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铜金多金属找矿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杜玉良 贾群子 韩生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9-75,共7页
东昆仑成矿带主要经历了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四个发展期或构造旋回期。其中,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活动对区域铜金多金属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作用。以区域性深大断裂控矿为主线,研究分析青海东昆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主... 东昆仑成矿带主要经历了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四个发展期或构造旋回期。其中,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活动对区域铜金多金属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作用。以区域性深大断裂控矿为主线,研究分析青海东昆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主要矿产分布特征,探讨区域成矿规律及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提出了岩浆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勘查思路与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昆仑 中生代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铜金多金属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兴地断裂带前寒武纪构造—岩浆—变形作用特征及其年龄 被引量:51
2
作者 邓兴梁 舒良树 +2 位作者 朱文斌 马东升 王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00-2808,共9页
本文分析了发生在塔里木北缘兴地断裂带的多期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三件前寒武纪火成岩样品进行了 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对兴地断裂带韧性变形构造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表明,兴地断裂带至少经历了4期地质构造演化;... 本文分析了发生在塔里木北缘兴地断裂带的多期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三件前寒武纪火成岩样品进行了 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对兴地断裂带韧性变形构造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表明,兴地断裂带至少经历了4期地质构造演化;其中,前寒武纪有两期。第一期发生在前南华纪,以强烈的挤压褶皱、韧性剪切变形和岩浆活动为特色;第二期发生在南华纪—震旦纪,以广泛发育的双峰式火成岩、复式岩流和基性岩墙群为特征,伴随大规模冰川作用和地壳沉陷,对应 Rodinia 超大陆的裂解。LA-ICP-MS 法锆石 U-Pb 年龄测定表明,辉长岩中的俘获锆石保留了3114±20Ma、2509±42Ma、1916±36Ma 等多期古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信息,揭示研究区深部存在一个中-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的基底。双峰式火成岩测年数据证实,区内在820~800Ma(花岗岩脉,798±7Ma;辉长辉绿岩墙,816±15Ma)发生过强烈的裂谷—岩浆活动。根据构造交切关系,兴地断裂带发生过两期前南华纪韧性变形;变形时代尚不清楚。运动学分析表明,第一期为朝北逆冲的推覆变形,第二期为右旋走滑变形。南华纪以来,区域变质和韧性变形微弱,为韧脆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构造-岩浆作用 年岭测定 运动学分析 兴地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岗岩型铀矿床:构造和岩浆作用耦合的产物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阳 范洪海 +2 位作者 陈东欢 聂江涛 王生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8-1066,共9页
以罗辛矿床为代表的白岗岩型铀矿是纳米比亚主要的铀矿床类型。白岗岩型铀矿集中产出在元古界达玛拉造山带中,含矿白岗岩是造山期后岩浆作用的产物。白岗岩易于侵入Nosib群罗辛组和可汗组地层中,但对地层没有绝对选择性,在整个Nosib群... 以罗辛矿床为代表的白岗岩型铀矿是纳米比亚主要的铀矿床类型。白岗岩型铀矿集中产出在元古界达玛拉造山带中,含矿白岗岩是造山期后岩浆作用的产物。白岗岩易于侵入Nosib群罗辛组和可汗组地层中,但对地层没有绝对选择性,在整个Nosib群中都有发现矿化的可能。根据野外特征可将白岗岩分为6种,其中D型、E型是主要的含矿白岗岩,白岗岩具有成矿专属性。区域千岁兰(Welwitschia)断裂控制了白岗岩浆的侵位,其次级断裂以及片理、片麻理构造等为岩浆就位提供了有利张性空间。穹窿的转折部位是有利的成矿位置。构造和岩浆岩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成矿是构造和岩浆作用耦合的结果,是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白岗岩型铀矿 构造-岩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被引量:277
4
作者 侯增谦 杨竹森 +13 位作者 徐文艺 莫宣学 丁林 高永丰 董方浏 李光明1 曲晓明 李光明2 赵志丹 江思宏 孟祥金 李振清 秦克章 杨志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58,共22页
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 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成矿模型。研究表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65Ma,延续至41Ma,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冈底斯主碰撞构造_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_逆冲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体。伴随陆_陆碰撞,在冈底斯带相继发育①壳源白云母花岗岩_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组合(66~50Ma)、②+εNd花岗岩_辉长岩组合(52~47Ma)和③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_辉绿岩脉组合(42Ma),以及大面积分布的巨厚(5000m)的林子宗火山岩系(65~43Ma),反映深部相继发生大陆碰撞和板片陡深俯冲(65~52Ma)→板片断离(52~42Ma)→板片低角度俯冲(<40Ma)等重要过程。在主碰撞期,初步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Sn、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Sn、稀有金属矿集区;②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_Au_Mo成矿事件,在冈底斯南缘形成长达百余公里的Cu_Au矿化带;③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形成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Au矿化带;④与挤压抬升有关的Cu_Au成矿事件,形成以雄村大型铜金矿为代表的斑岩型/浅成低温复合型Cu_Au矿床。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陆主碰撞造山区域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陆碰撞造山 构造-岩浆作用 深部过程 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gin of Early Creceouscalc-alkaline granite, Taxkorgan: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 of Tethys evolution in central Pamir 被引量:3
5
作者 LI Rui-hua PENG Bo +3 位作者 ZHAO Cai-sheng YU Miao SONG Lin-shan ZHANG H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470-3487,共18页
The Pamir plateau may have been a westward continuation of Tibet plateau.Meanwhile,the Rushan-Pshart suture is correlative to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of Tibet,and the Central Pamir is the lateral equivalent of the ... The Pamir plateau may have been a westward continuation of Tibet plateau.Meanwhile,the Rushan-Pshart suture is correlative to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of Tibet,and the Central Pamir is the lateral equivalent of the Qiangtang Block.We present the first detailed LA-ICPMS zircon U-Pb chronology,major and trace element,and Lu-Hf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axkorgan two-mica monzogranite to illuminate the Tethys evolution in central Pamir.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shows that two-mica monzogranite is emplaced in the Cretaceous(118 Ma).Its geochemical features are similar to S-type granite,with enrichment in LREEs and negative Ba,Sr,Zr and Ti anomalies.All the samples show negative zirconεHf(t)values ranging from 17.0 to 12.5(mean 14.5),corresponding to crustal Hf model(TDM2)ages of 1906 to 2169 Ma.It is inferred that these granitoids a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peliticmetasedimentary rocks analogous to the Paleoproterozoic Bulunkuole Group,predominantly with muscovite schists component.Based on the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presented above,together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y,this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that Bangong Nujiang Ocean closed in Early Cretaceous(120114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hys ocean Pamir plateau S-type granite Early Cretaceous tectono-magmatism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古块体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63
6
作者 舒良树 朱文斌 +4 位作者 王博 吴昌志 马东升 马绪宣 丁海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60,共18页
在中亚造山带南缘中国新疆地区划分出塔里木—库鲁克塔格、中天山、伊犁、柯坪四个古块体。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和中天山块体具有一致的前南华纪基底、相似的岩石组合与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反映彼此间密切的亲缘性。推测库鲁克塔格在深部... 在中亚造山带南缘中国新疆地区划分出塔里木—库鲁克塔格、中天山、伊犁、柯坪四个古块体。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和中天山块体具有一致的前南华纪基底、相似的岩石组合与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反映彼此间密切的亲缘性。推测库鲁克塔格在深部可能与塔里木相连,属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一部分。研究表明,中天山是从塔里木克拉通裂解出去的块体,位于两者之间的是通过弧后引张作用而形成的古生代南天山洋盆。伊犁块体在新元古代岩石组合、地层序列、构造环境与演化历史等方面与塔里木块体相似;南华纪裂解以来,差异逐渐明显,并逐渐朝中亚地区的巴尔喀什块体方向运移,到志留纪时增生到哈萨克斯坦板块上,成为巴尔喀什山弯构造带的南部成员。柯坪块体在岩石构造组合、岩层时代、构造环境与演化历史等方面和塔里木—库鲁克塔格、伊犁、中天山三个块体均存在较大差异,属于新元古代洋壳块体。地质证据、岩浆岩年代学证据和碎屑锆石U-Pb年龄谱表明,新疆地区的前寒武纪块体记录了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丰富的地壳活动与岩浆作用信息,对全球多期构造-岩浆事件响应积极,包括全球古陆核生长事件、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事件、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事件。柯坪块体保留了冈瓦纳大陆聚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块体 构造-岩浆作用 聚合与离散 超大陆 中亚造山带 中国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西部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机制的新认识 被引量:25
7
作者 徐贵忠 佘宏全 +3 位作者 杨忆 周瑞 颜丹平 杨振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6,共8页
赤峰西部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拼合部位南侧的板块北部边缘带上,为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重要金矿产地之一。本区金矿床包括两种类型:柴胡栏子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莲花山和红花沟金矿床属石英脉型。诸多地质事实表明... 赤峰西部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拼合部位南侧的板块北部边缘带上,为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重要金矿产地之一。本区金矿床包括两种类型:柴胡栏子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莲花山和红花沟金矿床属石英脉型。诸多地质事实表明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中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野外观察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说明中基性岩浆活动发生在印支期。因此,笔者提出本区金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的新认识,否定了以往一些研究者提出本区金成矿作用是发生在燕山期或海西期的看法。同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本区金矿床是在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作用下、区域隆起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从而对本区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做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机制 构造-岩浆作用 赤峰西部地区 岩浆活动 同位素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辉锑矿脉矿物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指示 被引量:30
8
作者 彭渤 陈广浩 Adam Piestrzynski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90,共9页
辉锑矿脉为沃溪钨锑金矿床最具工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本文报道了近期对该型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锑、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的观察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分析了矿石矿物微量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矿床成因信息。研... 辉锑矿脉为沃溪钨锑金矿床最具工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本文报道了近期对该型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锑、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的观察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分析了矿石矿物微量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矿床成因信息。研究表明 ,矿床成矿应与区域构造 岩浆作用有成因联系。从而建立了该矿床新的成矿机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锑金矿床 电子探针 微量化学成分 成矿机理 区域构造-岩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