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地区夏甸金矿床构造蚀变带中金富集作用与微量元素迁移关系分析
1
作者 李金辉 张海东 雷万杉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994,共14页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具有巨量、瞬时成矿的特征,发育强烈的流体交代作用。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金矿床,具有成矿规模大(约占胶东黄金储量2/3)、矿体主要产于招平断裂带下盘、金矿化主要与黄铁绢英岩化和岩石碎裂程...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具有巨量、瞬时成矿的特征,发育强烈的流体交代作用。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金矿床,具有成矿规模大(约占胶东黄金储量2/3)、矿体主要产于招平断裂带下盘、金矿化主要与黄铁绢英岩化和岩石碎裂程度关系密切等特征,然而对矿化蚀变过程中金富集成矿与元素迁移关系理解不深。本文选择招平断裂带超大型夏甸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约140 t,平均品位4.23 g/t),开展构造蚀变带岩相学观察和微量元素质量平衡计算,结果显示,构造蚀变带可分为断层泥、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弱碎裂化糜棱岩带、碎裂化黄铁绢英花岗岩带、碎裂化花岗岩带(发育含黄铁矿石英脉)和正长花岗质碎裂岩带;金富集与蚀变矿物次生石英、黄铁矿关系密切,绢云母次之;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为金富集带,强活泼元素(Au、Ag、W)、活泼元素(Cs、Ba、Rb)和弱活泼元素(Pb、Sr)在蚀变带内迁入率增加,特别在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表现为迁入,过渡元素(Cr、Ni)表现为元素的迁出,在靠近两侧构造蚀变带的黄铁绢英质碎裂岩迁出率明显降低,局部有迁入的特征。LREE靠近断层泥一端迁移率变化较小(-1.2%~-3.7%)。高场强元素HREE在蚀变带内几乎无明显变化。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原岩为斜长花岗岩,所以成矿流体沿着主断层带(F1)斜长花岗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并伴随元素迁入迁出和金富集成矿,说明成矿流体对围岩改造非常强烈,这可能是胶东地区能够形成大规模成矿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甸金矿床 构造蚀变 元素迁移率 Au沉淀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
2
作者 祁尧刚 孟勇 +6 位作者 周霖 朱兴明 王伟 张吉廷 郑若蕾 许星辰 李得忠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7-510,共14页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有找矿意义的金矿类型,查明区带上该类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在梳理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带上该类金矿床成...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有找矿意义的金矿类型,查明区带上该类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在梳理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带上该类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分布严格受控于断裂,成矿时代集中在印支期;该类金矿床在成矿要素和成矿模型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就位于NW、NWW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中,中—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占据成矿物质的主导位置,老地层中的Au元素可能不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成矿带上显示出中—东部分布密集,西部稀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成矿带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规律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
3
作者 胡芮晟 沈军辉 +3 位作者 燕俊松 田雄 罗晓红 陈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39,共8页
岩石强度的弱化可能导致隧洞掘进过程掌子面塌方及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故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典型构造蚀变特征的硬梁包水电站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分类基础上测试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强度的弱化可能导致隧洞掘进过程掌子面塌方及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故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典型构造蚀变特征的硬梁包水电站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分类基础上测试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PSO-RF)、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PSO-BP)3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构造蚀变花岗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用决定系数等指标评价了模型的精度,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龙羊峡储能工程以进一步验证其适用性。研究表明:硬梁包水电站花岗岩的蚀变以微观结构变化为主,而矿物成分变化相对较少,因微裂隙扩张与晶间接触方式变化导致强度弱化;经各自变量间的共线性诊断后,选定干密度、吸水率、点荷载强度、纵波速、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变量建立预测模型;三种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其中PSO-RF模型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花岗岩 分类 抗压强度预测 非线性回归 粒子群优化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硬梁包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蚀变作用与铀成矿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继顺 章邦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本文以华南MS花岗岩铀矿床为例。研究了构造作用所引起的蚀变(即构造蚀变)作用和构造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该铀矿床是构造蚀变作用促使铀的活化转移并富集形成的,从而揭示了构造控矿的本质方面。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作用 MS花岗岩 铀矿床 矿床地质 矿化作用 构造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构造蚀变脉岩型金矿床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京彬 王莉娟 +1 位作者 王玉往 朱和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49-2359,共11页
野马泉金矿位于新疆准噶尔野马泉断块内,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的浅变质舍碳碎屑岩类。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及其边侧的片理化围岩中,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毒砂-黄铁矿化。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 野马泉金矿位于新疆准噶尔野马泉断块内,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的浅变质舍碳碎屑岩类。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及其边侧的片理化围岩中,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毒砂-黄铁矿化。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等研究表明,野马泉金矿的形成与闪长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闪长质岩浆同化吸收了含碳质和黄铁矿的围岩,使岩浆中的金大量进入流体相,而演化成含矿热液。金矿化的闪长玢岩中锆石 U-Pb 一致年龄为252.5±1.8Ma 和254.5±0.9Ma,代表了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末期的产物。与野马泉矿床类似的金矿床,在准噶尔及邻区点多面广,其成矿特征介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之间,应属一新的金矿(亚)类型-构造蚀变脉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马泉金矿床 库普苏金矿床 构造蚀变脉岩型 成矿流体 东准噶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岩石反应 被引量:59
6
作者 范宏瑞 谢奕汉 王英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上宫金矿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及其相关微量元素和Al2O3、TiO2、Na2O等常量元素含... 上宫金矿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及其相关微量元素和Al2O3、TiO2、Na2O等常量元素含量增加,稀土元素及其总量急剧减少。流体-岩石反应第一阶段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365℃~300℃和285~200MPa,而大量金沉淀成矿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则分别为325℃~240℃和160~100MPa。成矿热液类型及其演化比较简单,从初始的低盐度(9.5%~6.3%NaCl)、XCO2为0.18~0.24的含CO2流体演化为低盐度(5.9%~1.6%NaCl)的水溶液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过程 构造蚀变 流体-岩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董家埝构造蚀变岩型银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白德胜 李水平 +5 位作者 纵瑞 程华 齐勇攀 张爱玲 孙进 赵华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53,共13页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获得的多元信息,提高了异常解释精度和可信度,为董家埝矿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找矿思路。其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式为:(1)1∶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靶区;(2)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断裂构造含矿性;(3)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浅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4)激电测深方法查明深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延伸特征;(5)布置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6)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更深空间内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分布状态,预测找矿远景。以董家埝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特征为基础,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找矿模式、模型,以期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银矿床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型 董家埝银矿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成富 刘建中 +4 位作者 陈睿 王泽鹏 闫宝文 夏勇 莫荣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413,共10页
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2m)和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组合。采用ICP-MS测定钻孔岩芯中构造蚀变体样品稀土元素组成,对比研究SBT围岩、区域岩浆岩及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 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2m)和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组合。采用ICP-MS测定钻孔岩芯中构造蚀变体样品稀土元素组成,对比研究SBT围岩、区域岩浆岩及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稀土元素组成。结果显示,SBT的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4.92~17.51,(La/Yb)N=5.94~38.37],曲线右倾型;轻稀土分异明显,曲线右倾程度大;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曲线平坦;负Eu(0.61~0.94)、Ce(0.52~1.07)异常明显;SBT及围岩均具有明显W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而不同于区域岩浆岩和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表明热液流体来源以壳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 稀土元素 四分组效应 水银洞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CP-MS研究黔西南地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平 李爱民 +5 位作者 刘建中 夏勇 严春杰 王泽鹏 杨刚 陈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构造蚀变体(SBT)是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热液蚀变的综合产物。SBT作为黔西南地区金、锑、萤石等矿产的重要就位空间,金锑矿成矿与其密切相关。近年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金资源量,关键在于SBT体系的提出及与之为核心的成矿模式的建... 构造蚀变体(SBT)是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热液蚀变的综合产物。SBT作为黔西南地区金、锑、萤石等矿产的重要就位空间,金锑矿成矿与其密切相关。近年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金资源量,关键在于SBT体系的提出及与之为核心的成矿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本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黔西南台地相区典型矿床的SBT样品,揭示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矿区SBT的ΣREE=49.55×10^(-6)~271.72×10^(-6),含量变化较大,LREE/HREE=5.62~13.59,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SBT对北美页岩和CI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四分组"效应明显、强烈热液作用,为同一体系的产物;大厂至戈塘一线显示高的正铕异常,推测有两个方向含矿热液在此汇聚。本文系统对比了黔西南地区SBT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区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为本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金矿 构造蚀变体(SBT) 金矿成矿作用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滇黔桂及周邻区卡林型金矿构造蚀变体判别指标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建中 王泽鹏 +12 位作者 杨成富 李俊海 郑禄林 陈发恩 谭亲平 谢卓君 宋威方 徐良易 李松涛 王大福 覃永军 杨毓红 汪小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532-539,共8页
滇黔桂及周邻区为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地之一。基于贵州西南部地区金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拓展了构造蚀变体(SBT)的内涵,建立了其判别指标,并简述了区域成矿与找矿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蚀变体是成矿作... 滇黔桂及周邻区为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地之一。基于贵州西南部地区金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拓展了构造蚀变体(SBT)的内涵,建立了其判别指标,并简述了区域成矿与找矿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蚀变体是成矿作用的产物,产出于岩石能干性差异大的地层不整合面和岩性层界面之间。基于区域多层次产出的构造蚀变体,构建了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为系统研究区域卡林型金矿成矿奠定了基础;建立构造蚀变体判别指标并准确识别,对开展滇黔桂及周邻区卡林型金矿成矿预测,指导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体(SBT) 卡林型金矿 成矿系统 判别指标 滇黔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玲珑金矿50号脉三维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海东 胡宝群 +3 位作者 吕古贤 郭涛 申玉科 李旺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93-1806,共14页
玲珑金矿深部找矿一直是矿床科研生产的难点,经济有效的矿体深部预测,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通过对玲珑金矿50号脉地质特征观察及已开采的不同中段的穿脉、沿脉按过矿剖面取样,并取未蚀变岩体作为背景样,测试主量元素及14个微量... 玲珑金矿深部找矿一直是矿床科研生产的难点,经济有效的矿体深部预测,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通过对玲珑金矿50号脉地质特征观察及已开采的不同中段的穿脉、沿脉按过矿剖面取样,并取未蚀变岩体作为背景样,测试主量元素及14个微量元素,以过矿剖面为单位,对比矿体及两侧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计算元素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统计不同蚀变岩体和矿体中微量元素平均值、标准值等,应用地球化学原生晕的方法在平面和纵切剖面上做原生晕地球化学图,从三维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方法对50号脉深部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①50号脉As、Ag、Bi、Co、Mo为Au的最佳指示元素;②从围岩到矿体,Au、Ag、As、Cu、Pb、Bi、Mo等元素明显增高;③50号脉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Mn→Mo→As→V→Bi→Co→Au→Ni→Cu→Ag→Pb→Sb→Zn,表现为“反分带”序列,预测50号脉体在深部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深部预测 构造蚀变 玲珑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地区九曲金矿区采空区深部预测——构造蚀变岩相地质测量与深部找矿 被引量:9
12
作者 武际春 吕古贤 任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9-587,共9页
利用采空区的生产资料,开展矿化蚀变带剖面实测,建立石英脉和蚀变岩2种类型金矿的构造蚀变分带关系,形成野外可观察的矿化蚀变图例。通过地表结合井下构造蚀变岩填图,把找矿标志从矿脉和近矿蚀变岩扩大为全部蚀变岩石乃至弱钾化花岗岩,... 利用采空区的生产资料,开展矿化蚀变带剖面实测,建立石英脉和蚀变岩2种类型金矿的构造蚀变分带关系,形成野外可观察的矿化蚀变图例。通过地表结合井下构造蚀变岩填图,把找矿标志从矿脉和近矿蚀变岩扩大为全部蚀变岩石乃至弱钾化花岗岩,使找矿预测目标从1~2m扩大到几十米至几百米,扩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用构造蚀变岩相地质测量与深部找矿方法,在山东九曲地区采空区之下预测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招远地区 构造蚀变岩相 采空区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前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岩石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烨 李胜荣 +3 位作者 申俊峰 要梅娟 李庆康 毛付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4-726,共13页
前河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广泛的流体-岩石反应而引起热液蚀变。本区石英中有4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5~331℃,其中含... 前河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广泛的流体-岩石反应而引起热液蚀变。本区石英中有4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5~331℃,其中含CO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中-高温区。成矿流体的密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分别是0.68~0.94g/cm3和(367.01~896.55)×105Pa。金大量沉淀成矿时的流体特征为:温度213~260℃、密度0.80~0.89g/cm3和压力(502.86~710.57)×105Pa。流体相为SO42->Na+>Cl->K+型,CO2/H2O比值及N2、H2S、Ar、C2H6等挥发分的含量明显增高,f(CO2)、f(H2S)、f(CH4)和Eh值增大;f(O2)、f(H2O)和pH值减小。在青磐岩化安山岩的基础上发生的流体-岩石反应是造成本矿床金沉淀成矿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构造蚀变 流体-岩石反应 前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焦家式金矿控矿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2 位作者 韩方法 唐世新 张亮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2,共9页
胶西北地区金矿在我国黄金勘查及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找矿潜力巨大。解决该地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出新的定量化找矿标志。以焦家式金矿为例,根据钻孔岩石测量结果,认为该矿床是在初始矿源岩基础上叠加了中生代... 胶西北地区金矿在我国黄金勘查及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找矿潜力巨大。解决该地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出新的定量化找矿标志。以焦家式金矿为例,根据钻孔岩石测量结果,认为该矿床是在初始矿源岩基础上叠加了中生代构造热液的复成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并对矿床的地球化学标志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结果显示,焦家式金矿的形成受初始矿源岩的基础性控制,矿源岩以富Au且显著富S为特征。在初始矿源岩基础上,构造蚀变带地段发生后期热液活动,导致矿源岩中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典型地球化学标志是Na_2O等元素发生贫化,形成负异常。总之,Au、S等元素富集形成的正异常是初始矿源岩的地球化学标志,而Na_2O等元素贫化形成的负异常是控矿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式金矿 控矿构造蚀变 初始矿源岩 元素活化迁移 地球化学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夏甸金矿床构造蚀变带元素质量迁移与Au沉淀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洋 张海东 王金雅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76-185,共10页
夏甸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内典型金矿床之一,金成矿作用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根据岩石结构构造和蚀变矿物含量,将夏甸金矿床围岩蚀变依次划分为:断层泥带、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弱碎裂化糜棱岩带、碎裂化黄铁绢英质花岗岩带、碎裂化... 夏甸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内典型金矿床之一,金成矿作用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根据岩石结构构造和蚀变矿物含量,将夏甸金矿床围岩蚀变依次划分为:断层泥带、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弱碎裂化糜棱岩带、碎裂化黄铁绢英质花岗岩带、碎裂化花岗岩带和正长花岗质碎裂岩带。通过对蚀变带蚀变矿物含量和Au含量分析,认为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是主要Au赋存带。选择相对蚀变较弱的X652-550-9样品为标准样,Y元素为守恒元素对黄铁娟英质碎裂岩带进行元素相对迁移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SiO_2、Al_2O_3、Na_2O和K_2O迁移量较小,而LOI、MnO、P_2O_5、TiO_2和MgO整体具有迁出的趋势;活泼元素(Au)在靠近主断裂F1迁移量较小,而靠近F2断裂迁入量显著提高,说明流体具有沿着主断层带(F1)对斜长花岗岩进行改造的特征,并且在整个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内各元素基本达到均一化,显示流体对围岩改造强烈,这与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这一事实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甸金矿床 构造蚀变 元素迁移率 Au沉淀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台地相区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禄林 王兰香 王甘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对贵州西南部台地相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和水银洞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发现,3个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总量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水银洞金矿,且含黏土质和凝灰质成分的岩石,其稀土总量高,而硅质岩、... 对贵州西南部台地相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和水银洞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发现,3个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总量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水银洞金矿,且含黏土质和凝灰质成分的岩石,其稀土总量高,而硅质岩、硅化灰岩和灰岩稀土总量低,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水银洞最高,泥堡金矿构造蚀变体岩及矿石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于围岩,戈塘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则相反。稀土配分曲线显示,构造蚀变体成矿流体可能存在多源性,但主要与峨眉山玄武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 台地相区 含矿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黑刺沟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遥感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预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根军 郭勇 +2 位作者 韩建华 李先瑞 侯鹏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8-25,共8页
利用World View-2和ASTER遥感数据,在东昆仑成矿带中段黑刺沟矿区及其外围开展遥感找矿预测研究。在综合分析黑刺沟金矿成控矿要素的基础上,运用制作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质构造和岩性地层信息提取,结合Au、Sb化探异常,明确了研... 利用World View-2和ASTER遥感数据,在东昆仑成矿带中段黑刺沟矿区及其外围开展遥感找矿预测研究。在综合分析黑刺沟金矿成控矿要素的基础上,运用制作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质构造和岩性地层信息提取,结合Au、Sb化探异常,明确了研究区内矿化严格受到北西向断裂的控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在矿区东南延伸地段圈定了1处遥感找矿预测区,通过野外验证,发现了一条矿化蚀变带,矿化蚀变发育,规模较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View-2遥感数据 成控矿要素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找矿预测 黑刺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成富 刘建中 陈睿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6-227,共2页
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2m)和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粘土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组合。随着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发现和开发,诸多学者对广布于黔西南台地相区的这一套岩石组合均... 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2m)和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粘土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组合。随着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发现和开发,诸多学者对广布于黔西南台地相区的这一套岩石组合均有研究,但系统研究程度较低且对其成因认识有较多争论和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 水银洞 构造蚀变 粘土岩 西南地区 龙潭组 茅口组灰岩 金矿区 卡林型金矿 角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赵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崔来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4,共5页
赵岭金矿床是典型的受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外方山断隆与旧县—大章断陷盆地结合部位的东部。构造活动的多期性形成了构造岩的复杂性。脉动式、幔涌式的成矿作用导致金矿体在走向上、倾向上都具侧列再现、相互叠加等组合... 赵岭金矿床是典型的受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外方山断隆与旧县—大章断陷盆地结合部位的东部。构造活动的多期性形成了构造岩的复杂性。脉动式、幔涌式的成矿作用导致金矿体在走向上、倾向上都具侧列再现、相互叠加等组合特征。每一次的脉动和幔涌形成的金矿体都表现了各自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组合特征,成矿微量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为本区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一个明显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岭金矿床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因子分析 构造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北缘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启林 戴塔根 +1 位作者 刘悟辉 胡云锋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准噶尔北缘发现了一种较特殊的金矿化类型即浅成岩-构造蚀变岩金矿。这类金矿床主要产于晚古生代岛弧区,成矿作用与富钠浅成小岩体及以断裂为主的构造破碎蚀变具有密切联系。通过对其成矿背景、典型矿床及找矿标志的浅析,认为该类矿... 准噶尔北缘发现了一种较特殊的金矿化类型即浅成岩-构造蚀变岩金矿。这类金矿床主要产于晚古生代岛弧区,成矿作用与富钠浅成小岩体及以断裂为主的构造破碎蚀变具有密切联系。通过对其成矿背景、典型矿床及找矿标志的浅析,认为该类矿床一般形成于较大的金矿化带中,具有形成低品位、大矿量金矿床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浅成岩-构造蚀变 成矿特征 准噶尔北缘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