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隆升期次及能源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小元 刘池洋 +4 位作者 张龙 王建强 黄立平 杜芳鹏 杨兴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5-3750,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丰富,继苏里格、榆林等大气田勘探开发以后,在盆地东北部又发现我国首个千亿立方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油气勘探前景非常可观。但是,盆地东北部后期抬升剥蚀强烈,对油气等能源矿产赋存、调整及成藏(矿)定位影响明显...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丰富,继苏里格、榆林等大气田勘探开发以后,在盆地东北部又发现我国首个千亿立方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油气勘探前景非常可观。但是,盆地东北部后期抬升剥蚀强烈,对油气等能源矿产赋存、调整及成藏(矿)定位影响明显,然而其构造隆升期次一直悬而未解,制约着该区进一步能源资源勘探。本次研究通过对研究区碎屑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发现: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最小为257±22 Ma)普遍大于地层年龄,记录着来自源区的热事件,说明盆地东北部三叠纪以来构造事件温度低于锆石径迹完全退火温度;裂变径迹年龄统计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经历217~203 Ma、150~135 Ma、90~60 Ma和60~10 Ma四期阶段性抬升冷却事件,分别对应着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形成期、油气的充注和砂岩型铀矿成矿期及两次油气调整期,指示能源矿产的生成、迁移和富集与构造隆升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隆升期次 裂变径迹 多种能源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