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玲珑金矿田深部资源第二富集带的研究和预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古贤 武际春 +4 位作者 郑小礼 郭涛 舒斌 申玉科 周国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35-438,共4页
开展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地质方法填图,确立矿田NEE、NE和NNE三组方向的构造蚀变矿化带的成矿和控矿的构造分布模型,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玲珑-焦家式金矿典型矿田的成矿深度。玲珑金矿田四期成矿的深度分别约为3454.97m(213Ma),1914.42m(100... 开展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地质方法填图,确立矿田NEE、NE和NNE三组方向的构造蚀变矿化带的成矿和控矿的构造分布模型,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玲珑-焦家式金矿典型矿田的成矿深度。玲珑金矿田四期成矿的深度分别约为3454.97m(213Ma),1914.42m(100.28Ma),1090.97m(80.67Ma)和720.55m(71.86Ma)。在地物化资料基础上开展综合预测,预测了3组方向构造蚀变矿化带深部第二富集带的赋存深度、富集金矿的概量。胶东金矿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已被地勘部门和矿山近10年的深部地质勘查工程所证实。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揭露数百吨新增储量的事实还表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金属矿,主要和燕山期基底逐渐上隆及反钟向区域压剪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关,其大型矿山深部发育深部第二资源富集带的现象可能是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矿化带 深部第二富集 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预测 玲珑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