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多期褶皱及构造置换对鞍山群铁矿床的控制作用 |
张宝华
屈奋雄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2
|
下村地区会理群中钩状褶皱和纵向构造置换 |
方向池
蔡学林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
1991 |
0 |
|
3
|
构造置换及其控矿规律——以吉林板石沟铁矿为例 |
屈奋雄
张宝华
刘如琦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4
|
吉南太古宙岩群中的大型构造置换及其对BIF矿体的控制 |
刘如琦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5
|
变质杂岩的构造置换及其意义——以华北地台北部的崇礼群和乌拉山群为例 |
索书田
叶俊林
朱志澄
叶世忠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
1989 |
0 |
|
6
|
试论构造置换作用的机制 |
郭玉贵
|
《海洋地质动态》
|
1995 |
0 |
|
7
|
滇西勐海西定地区南段组褶叠层构造及其研究意义 |
于远山
张斌辉
陈敏华
王宏
牛浩斌
董其升
任希杰
曹聪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新疆于田塔木其铜锌矿构造控矿规律探讨 |
刘治博
王根厚
王小龙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变形作用 |
王宇利
孙丰月
石绍山
魏明辉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基于构造解析重建的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模型 |
党院
陈懋弘
毛景文
薛志强
李义邦
辛天贵
王康
高扬
吴学龙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1
|
黑龙江南部大贵屯一带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期次的厘定 |
梁帅
翟富荣
戴慧敏
张艳飞
刘凯
仲米山
陈垚
刘金庆
于新洋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四川省呷村银多金属矿床韧性剪切带构造解析 |
党院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3
|
甘肃老虎山地区震旦系多期构造解析 |
刘明强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
2000 |
0 |
|
14
|
山东栖霞胶东群褶皱变形构造序列 |
李家骥
薛金声
赵广涛
杨胜雄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8 |
0 |
|
15
|
南海西部晚渐新世主要断裂活动特征及与红河断裂之关系 |
蔡周荣
夏斌
万志峰
刘维亮
张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6
|
确定变质岩区褶皱形态的新方法 |
蔡学林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
1990 |
1
|
|