二萜... 目的检测大戟科植物续随子中分离纯化的3种千金二萜烷化合物Euphorbia Factor L1(1)、Euphorbia Factor L2(2)和Euphorbia Factor L3(3)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透明癌和卵巢囊腺癌等5种人妇科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了千金二萜烷化合物结构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阳性对照顺铂和3种化合物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透明癌和卵巢囊腺癌等5种人妇科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Euphorbia Factor L1(1)和Euphorbia Factor L3(3)对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6.74和1.01μmol.L-1;Euphorbia Factor L3(3)对人卵巢透明癌和人卵巢囊腺癌细胞的增殖显示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Eu-phorbia Factor L2(2)即使在100μmol.L-1的高浓度下,对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 Euphorbia Fac-tor L3(3)对人妇科肿瘤细胞的增殖显示抑制活性,推测千金二萜烷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母核上的环外双键及邻位取代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随子 化合物 千金二萜烷 肿瘤细胞 增殖活性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中14种紫杉烷化合物对HLE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进军 马如飞 +3 位作者 王思明 张熳丽 董玫 史清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80-1680,共1页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紫杉烷化合物 HLE细胞 抑制增殖作用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吲哚类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丽平 邓桂英 徐沙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3,共7页
癌症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类致死性疾病,每年数百万人因此丧生。抗肿瘤药物对癌症的防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抗肿瘤药物特异性普遍较差,往往会导致各种副作用。不仅如此,日益严峻的耐药性问题使得现有药物的疗效呈逐年下降之势... 癌症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类致死性疾病,每年数百万人因此丧生。抗肿瘤药物对癌症的防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抗肿瘤药物特异性普遍较差,往往会导致各种副作用。不仅如此,日益严峻的耐药性问题使得现有药物的疗效呈逐年下降之势。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双吲哚类生物碱具有结构特殊、类药性强、选择性高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抗肿瘤方面的活性引起了药物研发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双吲哚类生物碱的抗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吲哚类生物碱 抗癌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衍生碳材料负载的Fe基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催化剂:载体碳化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变芳 查斌斌 +3 位作者 张俊 张征湃 徐晶 韩一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9-708,共10页
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和聚合物的生产。开发非石油路线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CO加氢反应中,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显著。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碳化温度的聚苯胺(PANI)衍生碳... 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和聚合物的生产。开发非石油路线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CO加氢反应中,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显著。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碳化温度的聚苯胺(PANI)衍生碳材料负载的Fe基催化剂,考察了碳化温度对负载型Fe基催化剂CO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NI衍生碳材料碳化温度的升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和烯烷比均有所升高;Fe20/NC-800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41.0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Raman光谱(Raman spectrum)、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载体表面研究,发现随着碳化温度提高,载体形貌变化较小,但载体石墨化程度增高,载体总含氮量减少,吡啶氮增加,季氮减少,吡咯氮小幅降低后再升高。此外,通过XPS和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等对催化剂表面和体相结构的表征发现,碳化温度的提高导致载体表面高结合能N物种减少,对Fe供电子作用增强,弱化了载体-金属间相互作用,促进了活性金属Fe的还原、碳化及团聚能力,进而促进了低碳烯烃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催化 Fe基催化剂 低碳烯烃 选择性 碳化温度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杂合体的抗耐药菌活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玉敏 严恒 +1 位作者 王俊 陈洪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73-1280,共8页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长时间对其不恰当使用甚至滥用,耐药菌不断涌现,导致传统抗生素的疗效不断下降。目前,治疗耐药菌感染的疗法屈指可数。因此,耐药菌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开发新型抗耐药菌药物势在必行。喹...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长时间对其不恰当使用甚至滥用,耐药菌不断涌现,导致传统抗生素的疗效不断下降。目前,治疗耐药菌感染的疗法屈指可数。因此,耐药菌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开发新型抗耐药菌药物势在必行。喹诺酮尤其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仅次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第二大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尽管致病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也产生了耐药性,喹诺酮杂合体由于嵌入了其他抗菌药效团,可同时作用于不同的药物靶点,具有克服耐药性的潜力。本文将着重介绍近5年来所开发的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喹诺酮杂合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合理设计此类杂合体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杂合体 抗菌 耐药菌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现场原位(operando)表征技术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杨 丁豆豆 +7 位作者 林昌 刘向林 张超 田鹏飞 曹晨熙 杨子旭 徐晶 韩一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0-277,共18页
动态现场原位(operando)表征是在接近过程工业反应条件下,揭示催化反应机理及工业催化剂结构演变的新兴动态结构解析技术。本文综述了operando表征技术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从operando红外、operando拉曼、operando X射线... 动态现场原位(operando)表征是在接近过程工业反应条件下,揭示催化反应机理及工业催化剂结构演变的新兴动态结构解析技术。本文综述了operando表征技术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从operando红外、operando拉曼、operando X射线衍射、operando穆斯堡尔谱、operando X射线吸收谱及operando X射线光电子能谱6个方面概述了operando技术的最新进展。此外,还介绍了正在兴起的operando联用技术,该技术综合多种operando技术为一体,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对催化剂的结构全貌进行深度表征,实现工业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将成为未来多相催化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operando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仍需进一步提升,其巨大潜力依然有待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现场原位技术 催化 原位表征 催化剂-关系 反应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介质对微生物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阳眷 黄丹 +1 位作者 王玉璠 汪美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7-2016,共10页
群体感应(QS)是一种细菌谈话机制,指微生物通过释放信号分子进行细胞间交流,调控自由基释放、生物膜形成、基因水平转移等一系列群体行为.环境中广泛存在或使用的介质材料与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这些群体行为.关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群体感应(QS)是一种细菌谈话机制,指微生物通过释放信号分子进行细胞间交流,调控自由基释放、生物膜形成、基因水平转移等一系列群体行为.环境中广泛存在或使用的介质材料与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这些群体行为.关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其调控机制的综述很多,但却尚未有环境介质对胞内外信号分子影响的总结.本研究综述了微生物各类信号分子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分析并总结了土壤矿物、纳米材料、生物炭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等环境介质对信号分子的影响,阐明了信号分子与环境介质之间的构-效关系,以期为深入理解真实环境中微生物群体感应调控行为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环境介质 -关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rando拉曼光谱技术在铁基费托合成和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向林 韩一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4,共10页
催化剂是多相催化反应的核心,由于催化反应的复杂性,人类对于催化剂活性相的认知十分有限。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构-效关系的构建对于理解催化反应过程和改进催化剂至关重要,动态现场原位(Operando)技术能实时监测催化剂结构演变并在线检测... 催化剂是多相催化反应的核心,由于催化反应的复杂性,人类对于催化剂活性相的认知十分有限。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构-效关系的构建对于理解催化反应过程和改进催化剂至关重要,动态现场原位(Operando)技术能实时监测催化剂结构演变并在线检测反应产物,促进工业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催化反应和动态现场原位表征技术的发展历史,并结合近期的研究进展,描述了Operando拉曼技术在铁基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和二氧化碳加氢两种典型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展示了不同预处理和前驱体条件下,催化剂的结构演变过程及构-效关系。然而,目前Operando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仍需进一步提升,此外,Operando技术在固液,气液催化反应中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现场原位技术 铁基催化剂 -关系 二氧化碳加氢 费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志康 黄佳露 +4 位作者 王廷海 岳源源 白正帅 鲍晓军 朱海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93-1916,共24页
丙烷脱氢产业的迅猛发展亟需研发新一代高性能催化剂。本综述阐述了近年来新型负载型Pt纳米簇、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Pt纳米簇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是决定其脱氢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发展新合成技术和调... 丙烷脱氢产业的迅猛发展亟需研发新一代高性能催化剂。本综述阐述了近年来新型负载型Pt纳米簇、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Pt纳米簇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是决定其脱氢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发展新合成技术和调节载体性质能改进其催化活性。金属氧化物中不饱和金属阳离子是脱氢反应的活性位点;调节载体的性质、优化制备方法以及结构掺杂都可显著提高其催化活性。碳材料中的含氧官能团被认为是丙烷脱氢反应的活性中心;对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道性质及含氧官能团的数量等参数进行合理调控,能改善其催化性能。最后,文章提出未来的研究将重点解决Pt纳米簇的抗烧结性能弱、氧化物的本征活性低、碳材料高温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催化剂 脱氢 -关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